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
摘 要:兒童文學是針對兒童的一種文學形式,優秀的兒童文學可以極大地促進兒童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有著許多兒童文學作品,豐富了語文教材的內容。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動,對于兒童語文教育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兒童文學,并加以利用。因此,教師應積極探討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21
兒童文學應用到語文教材中,是教育體制進行改革的要求,不僅豐富了兒童的知識,還開闊了兒童的視野。兒童文學是一種專門為兒童所創辦的閱讀刊物,里面收入的內容都是適合兒童身心成長的內容,豐富的內容可以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提升兒童的文化內涵。小學語文教材收錄的兒童文學作品,可以滿足兒童的教育需求,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一)教師缺乏兒童文學素養
兒童文學逐漸融入到小學語文教材中,這些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可以極大提升兒童的閱讀興趣,同時也對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其兒童文學素養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不高,雖然學校也采取一些改進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顯。
(二) 未充分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兒童文學作品有著豐富多樣的體裁,最為常見的文學體裁有童話、寓言、兒歌、兒童故事、兒童詩和兒童小說等,兒童戲劇、兒童散文、兒童影視和兒童曲藝也是較為常見的文學形式,可以看出兒童文學的體裁十分豐富。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對兒童文學的了解不夠深入,未能充分把握住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這就導致無法發揮兒童文學的積極作用。例如,在進行童話體裁的文學作品教學中,教師對于童話體裁的了解,主要圍繞在敘事、虛構和夸張的表現手法上,對于作品的內涵極少去研究,教學中只是對文學作品的寫作手法進行講解,使得學生無法了解到這些寫作手法是為了突出作品的內涵,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三)未能充分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
兒童文學作品不同于其他的文學作品,有著其獨特的美學特質,只有語文教師在自己擁有良好的文學素養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把握住兒童文學作品的美學特質。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方面,教師的文學素養不高,無法掌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另一方面,即便教師可以掌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在教學中也經常忽視,往往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進行文學作品的思考,無法感受到兒童文學中那些質樸、純真、變幻的美學特質,取而代之的是成人的現實和世俗思想。這就造成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傳統的作品講解,偏重對詞語和句子的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偏離了兒童文學作品和教材的制作初衷,不利于學生想象力和思維的培養。
二、相應對策
(一)提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又影響到兒童文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為了促使兒童文學發揮積極作用,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首先,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念更新,認識到兒童文學作品對于兒童的積極作用。其次,教師不斷提升兒童文學素養,加大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站在兒童的視角來感性地認識兒童文學作品,更好的理解兒童文學作品的內涵。最后,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依靠自身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更好地適應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二)準確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由于兒童文學作品的文體形式十分豐富,在多變的文學體裁中,教師需要掌握文體的特點,才能實現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掌握兒童文學作品的內涵,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文學作品的學習。正是由于兒童文學作品同其他文學作品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語文教師在進行文字作品的教學中,需要把握兒童文學的特點,合理進行教學方式的選擇,制定兒童文學的教學方案,提升教學效果,充分發揮兒童文學的積極作用。
(三)準確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
兒童文學有著自身獨特的美學特質,兒童文學作品是針對兒童而創作的作品,其中包含了質樸、純真、歡樂、變幻、稚拙的美學特質,可以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使兒童的想象力和思維得到培養。此外,兒童文學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美好品德的歌頌,可以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對于兒童審美能力的提升,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準確把握住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才能促進兒童文學教學的開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換位思考的形式,站在兒童的角度,從兒童的心理、行為、生活等特質來欣賞兒童文學作品,幫助學生來進行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和鑒賞。依靠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更透徹地理解兒童文學作品,感受其中作者所要表達出來的情感,使學生逐步對善惡喜好有了自己的認識。依靠兒童文學作品的學習,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同時,為學生提供積極的思想引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作品是一種專門針對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作品有著豐富的體裁形式,以及獨特的文體特質和美學特質,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實現兒童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小學兒童文學的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展者,需要提升自己的兒童文學素養,去閱讀兒童文學,從兒童的心理和行為出發,站在兒童的角度,來欣賞兒童文學作品,了解兒童文學的內涵,掌握兒童文學作品的文學特質和審美特質,引導學生來學習和欣賞兒童文學作品,發揮兒童文學作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蜜霜.淺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7(6).
[2] 盧飛.淺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一代月刊, 20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