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同一年級的小學生其寫作能力不盡相同,小學教師應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在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應用觀察力進行科學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實現高質量的語文習作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觀察力
多年教學實踐發現,每個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都有所差距,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當前的教學中,多數小學生由于對生活缺乏觀察,在習作過程中常常出現沒有可寫的,或是不知道怎么寫,除此以外,不少學生寫出的內容缺乏實質性內容,缺乏心意,這都對學生后續的習作學習有較大影響。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同時小學階段是學生習作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拓展他們的視野,幫助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內容的趣味性。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的科學引導,使學生帶著目的觀察日常生活中小細節,逐漸培養學生較強的觀察能力,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教學目的。
一、 習作教學現狀
從近年來的教學中可發現,由于對生活缺乏觀察、極少參與社會活動、課外缺少閱讀、對寫作缺乏興趣等原因,導致當前小學生寫作中常常出現泛、空、假、雜、貧幾大問題。通常表現在所選的作文主題、材料較匱泛;內容缺乏細節描寫,缺乏深意或情感;作文沒有體現出真情實感,很難讓人信服;文章所用詞匯單一。長此以往,學生很難從習作中體會到樂趣、成就感,極容易產生厭倦寫作的心理。解決以上問題,就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豐富的素材,從而逐漸改變寫作難的觀點,由于生活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對生活有敏銳的觀察力。
二、 習作教學中觀察力的培養
1. 課內訓練,提升觀察力
(1) 習作指導,比較異同,引導體驗觀察
在培養學生觀察力的過程中,常常采用比較兩個事物之間的差異之處以及相同點的方法。習作課堂上,教師將兩幅相似的圖畫作為教材,讓學生仔細對比兩幅畫的區別。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觀察,如按照事物的特點、按照從左到右等不同順序、重點觀察事物的重要部分等等。針對事物特點進行觀察,主要是讓學生從事物特征入手對事物有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如描寫最喜歡的人,可以引導學生從個人的外形、頭發、說話方式,以及經常性的動作,喜歡佩戴的飾品等角度進行分析。進行重點觀察訓練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學生因漫無目的的觀察以致于沒有較大的收獲,這需要教師刻意引導學生帶著目的去觀察,明確觀察的任務,如參觀海洋公園時,讓學生重點觀察一兩個動物。有序觀察力也是教師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關鍵,事物有其發展規律,教師應讓學生在了解整體部分、遠近、上下、早晚等多種順序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從有序地觀察,能夠對事物進行準確且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有序寫作,解決雜亂無章的問題。
(2) 習作講評,賞析交流,學習言語觀察
學生普遍有求得贊譽的心態,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挑選出優秀的作文或段落進行課堂點評,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激勵學生不斷寫出優秀的作文。為了使學生從點評中學得寫作技巧,優化語言材料,激發學生寫作的內在驅動力,教師應從作文意境、修辭手法、寫作主題、立意角度等多方面進行點評,并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使學生能夠客觀評價自我習作能力,明白應當怎樣寫出更好的作文。
2. 課外生活,激發敏感力
(1) 自然中豐富敏感度
習作練習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由多年的教學經驗可知,學生習作的水平很大程度與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有關。首先,教師將自然時節作為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關鍵。春天的新芽,夏天的大雨,秋季的蕭瑟,冬天紛飛的大雪,時節往復,帶來不一樣的景觀。對學生而言,不斷變化的世間萬物帶給學生豐富的生活體驗,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不同時節的景色,不僅幫助學生為今后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也能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事物的美好之處,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個愛生活、愛觀察的人。
其次,教師應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環境。創作來源于生活,因此,學生周邊的地理環境即是學生最好的創作素材。普遍小學生對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應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帶領學生到學校花園、公園、動物園等地方觀察動植物的形態,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不同動物所吃食物的差別……通過近距離地觀察,讓學生對各個事物有直觀的認知,不僅是視覺上,也包括聽覺、味覺等多角度。教師帶領學生參加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使學生有更深、更多的感觸,讓學生在習作時有更多可寫的內容,解決習作內容干癟的難題。
(2) 活動中培養觀察力
多年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在描寫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活動時,常常有話可說。活潑好動、喜歡玩是小學生天性,因此,將游戲作為習作教學的訓練方式,更能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對游戲有直觀的認識,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理解、觀察、想象的能力,將游戲的體驗過程寫成作文,實質是再現游戲,對學生而言這是美好的回憶,寫出的文章自然更加生動、有趣。由于聯想對小學生語文習作能力的提升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聯想是作文中的重要部分,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觀察中進行聯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聯想到另一事物,如參觀烈士遺址時能夠體會幸福安定生活的不易;觀察春日里的鮮花,聯想花含苞欲放時的狀態。
總之,小學語文習作教師在教學中應用觀察力,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明確如何觀察,提高觀察力,激發學生善于發現生活的美,提高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志銳.淺談小學語文課文習作教學[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
[2]高冬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
作者簡介:
李真,江蘇省沭陽縣南湖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