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不僅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知識,也是人們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如今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語文學科知識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凸顯。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也發現小學語文其實是一門很有趣的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也更容易教學,但由于小學語文高段有效性預習方案的設計總是遇到諸多的問題,進而也嚴重影響到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高段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展開淺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預習方案設計;展開淺析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在小學課程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有所增強。為了促使小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把小學語文學好,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不能只是照著“照本宣科”的模式進行教學,而是應該積極探索一種合理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讓小學語文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加強小學語文高段有效性預習方案的設計,就是當前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二、 小學語文高段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的必要性
1. 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
學習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而加強小學語文高段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也能促使我國的素質教育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實際上,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步兩步就能改變且達到目的的。這其中尤其需要教師明確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并及時對自身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程安排做出相應地調整。通過設計一個有效性的預習方案,學生在熟知教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學習,其參與到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也將得到有效的提高。長遠看來,不僅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和鍛煉,還能夠促進我國素質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2. 顛覆了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傳統的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通常有這樣的表現:當語文教師上完相應地課程以后,會給學生留下一定的作業當作檢測。并且教師會在潛意識里覺得通過作業量的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有所提升。然而這樣的思想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會造成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厭惡,進而影響到整個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但是,通過對小學語文高段有效性預習方案進行設計,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形式都將發生相應的轉變。同等情況之下,教師教學的時間不僅能夠縮短,而且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將更加深入,由于預習的效果十分明顯,所以學生并不再需要做大量的課后作業進行知識的鞏固。與此同時,學生在教師正確且新穎的教學方式引導下,也更能激發自身對于語文知識的興趣。總而言之,這是對傳統教學形式的顛覆,同時也利于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 小學語文高段有效性預習方案的設計
1. 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之熟讀新課文
通常,熟讀新課文是預習一篇文章的基礎,也是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的第一步。至于文章誦讀的方式,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比如:瀏覽,朗讀等都是因人而異。除此之外,就是進行有聲的閱讀練習,將自己誦讀課文的聲音進行錄音,然后再重聽,這其實也是培養學生朗誦能力的有效辦法。
比如:《九寨溝》這篇文章中,對于山水的句子描寫就特別的引人入勝——九寨山水,天然原始,四季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季,沿湖連綿數十里彩林美不勝收……
2. 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之鎖定內容
預習方案的設計想要獲得相應的效果,教師就需要考慮到作業設計的切入口,即找準預習作業設計所依托的具體內容,總之而言,就是不能脫離教材的教學內容,而其范圍也十分的廣泛,可以是字詞,或者是句子的理解……
以《伯牙絕弦》這篇文章為例,由于主要講述的是伯牙善于演奏,鐘子期善于欣賞,后來鐘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鐘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挑斷琴弦,終生不再彈琴。從中,也能深刻的感受到俞伯牙和鐘子期之間情誼深厚、重情重義的情感和知音難覓的現象。鑒于文章表現的也是一種深厚的有情,為此,在進行預習作業設計的時候,就可以要求學生寫出“朋友”的近義詞——知音、好友、伙伴……
3. 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之題型設計
題型設計作為有效性預習方案中的重要內容,尤其注重多角度的練習題設計。為了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提高,提什么樣的問題,什么樣的問題學生更擅長……這些都是需要進行深入思考的。
以《月光曲》為例,其題型的設計就包括:讀后感受、背景了解、質疑問難這三部分內容。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將能夠深刻的體會到美妙的音樂,讓人如癡如醉。在此基礎上,則引領學生了解其創作的背景;作為貝多芬創作著名鋼琴奏鳴曲,學生會更加深入的思考:為什么貝多芬彈完一首還要再彈一首呢?總之,題型的設計需要費盡心思。
4. 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之答題反思
答題反思的過程就像是自問自答的部分,其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發現自身所存在的根本性問題。
比如:在預習方案設計的形式上就十分多樣,其含有的設計標題主要有:字詞過關、詞語解釋、句子賞析等等。這些標題不僅充滿了濃郁的趣味,而且也促使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與探索情感得到更有效的激發。
而針對那些不同的課文,一些學生也還有獨特的預習設計,例如:在預習《月光曲》的時候,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就找到了相應的曲譜,而那些具有繪畫天賦的學生則結合對文章句子的理解,為此繪出了相應的插圖。
總而言之,反思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它既能避免學生為預習而預習,又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 結語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影響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策略也開始發生了轉變,為了使其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作為語文教師,開始在小學語文高段有效性預習方案設計方面做出了探索。總而言之,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早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了,同樣也不利于他們的成長,所以,促使小學生得到有效的預習指導則顯得尤為必要。
參考文獻:
[1]李曉紅.方法設計評價-小學高段語文有效預習探究[J].新課程:上,2015.05.
[2]沈志媚.小學中高段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研究[J].生活教育,2016.07.
作者簡介:
唐蓉,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桑海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