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當前我國初中體育教學的綜合現狀來看,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依舊存在著師生體育教學意識不高、教學方式落后單一、教學設備有待完善以及師生之間教學互動力度低下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著體育課堂教學的良好發展。隨著“新課改”教育方針的不斷推行,如何在明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問題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和有效性的解決措施成了當前各初中體育教師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一、 前言
作為一門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學科,體育擁有相對較固定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同時其又具備一定的獨特性。與其他理論性的學科相比,體育課通常具有較寬廣的教學空間以及較為特殊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規模。本文就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幾點相應的策略以供參考,現總結如下。
二、 我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一) 不斷提高師生的體育教學意識
意識決定人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人的一切行為均由大腦中的思想意識來支配。比如說,當你產生饑餓感時你會下意識地去尋找食物;當你覺得困倦時,你會想要休息。由此不難看出意識的重要性。那么,同樣的,在體育教學中也一樣,只有教師和學生均產生進行體育教學的意識后,該門科目的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但從實際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教師和學生幾乎都認為體育課就是用來休閑娛樂和自由活動的時間,即便上體育課也只是草草應對,因而導致體育這一科目始終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
(二) 教師教學方式落后單一
盡管與其他理論性的學科相比,體育這一學科具備了廣闊的教學空間以及很大程度的開放性,但由于教師長期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加之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采用教學方式落后單一、枯燥乏味,很難從真正意義上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每況愈下。
(三) 體育教學設備陳舊落后
從綜合的角度來看,體育運動器材的項目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但應用于教學的器材則相明顯要少得多。籃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是初中體育教學中較為常見的運動設備,盡管這些體育器材在新購進時能夠滿足體育教學需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體育器材遭受到這樣那樣的破壞,導致可用的體育器材越來越少,從而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
(四) 師生之間的互動力度欠缺
雖然尊師敬長是我國傳統美德之一,但這同時亦在無形中使得師生之間的等級落差不斷拉大。對于大多數處于初中這一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教師是一種神圣而又威嚴的存在,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不敢與教師多交流,更不用說與教師互動了。同時,還有部分思想較傳統古板的教師對師生之間的關系存在一種偏執的等級觀念。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力度欠缺也再正常不過了。
三、 促進我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發展的策略
(一) 不斷強化師生的體育教學意識
既然意識決定行為,那么要想從真正意義上不斷推動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良好發展,首先就應不斷提高教師與學生的體育意識以及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例如,各初中學校可要求各班級開展提高師生體育教學意識的主題班會,并在班會中使師生意識到當前有許多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出下降的不良趨勢,同時著重講解體育鍛煉對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與意義,從精神上達到強化師生重視體育教學的目的。另外還可通過開展體育競技賽等方式來進一步強化師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二) 教師在教學方式中不斷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是人類文明不斷前進與發展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初中體育教學事業中,教師教學方式的創新性和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氛圍好壞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對于剛剛告別小學時期的初中生來說,其對周遭的一切事物均處于懵懂狀態,不僅好玩好動,注意力難以自制,且較缺乏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那么要想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集體,就需要各體育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注重創新。例如,各初中體育教師可采用分組教學法進行教學,由此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不斷強化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學排球這一運動項目時,教師可在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和相關注意事項后將學生隨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進行分組教學,并以觀察計分的方式來評估各小組的課堂學習表現,對團隊得分最高的小組進行實物獎勵(文具等),對得分最低的團隊則進行相應的懲罰(表演節目等)。由此不僅營造了高效性的教學課堂,同時還強化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一舉多得。
(三) 及時對體育教學設備進行更新和修繕
體育器材是進行體育教學的基礎。因此,要想實現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除了強化師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之外,還應務必確保體育器材的完善性。所以,各初中學校應專門成立體育器材管理室,對各類體育器材進行妥善管理,一旦發現體育器材破損應及時修葺,無法使用的應及時上報,重新購買。
(四) 開展游戲教學拉近師生距離
從綜合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年齡、身份還是知識層面,教師與學生之間都存在很大的落差,而這種落差亦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實際上,有很多學生在學習體育時遇到困難且無法自己解決時,即便很想開口向教師求教,但卻始終無法鼓起勇氣,最終選擇埋在心里。要想盡可能地改變這一不良現狀,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就需要各初中體育教師逐漸放下自己的“身段”,積極主動地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從而營造出輕松愉悅的高效課堂。
例如,教師可主動與學生一起進行體育運動(開展師生籃球聯誼賽:將體育教師與學生們予以融合分隊,分別分為師生隊和學生隊,并進行獎懲制),以在互動中增進彼此的好感,進一步消除師生間的隔閡以及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使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大化。
四、 結語
總之,改革創新是促進我國初中體育教學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各初中院校應對本校體育教學的綜合情況進行全面而又深入的分析,從而才能制定出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的解決方案,以促進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秀斌.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4,(02):55.
[2] 王世達.淺談初中體育耐久跑有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7,(22):19.
[3] 徐連富.初中體育特長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161-163.
[4] 劉華生.中考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課程資源,2017,(05):12-13.
作者簡介:
齊英新,中教一級,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市登峰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