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知識學習特殊性應該讓學生在充足的時間內習得。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應用課堂等待,讓學生有機會,有時間,有能力的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小主人,讓他們感覺到學習的自信,感覺到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榮譽感,學習上更用心,更上進,更自信。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等待;妙用
數字時代講究的就是“快”字,只有“快”才能搶占先機,只有“快”才能先人一步。吃飯快的叫“快餐”,打車快的叫“快車”……普遍認為只有“快”才能出高效,只有“快”才能出成績。殊不知,教育中堅持“慢中出細活”,只有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學習才能扎實,基礎才能夯實,小學語文教學亦是如此。學校課堂講究的高效課堂,教師追求的教學高效,學生追求的學習高效,我們小學生處在學習語言階段的初級階段,如果盲目地一味追求快,將會在快中失去語文文字的魅力,失去語言學習的樂趣,也失去了學習語言這一過程中成長的快樂,思維的嚴謹。
課堂等待教學方法就是讓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等一等,待一待,等待讓我們彼此尊重,等待讓我們共同慢慢成長,在慢的過程中才能看到學生在漸漸成長,在等待中學生能獲得最大的發展,能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學中的課堂等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信,能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樂趣,能打開他們的思維,助力學生成長。
一、 課堂等待讓學生的思維更活躍
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需要思維,才能將新知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在知識的批判中理解與接納。課堂中的知識并不是百分百的被學生所理解、所吸收,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時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問題,讓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去理解知識,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融洽了,教學活動效率提高了,教師在課堂等待的過程中將會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小學語文課堂是不斷的學習語言的過程,語言知識的博大精深,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理解與掌握,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與接納,教師要耐得住煩躁,讓學生有時間去接受新知,教師在課堂中要學會課堂等待,給孩子一段時間,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去思考,相信他們能完成,用他們飛揚的思緒去解決遇到的困難。
學生在教師的等待過程中,會加倍的努力學習理解新知識,參與學習,在教師的等待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收獲自己的成果,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生的成就感倍增,思維力也得到訓練,自主學習能力也會提高,教師在教學中無需面面俱到的將知識點一一講解,只需要你等待,等待學生自己的解答,等待學生自己的吸收。
二、 課堂等待讓學生更自信
課堂等待是一種藝術,在學生回答問題時,他的解答不是很流暢時,教師耐得住性子等待學生的回答,會給學生一種尊重感,一種個人的存在感,學生油然而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教師在教學中應用課堂等待次數越多的人,培養出的學生越自信。因為學生有一種學習主體的主人翁意識,有一種我是學習小主人的榮譽感,有一種自信存在于自己的內心。他能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能體會到教師與他用一種平起平坐的態度對待,學生在學習中也就更親師。美國教育家愛美神說過:“教育的秘訣是尊重學生”。當學生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個體時,會產生一種自信,他認為自己受著別人的尊重,更是值得這份尊重。當教師在等待學生時,并很耐心的等待時,學生會自然而然產生一種自信,認為我值得教師等待。
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遇到困難受阻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提問時,遇到如此的學生,教師要耐心等待,尊重學生,課堂等待能讓一個學生在學習中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能體會到自己的解答是受到教師的重視,自己的回答也會被教師看重,自然就會產生對自己的自信。語文教學中,各式各樣的問題會出現,特別是一些膽子小,信心不足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可能他的答案就是錯的,但是教師一定要等待他的問題回答完畢,不要計較這一點點的時間,學生還沒有來得及解答,就被教師的不耐煩打斷,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對學生的自信的打擊,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自尊受到打擊,自信也就是逐漸消失了。
三、 課堂等待讓學生學會了探究
探究學習在學習中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教師期待,學生盼望的就是自己能夠進行獨立的探究性學習,可是探究性學習需要一定的時間。往往急功近利的人就糾結于那短短的時間而使得探究學習胎死腹中,不愿意花費或者叫浪費那點時間來實現自己的探究,來培養自己的探究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放手學生獨立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學生今后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的核心能力。小學語文知識豐富多彩,涉及方方面面,學生想學的好還是有難度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合理的應用“課堂等待”不僅僅讓學生能在等待中學習知識,還能在等待中探究更多有趣的知識,等待中學生就有了最佳發展區的創建。教師將自己置于旁觀者的位置,在等待學生前行的過程中適當的充當引導者,輔導者的角色,會讓學生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可以適當激發,啟發,提示學生的學習困難點,適當的給一些提示,讓學生自己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思考解決自己的學習難題。
語文教學中很多知識點的答案都不確定,教師如何在課堂等待中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如何讓學生在未知的環境中找出各種答案,需要教師應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在語文課上的哪些方面,哪些知識點應用課堂等待,都需要設定一些范圍或者場所,做好精心打算,課前的等待讓學生如何探究,課中的等待讓學生探究什么,課后的等待又要求學生能探究哪些具體內容,這些等待需要教師精心設置。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課上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這些時間會得到百倍的補償。”語文知識的復雜性讓學生學得內容更多,范圍更廣,這些更多更廣的知識點教師不可能一一講解,需要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探究,去獲得。教師只需要提供好課堂等待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等待中收獲自己的知識,綻放自己的自信,培養自己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玉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等待的價值[J].新課程,2015(4):127-127.
[2]王小波.課堂等待,需要勇氣和智慧[J].教育觀察月刊,2015(17).
[3]余勝華.對“課堂等待”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2(2):104-104.
作者簡介:
徐鑫鑫,江蘇省宿遷市,泗洪育才實驗學校小學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