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我國已經越來越重視數學在這中間的基礎性構建作用,這也從而使得原本就極為受重視的數學教育更上一層樓。但與以往的數學教育有所不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重視的是學生的數學解答能力、算術能力以及數理邏輯能力培養。但隨著社會時代的變化與發展,這些能力已經作為基礎性的能力培養而不再受到教育界的聚焦,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開始逐步重視對學生進行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作為基礎級的數學教育成為了創新數學教育的先頭部隊。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對小學數學的創新意識教學策略進行系統化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教學策略
一、 引言
數學在整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是基礎性的,它可以用來推動任意學科的進步與發展,也正是因此,數學有著“科學之母”的美譽。這就是說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新式的教學思想與理念,不再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數學教育,而且要在不否定、不回避考試的情況下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換言之,新的教學理念不僅要使小學數學的教學重心偏移到對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教學上,還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與技能,這顯然是對小學數學教師的重大考驗,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要不斷地調整教學策略與技巧,以適應這一教學目標的變化。
二、 培養新的知識增長點,培植學生創新意識
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所重視的是學生的應試技巧與技能的培養提高,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背后的規律性認識教學,這顯然是不利于數學創新意識教學的推進與發展的,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知識性”原則,即以知識內在規律的教學作為教學重點而非對其的利用掌握作為教學重點,當然,這其中的知識掌握仍舊是較為重要的教學點,但不再承擔最為重要的教學板塊。這是由于在新的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新的知識架構教學,使學生可以將知識成功內化,并基于這一內化過程形成學生新的數學學習形態與學習方式。例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這一課時,我沒有盲目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是為學生準備了對照性的練習,第一組為“12÷3=、120÷30=、1200÷300=”;第二組為“43.5÷5=、28.6÷11=”,這兩組雖然同為除法訓練,且形式相當,但在教學側重上則各有不同。第一組的練習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了解除法的倍數增加商不變的性質,第二組的練習目的則是為了使學生復習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然后基于學生的訓練效果我又出了新的算術題:7.65÷0.85=,這一題中學生表示了這道題與以往的除法算術題有較大的不同,但與第二組的訓練題相似,可以使用商不變的性質就可以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通過前面的增長復習使學生形成了新的知識架構,通過對比學習掌握了新的解題方法,可見良好的基礎知識教學與架構是學生創新學習的基礎。
三、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不論是哪一學科、哪一層次的教育,其學科成熟的標志就是理論不斷地完善與發展。以物理學為例,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牛頓的“三大定律”進行限制與補充,那么現代社會的發展不可能有突飛猛進的可能。這就說明了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前人知識疑問想法的重要性,“疑惑”才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不斷推動數學學科發展的動力。但長久以來我國數學教學都倡導“堂堂清”,即要把學生的所有疑惑都在課堂上解決掉。但這種解決是什么層次的解決,所有定理假設都僅限于該年級所學得的知識,這種知識儲備是可以解決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疑惑,但這也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倒數”這一數學概念時,學生對“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互為倒數”這一概念有所不理解,我通過舉例解決了這一疑惑,但有學生向我提問“是不是所有的數都有倒數”,我則就這一問題與學生進行了細致的探究,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但給學生留下了學習疑問,促使這名學生對學習更為投入。
四、 大膽驗證學生猜想,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猜想”這一概念是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的概念,它意味著某種意義上的創造性。在數學教學中猜想是依靠人類社會已有的數學知識與經驗進行數學思考,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合情推理,這就是說這種教學也是創新教學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勤于思考,并基于思考大膽提出猜想,再由教師引導驗證猜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猜想的思考過程,結合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猜想,找到正確、科學的驗證方法。學生進行數學猜想時,要允許學生在數學研究中可以犯錯,但要教導學生修正或放棄不合理的猜想,通過猜想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五、 結語
數學創新意識并不是單一層級發展的,它要依靠多層面的混合教學進行有效設計才能逐步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創新意識教學時應當創新與基礎教學并重。同時,問題設計是數學創新意識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應當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有效交互,貼近學生身心發展歷程,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確立與發展,為日后學生創新意識的建立與發展提供優渥土壤,同時要在數學實際教學中為數學創新教學提供教學參考與教學依據。
參考文獻:
[1]阿達力·艾提哈里.創新性的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6(31):28-28.
[2]謝秀蓮.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4(6):87-87.
作者簡介:
陳松濤,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南陳集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