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中有效滲透本土旅游地理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能把知識化難為易,達到“學習身邊有用地理”的目標。在大力推進生態建設的時代,將本土旅游地理知識滲透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人地觀念”等核心素養也是值得思考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旅游地理;核心素養;教學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引入鄉土旅游地理相關知識,提升學生對地理教學知識的理解與幫助是顯而易見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和政府展現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并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隨著人們對“美麗鄉村”、“生態文明”的認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建設推進極大促進各地旅游業的發展。隨我縣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如何將旅游地理知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地理知識的魅力,并在實踐中運用,達到“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目標。同時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觀、人地協調觀、環境倫理觀、科學的人口觀和資源觀等核心素養,做對環境、未來有強烈責任感的現代公民,這是教師在與時俱進的地理教學中,必須關注與踐行的思路。結合近年我縣旅游業的發展變化情況,可以很好地滲透到初中地理教學中。
一、 旅游業的發展變化,理解“無煙工業”的魅力
網絡與通信的高速發展,信息的開放,也為教學注入了無限的資源。如:今年7月份“福建微尤溪”,有一標題為“厲害了——尤溪進入2017中國最美縣城排行榜50強!福建僅4個(尤溪排名第25位)”,內容是根據福建省旅游局消息,由城市競爭研究會、中國產業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評選,尤溪僅次于泰寧、南靖在福建排第三(第四是平潭),網站還設置一投票窗口——“福建”這四個地區,你最支持哪一個(單選)?我們動員學生積極參與投票,截止投票日,我縣以16424票(94%)高居榜首,反映了學生及家長的參與度極高。通過展示《人民日報》2017年6月12日刊登的一篇相關文章《不要門票的景區怎么干》報道、2017年7月3日《福建東南衛視新聞》——《尤溪:以“全域旅游”契機推進旅游產業升級》為題的報道,并以2013年、2016年尤溪縣接待游客人數分別為30萬、103萬,旅游收入分別為3億元、6.2億元等相關有力數據,讓學生在平時不知不覺地體會,通過網絡等信息教育,切身感受我縣近年來“無煙工業”的魅力。
二、 旅游項目中解讀到的地理知識
1. 諺語類:如“眉毛后,斗笠丘,青蛙一跳過山丘”。這首民謠描述了尤溪縣“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特征,體現我縣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傳統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也因這樣的地形,“聯合梯田”獲得了“福建最美梯田”稱號,也引來了絡繹不絕的攝影愛好者。水力資源豐富,尤溪流域建設了多座水庫,如:街面水庫、柳塘水庫、水東水庫、汶潭水庫、擁口電站等,形成了梯級開發的趨勢,我縣水能開發居福建省縣級地區第一位,這些水利工程,有效發揮了防洪、灌溉、發電的作用,并促進了漁業、旅游業等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2. 人文景觀類:如“朱子文化園”,該園區2017年4月,通過國家“4A”級景區的驗收,加上實地“朱子理學文化名城”的瀏覽,“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名句、“讀書起家之本”朱子家訓等,學生能深切體會到,朱熹誕生地、海峽文化產業園、紫陽公園等這些文化景觀沉淀。還有“厝厝均有文化,滿街都是歷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桂峰古民居”等旅游地,漫步在這些人文景觀里,游客都能體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這種獨特的修身養性、文人熏陶作用,是種別樣的修心。所以文化景觀的旅游內容的內涵,對旅游業發展帶來無限的吸引力,也必然為傳承和弘揚朱子文化、傳遞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產生了深遠影響。
3. 自然景觀類:如“九阜山景區”,九阜山是省級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尤溪縣最具有開發價值的森林生態旅游景區。保護區內最高峰,光尖頂海拔1222.4米。與縣城氣溫的差異,探究原因,除初中自然地理知識中,“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約6攝氏度”中的道理,還要知道人為因素的作用,縣城住房交通、人口密度大,產生的“廢熱”多,縣城沿河谷地帶分布,地形較封閉,熱量不易擴散,還易產生“熱島效應”等。還可引入“谷歌地圖”顯示九阜山地形,學生可一目了然理解“山頂、山脊、鞍部、陡崖、山谷、分水嶺、流域”等知識;同時結合氣候類型、植被類型、水系特征、土壤、巖石類型,內外力作用、經緯度等地理知識,游覽就不只是游玩了,自然就是達到“學習身邊有用的地理”了。
當然還有典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相結合的旅游景區,如:湯川張胡厝村的“俠天下”景區、團結鎮北宅村漂流與洋中鎮際口村芝田漂流。這些景區由陡崖、飛瀑、急流、棧道、峽谷、田園風光等,人工建設的景觀與自然景觀融合為一起,也是引導游客探索地理知識的好思路。同時也讓學生理解,要使我縣旅游業可持續發展,還需各界人士出謀劃策,如:繼續推進項目建設、努力完善旅游配套基礎服務設施、加大宣傳旅游品牌、提升服務與知名度、加大建設旅游營銷團隊、加強旅游安全及質量督查等工作,讓游客“玩得爽、吃得好、樂得開、去還來”,實現我縣全域、全民、全要素、全產業鏈及“我家在景區度假來尤溪”旅游產業大發展。
三、 教學中滲透旅游地理知識的好處
初中地理教學不僅是局限在課堂內部,更要不斷擴展領域,也不能一脈相承地只用傳統的灌輸教學。將學生熟悉的本土旅游地理知識引入課堂教學實踐,適當滲透與利用本縣旅游地理知識,能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它起到了啟發、深化抽象知識的作用。既可以使他們關注家鄉的發展變化,可以有效地將課堂知識運用實際中去,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當然還可能提倡學生自己利用節假日走入我縣景區,并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探討了解我縣旅游還存在的不足,找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思路與對策,讓學生學會將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也必將提高終身發展的品格和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侯軍俊.利用鄉土地理激活地理課堂初探[J].金融教育研究,2008(6).
[2]福建省初中鄉土教材《尤溪地理》(試用本)[M].
作者簡介:陳書來,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