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一項高雅的藝術,蘊含豐富的美感。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展現音樂的獨特韻味,把音樂課上出藝術魅力來,提升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使學生入情、入境融樂于教學,這就要求音樂老師更新教學理念,采用新穎、新鮮的教學模式,把音樂課堂打造成情境性、趣味性、藝術性。讓音樂課盡情釋放學生的情感,展示學生的音樂天賦,把音樂課堂變成學生快樂的樂園。
關鍵詞:初中音樂;優化教學;展示藝術性
悅耳動聽的音樂可以調動學生的“情商”“智商”,展開豐富的“藝術想象”,陶冶學生情操。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熱切的期盼,走出繁重文化課產生的心靈陰霾,這就要求音樂老師用自己莊重的儀表,淵博的知識去感染學生,用親和的形象、和諧的師生關系去激活師生互動,用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教法去啟發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輕松、愉悅,融于美輪美奐的教學情境之中,使他們了解音樂的不同劇種,音樂的不同唱腔,音樂的不同表現形式,例如,京劇、黃梅戲、昆劇、豫劇、魯劇、淮海戲各自地方特點以及相同點,讓他們聆聽、鑒賞名家名作,如閻維文的《咱當兵的人》、董文華的《血染的風采》、鳳凰傳奇的一些經典之作,使音樂打開心靈不解之結,滋潤干涸的心田,使學生徜徉于歌的海洋中,把音樂課上得更加多彩、精彩。
一、 老師要注重自己的儀表形象
要想學生崇拜音樂老師,除了老師嫻熟地吹、拉、彈、唱,展示對音樂的多才多藝,此外音樂老師穿著儀表外在形象也非常重要,現在的90后,00后審美意識很強,平時他們喜歡模仿一些聲音圓潤甜甜的靚麗女歌星唱歌,也效仿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的男歌星言談舉止,對于我們音樂老師老說,千萬不要看不慣,我們要打破傳統的音樂教學思想,要與時俱進,音樂老師只有迎合學生的心理、審美觀設計課堂,學生才認可你的音樂課堂,例如,音樂老師的儀表形象既要不拘一格,又要穿著嚴謹,落落大方,除了需要進行課堂藝術展示,穿上舞臺服飾外,男老師的發型、面部要細心修飾一下,女老師略施淡妝,男老師可以穿著西裝,給學生英俊瀟灑、精神飽滿的印象,女老師穿著淡雅、輕松的服飾,面帶微笑給學生親和、美麗的形象,不主張男老師為了標新立異,留自認為“有藝術性”馬尾巴、披肩發,不主張女老師濃妝艷抹、妖里妖氣,或者走向另一端不修邊幅,造型邋遢,給學生松松垮垮、隨隨便便的感覺,這些都利于學生對老師產生“追星”的感覺,不然學生不會全身心、愉快地參與你的音樂課堂的,希望我們的音樂老師在穿著上也能給學生“藝術”之感。
二、 要構建和諧愉悅的師生關系
中學音樂教學需要良好師生互動,生生快活的交流,師生之間合作伙伴的關系,實踐證明音樂老師只有構建輕松、快樂、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在音樂教學中使師生心有靈犀,學生才能與音樂教學內容產生情感共鳴,為此要尊重學生對音樂天賦的差異,尊重學生對音樂理解的差異,要包容學生在學習音樂上表現的智商、情商的不同,容許學生展示個性,當堂給學生解答歌曲節奏、音調、音質變化的疑問,對學習音樂反應較慢、唱腔不準的學生不要求全責備,而要帶著微笑,帶著欣賞的眼光對學生循循善誘。要注意音樂特長生的培養,對音樂特長生的塑造,要因材施教地展現他們的音樂藝術才華,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引導他們進入更高層次的音樂藝術殿堂。對音樂學困生要多用鼓勵話語,老師千萬不要用打擊的話語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學好音樂的自信心,例如,說:你真笨,或者說:你沒有音樂天賦,或者音調完全跑調等。音樂老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對音樂的閃光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在學習音樂上取得每一次進步,用心用情融于音樂教學之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真正親其師信其道,有利于提高音樂教學的高效性。
三、 老師授課語言要幽默風趣
音樂課原本是激情四射的快樂課堂,但有的音樂課“老先生”對“師道尊嚴”的舊理念還抱殘守缺,在音樂課上還喜歡板著冷峻的面孔,拒90后、00后于千里之外,導致學生望師色變,不喜歡上音樂課了,把原本生龍活虎的學生上成溫順的小羔羊了,使一堂富有趣味性、生動性、活潑性的音樂課上成一潭死水,波瀾不驚。為了調節音樂課課堂氣氛,把課激活,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老師除了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具有創新性、啟發性、新穎性,老師表情要體現豐富多變外,語言也要幽默風趣,或者適當地自嘲調侃一下,讓音樂課堂成為歡樂的海洋,例如,在教鳳凰傳奇的《荷塘月色》后,為了把課堂推向高潮,我有意提問與歌星重名的楊坤為大家試唱一下,學生頓時激動地歡呼起來,唱后學生自發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有時為了調動學生的表現欲望,我有的放矢組織學生進行紅歌拉歌比賽,往往會收到歡呼雀躍的效果。
四、 創設音樂教學情境性、情趣性
為了學生輕松、快樂學習音樂,音樂課我往往把它設置成情景化、情境化,把學生的情緒沉浸在情境之中,讓學生邊聆聽音樂、邊看多媒體展現的視頻、邊想象思考歌曲發生的故事,使學生陶醉于音樂之中,例如,我讓學生欣賞《鐵血丹心》,我播放用簫、二胡、古箏不同的樂器表現這首動人的老歌,讓學生感受沙漠的蒼茫,射雕引弓的豪情,藤樹兩纏綿的柔情,體驗英雄美人家國愛情;讓學生欣賞《葬花吟》,我播放著名樂器表演家的二胡精彩演奏,和黛玉葬花視頻,隨著二胡音調暗淡和凄清,濃烈和憂傷,學生在情境中,動情地流下了熱淚,體會黛玉愛情的凄慘,這些促使學生們去熱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堂。
總之,一位優秀的音樂老師,無論從他的儀表、表情、言談舉止無不揮灑著音樂的語言,為了喚起學生的注意力,采用的教學方法總是“啟發有方,誘導得法”,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使學生審美觀念和音樂素養得到極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舒.寓情感教育與音樂課堂之中思路探尋[J].通俗歌曲,2015(08).
作者簡介:楊麗麗,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懷文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