肖嵐
摘要:分層教學,是當前教育教學工作“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表現形式,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本文擬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進行分析,以期為初中教育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在初中教育階段,不同的學生由于遺傳因素,以及家庭、社會等后天環境的不同,在心理成熟程度和學習能力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如果教師采取單一的方式進行教學,將會造成學生學習情況好壞不一。同樣的教學內容,有的學生覺得太簡單,成長進步空間受到限制,而有的學生覺得太困難,無法吸收和領會教學目的和內容。這種情況,容易造成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不滿足感或者畏難情緒,從而影響到教學的整體質量,并且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有必要采取分層教學的形式,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盡可能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和難度設置,從而推動教學工作更加高效地開展。
一、分層教學的概念和意義
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以課堂教學內容為核心,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創設出相對應的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輔導教學,并組織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學考察與檢驗。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接受最合適的教學方式,盡可能地掌握知識內容,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涉及各種具體的和抽象的概念與公式,對于學生的理解領悟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對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明顯的區分。對此,教師應當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一方面鼓勵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通過加深思考、課外閱讀與自學,不斷提升對于物理學的掌握能力,構建高層次的物理學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幫助學習能力差的學生,結合課本教材和課后習題,盡量牢記相關的物理學概念和基本理論,從而確保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練好物理課程學習的基本功。
二、初中物理教學分層教學的方式
(一)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層次劃分
分層教學的首要前提,是做好對學生的層次劃分。教師要結合平時學生的表現情況,包括作業完成的質量、課堂聽講及答題的表現等,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為避免傷及學生的自尊心,最好采取中性評價的方式,比如說甲、乙、丙的分類方式,不對學生進行好壞的評論,并征求學生的意愿,向學生說明分層教學的優勢,使學生愿意接受分層教學的方式,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二)提高備課的質量,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教師需要結合物理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并且在課前的備課階段做足準備工作,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對于所有學生,都要將基礎概念和知識講通、講透,但對于不同分層的學生,應當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其中,對乙類學生的教學內容應當更加注重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對具有一定的難度的物理試題進行研究分析;對甲類學生的教學應當側重于培養分析和創新發展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更深層次難題的能力。
(三)采取分層教學方式,提升教學總體質量
課堂教學是分層教學的集中表現,教師既要注重完成教學的總體目標,又要注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做好不同層次的教學工作,對于教師來說是難點所在。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以乙類學生為主要參照點,因為這類學生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最需要教師的指導。對于甲類學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布置一些復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或者安排學生上臺進行知識分享,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發展的能力。而對于丙類學生,可以明確要求他們必須熟練記憶并運用課本上的基礎概念和公式,并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對于更加復雜的教學內容,可以適當聽取,但不必強求。
例如,在教授《電路的連接》一課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相對應的實驗目標。其中,丙類學生只需要對照課本內容,畫出基本的串、并聯電路圖,并記住電路的特點;乙類學生需要畫出相對較為復雜的電路圖,如串、并聯電路混合形成的電路圖,以及不同開關位置對于電路的影響;而對于甲類學生的學習,則可以增加電路圖中不同用電設備的故障情況,讓學生學會運用電路的調整來應對串并聯電路中的故障,并通過實驗總結出電路的特點,探索設計更為復雜的電路連接圖。
(四)針對不同學生層次,進行分層作業布置
分層教學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上,也關系到課后作業的布置。對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應當布置不同難度的習題。對于丙類學生,主要以基礎的知識鞏固題,加強學生的反復練習,從而牢固記住物理概念和公式的運用;對于乙類學生,可以適當加大試題難度,鍛煉其學會運用公式解決復雜的難題;對于甲類學生,可以多布置具有一定思考性的開放式試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刺激求知欲,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具有較高難度的習題參考書,幫助學生自覺主動學習。
例如,《熔化與凝固》一課結束后,教師對于課后作業的布置應當分層安排。其中,丙類學生應當注重對熔化、凝固、熔點等基礎概念的反復抄寫,確?;A知識的掌握;乙類學生應當側重用描點法畫出熔化和凝固圖像,并總結其中的規律和變化;而對于甲類學生,除了掌握上述知識技能外,可以讓他們運用熔化與凝固的知識,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如“為什么在冬天要放掉水箱中的水?”等進行分析和解釋。
三、結束語
初中物理教學,既注重物理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也需要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物理學習,構建物理學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模式。而物理學的知識需要較高的理解領悟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相當程度的要求,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差異性、獨特性密切相關。因此,初中物理教學有必要以學生為主體,探索進行分層教學,保持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從而推動物理教學活動取得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袁瑛.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上,2017(29):19-19.
[2]殷正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分層教學的相關措施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5(11).
[3]朱俊峰.合理運用分層教學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影響[J].中學物理,2016,34(5):36-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