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人文性和實用性高度統一的學科,其教學質量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長期以來,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力度不大,教學效果的改善不明顯,仍然存在教材老化、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不適應職業院校等等問題,并且與普通高中的語文教學比較,中職的語文教學是職業教學而不是素質教育,本文圍繞“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方法探討”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語文;教學方法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課程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強調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和提升語文實踐能力的必要性,雖然在中職院校中,語文是各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但實際上語文學科在職業院校中的地位卻逐日下降,學生不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專業技能的訓練上,而語文課程的學習卻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影響,學好語文,不僅有利于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而且更有利于他們掌握職業技能。
一、 突出中職語文的就業導向性
中職教育與普通的高中教育本質上是不一樣的,中職院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市場進行辦學,而普通高中是以升學為教育目標,所以中職語文的教學在于應用性,而普通高中的語文在于學術性,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必須突出就業導向型。首先,語文學科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的就業觀念的樹立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不論是在哪個行業,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必須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才能夠強化他們自身的職業意識,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需求不斷變化,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在當代社會,只有具備明確的奮斗方向,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以廣博的知識儲備、扎實的專業能力、較強的創造能力為根本,才能夠在社會中站穩腳跟,而中職語文教學也需要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中等應用性專門人才和勞動者,為了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口語表達訓練和應用文訓練,口語表達是鍛煉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在當代社會,良好的交際能力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善于說話,懂得運用語言的藝術,能夠更好的立足于社會之中,而應用文寫作訓練則是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在應用文寫作的過程中勤于思考,對于問題的方方面面有具體而深刻的認識,再用完善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應用文寫作的訓練對于學生今后走向崗位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 完善中職語文教學體系
要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質量,就必須完善中職語文的教學體系。首先,從學生來說,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程度往往決定了教學的效果,因而在教學中應當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讓學生自覺、自愿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進行勸說的口語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訓練題目,讓學生自己摸索勸說的方法,并且與同學之間進行角色互換的練習,自己體驗并且去歸納勸說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思考去獲得知識,這樣學生既是問題的設計者,也是問題的回答者,他們參與了學習的全部過程,一切學習效果都與他們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因而在學習中也會保持更高漲的熱情,也可以從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比如加強學生的業務洽談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等。從教師方面來說,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豐富課堂教學手段,中職學生雖然成績不理想,但是與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樣,也有極大的好奇心,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只是缺乏動力和平臺,所以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這些特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如果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言傳”,那么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就更應該注重“身教”,也就是說,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也是知識與方法的運用者,學生們所學習的知識技能同樣也適用于教師,所以教師應當積極的參與教學情境中,給學生們做出正確的示范,比如教師可以扮演應聘者的角色,在教學中給學生做應聘指導,將一些錯誤示范呈現在課堂之中,再用正確的示范加強學生的理解,糾正學生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實用語文能力。
三、 豐富中職語文評價體系
中職學生的學習是以就業為主導的,因此在語文教學評價中不能夠用傳統的評價方式,要做到針對專業性能進行具體客觀的評價。比如旅游專業的學生,更要注重學生的口語表達和隨機應變能力的評價,以平等的態度、開放的心態去綜合運用不同的方法獲取學生的全面信息。并且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做出評價,更要綜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進步提高做出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過程,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實習經歷都是評價的參考標準。采用教師評價、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學生自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全方面的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也有助于教師及時的調整教學方式,而在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評價中,更要重視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實踐情況,讓學生不斷地提高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能夠在今后的就業中發揮自己的能力。
四、 小結
總而言之,中職語文的教學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但是在職業院校中,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時卻缺乏基本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在語文素養上,學生的交際能力差,書面表達能力更是一塌糊涂,不利于高質量的人才的培養,因而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幫助學生獲得更高的語文運用能力,完善教學體系,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去思考效用更高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幫助學生鍛煉語文知識技能,也要豐富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
參考文獻:
[1]鄒國偉.中職語文教學課改革要重點提高學生“四種能力”[J].中國西部科技,2009(07).
[2]張玉杰.中職語文教學要回歸到本位上來[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02).
作者簡介:
周李帥,江蘇省宿遷市,淮海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