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數學教學的方式方法也面臨著改革和創新。據以往的經驗不難發現,學生一樣的基礎,教材一樣的內容,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其最終的教學效果卻相差甚遠。之所以實行新課改,是為了和社會的發展、教育的革新相適應,新課改的核心是以人的發展為根本,提倡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式學習,拋開以往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關注學生的自身成長,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所在,據此發掘其潛在的能力。筆者已從事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略有一些經驗,對于如何上好新課改下的數學課有以下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教學效率
一、 注重課堂導入,創設教學情境
一個好的故事需要一個吸引讀者的開端,同樣的,一個成功的數學課堂教學亦是如此,具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不僅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的思維興奮起來,就會主動融入進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來。關于具體的導入方法其實有很多,比如設置懸念、故事導入、實驗導入等等,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而定。比如要講授的內容是“三角形”這一節,教師開始可以讓學生以頭腦風暴的方式說出他們知道的、見過的、能想到的所有三角形的東西,學生可能會說出三角板、三角鐵、小紅旗等等,頭腦風暴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打開學生的思維,據此引入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提出的東西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進而對三角形展開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前讓學生用小木棍或者火柴自己制作三角形,如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學生自己能想到的其他的三角形,在教學時是很好的模具,學生自己手工制作的就會更有體會,學習起來也會輕松不費力。通過這種課前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其產生求知欲,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這樣教師就會很輕松地開展后面的教學內容。
二、 轉變課堂角色,以學生為主體
第斯多惠說過,“好的教師是讓學生去發現真理,而不只是傳授知識。”傳統的課堂表現為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威,都是以教師講授為核心,一個人在講臺上講,學生安安靜靜地坐在下面聽,能懂多少就看學生的領悟能力,可想而知課堂氛圍沉悶緊張,沒有活力,這種教學方式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了很強的依賴性,沒有獨立學習的能力。新課改的核心是以人的發展為根本,想要真正的讓學生得到發展,就必須轉變課堂角色,讓學生從被動的被教授變成主動學習,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 給學生足夠的發言權,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勇敢說出他們的疑惑點和難點,這樣教師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教學,不僅能直接解決學生的困惑,也能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是提高教學效率最直接的辦法。
(二) 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一般來說一節課四十分鐘或者四十五分鐘,每一分鐘都很寶貴,但這不意味著教師要每分鐘都在講課,簡單的說,就像吃東西一樣,面對再好吃的美食也不能一直往嘴巴里面塞,需要一個咀嚼和咽下的過程,學習就更是如此了,學生需要時間來思考、來消化,尤其是對于一些重點、難點,在課堂上要保證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討論的時間,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理解。
(三)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簡單點說,就是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體,從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數學,學生會面臨成千上萬數都數不清的題目,教師不可能教到每一個題目,重在方法的教授,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學生自己掌握了怎樣獨立去解題目,才算真正學會了。
三、 及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
評價能夠激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自我反思、改進教學,眾所周知,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喜歡被表揚,雖然已經是初中生,但他們的內心深處渴望的依然是表揚,因此,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提倡多用鼓勵性的語句,比如,“你的想法真的很新奇!”“真的不錯,再動動腦筋,馬上就接近答案了!”“多做點練習,你肯定能掌握得特別棒!”等等,簡單的一句話評價,對學生來說意義非凡,是他們迷茫中的一盞明燈。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評價,既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也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樂于學習,培養其創新和探索新事物的精神。
四、 課堂教學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
印象中的課堂就是一個教師,一塊三尺講臺,科學技術在不斷的進步,教育的形式也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模式,多媒體、幻燈片逐漸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和其他的科目相比較,數學略顯枯燥乏味,通過將這些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課堂,能夠讓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互聯網是一個更為便利的工具,提供了無限的學習資源。現代技術的應用,是教育史上劃時代的正確選擇,大大地提高了數學的教學效率。
五、 總結
新課改對我們來說是新的挑戰也是新的機遇,我們要抓住機會,跟緊時代的步伐,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加入到教學中來;轉變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主動的學習;及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被肯定,讓其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受到鼓舞;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讓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師要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之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更好的契合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玉龍.淺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4.
[2]古力娜孜·澤那勒.探究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策略[J].時代教育,2017.
[3]任飛飛.新課改模式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5.
[4]富裕.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少年,2017.
[5]焦傳英.新課改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J].新課標(中學),2016.
作者簡介:胡云中,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縣四都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