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在日趨加快,同時對于教育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祖國的建設和發展需要青少年的未來支撐。所以,一定要增強小學階段的學生綜合素養,培養他們具備較強的基礎知識水平,未來方可擔負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重任,促使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之夢,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誠信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因此,小學誠信教育已經成為必然措施,借此使小學生可以養成誠實守信的品質,為日后的長遠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此,筆者針對小學生誠信教育內容以及落實方式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探究,以下為詳述。
關鍵詞:小學;誠信教育;內容;實施;策略;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的新課改要求不斷的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同時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應及時更新和改革,培養全方位、高素質的人才,不僅要從專業技能層面完成人才的培養任務,同時還要從道德品質方面進行引導教育,其中的誠信教育則是重點和要點,促使學生實現終身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誠信教育應當從小學階段著手,方可對學生的三觀形成起到引導性作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將中華傳統的優秀美德滲透到學生的思維模式之中,日后發揮人生價值,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 小學生誠信教育包含的內容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小學生守則》中已經明確指出“誠信道德教育”對于學生發展和成長的重要性,小學生日常生活或是學習生活中應當與人真誠交往,和朋友之間建立信任和誠實的關系,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增強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小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中內容應當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創新,最終獲取更佳的教育效果。在此過程中,應當結合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和認知層次等,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而后將誠信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學體系之中,可主要從授信和誠實兩方面著手,實施高效的教學和培育工作。
其一,小學生的誠信教育工作中,應當引導小學生的日常與人交往過程中學會誠實、授信,勇于擔當責任,尤其是基于一年級、二年級的教育更應如此,教師可以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鼓勵小學生“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的思想,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花草、樂于助人等等,重點對表現較佳的學生給予獎勵,這樣方可激發小學生的誠實守信、真誠待人的內在心理特征,同時還應積極承當責任,承認所犯下的錯誤,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如若對小學五六年級的教學,教師則可以增強這部分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虛心接受其他人的勸告和批評等,樹立正確的競爭觀等。
其二,小學階段的誠信教育,應當重點對小學生的信用培養層面進行把控,尤其是針對低年級的小學教學更應如此,引導學生做到“答應他人的事,要積極履行,做到言行一致”。而基于三四年級的學生,則應當在誠信教育環節,闡明不誠信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認清履行承諾的重要性,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情境創設等方式,增強學生理解誠實守信交往的能力,通過實際的表達方式,將誠實守信思想融入到小學生的心中,起到深化認知的作用。
二、 小學生誠信教育的方式
小學生的誠信教育若想得到高效落實,就應當運用合理、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可以使學生深入的理解和認知,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等,充實誠信教育內容,令小學階段的教學方式更能適應學生的發展和成長需求,更具針對性和可行性,筆者總結了主要的小學誠信教育實踐方式,有以下幾點。
(一) 陶冶情操法
教育具有一定的引導性作用,同時可培養學生道德素養,增強學生的專業水準,同時它也有潛在的影響力,實際的小學階段的教學環節,教師可對小學生進行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其中的誠信教育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引導學生將誠信行為落實到實踐中,增強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
小學院校可在班集體之內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誠信標兵”活動的開展,調動小學生參與誠信活動的主動性,同時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溝通和交流,將會形成帶動性作用,互為影響、相互制約,一些誠信小標兵將會履行自身的職責,發揮榜樣的作用,督促并鼓勵其他小學生也做誠實守信的人,對于學生日后的穩健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 研究學習法
小學階段的教學對于學生的長遠化發展來講具有極大的影響,故此,小學教師應當對有關誠信的資料進行搜集和匯總,將此作為案例闡述給學生,借此培養學生誠信的品格,對不誠信的后果加以分析、探究,對誠信的重要性予以總結,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 生活實踐法
小學誠信教學法的應用,如若僅僅運用理論教學,難以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實際的誠信教育環節,應引導小學生對生活實踐充分體會和感悟,可以通過“和校內陌生人的相處”活動,使學生學會以誠待人,答應陌生人的事要積極履行,肩負自身的責任,但是,前提則是要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這樣方可踐行人生價值,創立較佳的人際關系網。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小學教學,落實誠信教學方式已經是必經之路,可借此途徑,強化小學生的誠實守信的品格,對小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具有重要的引導性作用,增強誠信教育的強度,擇選最為適宜的、高效的教學方式,保證誠信教育活動可以深層次的開展,引導小學生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對于小學生穩健成長具有極大的推動性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小菊.小學生誠信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6,18(2):74-76.
[2]陳麗萍.小學生家庭誠信教育的忽視分析[J].中外交流,2017,29(6):232-233.
[3]黃國偉.基于“誠信為本”的小學生誠信教育策略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4(2):39-40.
[4]易波濤.農村小學生誠信養成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7,16(3):66.
作者簡介:
陳小菊,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賀州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