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英??
摘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關鍵詞:生物;復習;策略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高效的復習,讓每一個學生都夢想成真,如何充分準備高效復習的備考,有如下策略:
一、 合理安排時間,按計劃進行
我校高三年級八月中旬開始上課,周課時4課時。因此在開學初制定了可行性較強的教學計劃。具體細致到每一章節內容所用課時,對應的日歷時間,打印成表,在教學過程中按照計劃進行,尤其是對進度的把握。
二、 做好思想工作,樹立師生信心
1. 教師方面:有從高二直接升到高三的老師,有從高三下來中途接班的老師,有第一次帶高三的老師,針對這種情況,備課組長首先給大家做了動員,分析了本年級學生特點和學生情況,讓新接手的老師盡快熟悉適應年級部,年輕老師不膽怯,老教師不松懈,全組老師團結一致,信心充足踏踏實實地做好這一科目的教學。
2. 學生方面:開學初就給學生做動員。分析生物學科特點是“短、平、快”,即內容較少,試題量較少,知識覆蓋面較窄,尤其經過了水平測試的全面復習,知識得到了進一步鞏固,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帶過高三的老師尤其是中途接班的老師,說一說備考經驗,說一說上屆成功的學生,讓學生對老師有信心。同組的老師也有意識的夸一夸其他的老師,增強師生的信心。
俗話說:“兵車未動,糧草先行。”思想工作就像出征前的糧草,是高考成功的有力保證。
三、 夯實基礎,強化能力
1. 進行備課組活動,及時交流
每周一次備課組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時由上一屆教師介紹經驗,有時由教師做專題報告,解決目前出現的問題,安排后期的工作等。
每兩周一次組內公開聽評課,不定期的多次教師間的自由聽評課,進行同課異構的教學,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在交流中提高團隊的水平。
2. 研究考試說明,研究課本
(1)明確考點,有的放矢(在“點”上下工夫)
高三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應該側重對知識的歸納和梳理,尤其要注重對知識的串聯與綜合,不能為了趕進度而加快節奏,也不能僅僅滿足于講了幾個題目,更不能見到什么題都要求學生做,然后老師講。經常靜下心來反思所講內容是否符合高考大綱要求,學生能否接受?還有哪些盲點?及時查漏補缺。
知識上抓六點“重點”、“難點”、“易混點”、“遺漏點”、“交叉點”、“熱點”。一輪復習主要是回歸教材,但回歸教材不能“全面開花”,要抓關鍵與重點,“精讀”教材。
(2)梳理知識,形成網絡(在“網”上下工夫)
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和遺傳變異,這三部分知識是高中生物三冊書的“靈魂”,也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一輪復習的時候按章節復習,這些重點的章節所用的課時、精力都要比較多,爭取不留盲點。講課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把點穿成網,形成知識網絡。選修內容“點到為止”,選考內容均為選修模塊的基礎知識,不偏不難,這一點可以有效緩解師生教學和備考壓力。
3. 課堂教學關注學生,讓學生動起來
課堂是我們的主陣地,提高課堂的時效性,是至關重要的。我校成立了由校長提出的“教、學、練、能”課題小組,由副校長、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組成的聽課小組,關注學生,關注課堂的效率,轉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改變學生的上課一聽就會、下課一做就錯的問題。
不同的班級學生層次不同,風格不同,有的班級基礎好一點,有的班級兩極分化較大,有的班級氣氛活躍,有的班級比較穩重等等,針對不同的班級嘗試最佳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上課的方式也不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難點知識,有必要的班級適當停下來慢一些,讓學生掌握得扎實了再往前走,但是這樣一來課時就拖了,可在相對簡單的內容處趕一趕。
4. 精講精練,及時鞏固知識
每本資料書都不是完全符合學生的,資料書必須是有選擇性的補充和刪減,就需要老師下題海,多做題,挑選出合適的例題、習題,例題要好、要精、要典型;習題要適量、適中、有選擇性。這樣才能達到有效地復習效果。
高三復習用的資料上過難過偏的習題,可以大膽的刪除。還有各版本的不同引起知識點上的爭議,多討論多教研,統一標準。
課本上的經典習題就再分析一次。如激素調節的發現等。課本后的有些練習題和思考探究題目有必要重新再做一遍。
課后的落實是最難的,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作業練習,作業找典型的題做,必要時可以是資料書上的。課后自主測評以檢查為主,批閱量較大就只批典型題。
習題訓練不放松,這也是重要方法之一。
四、 強化規范,適時做好學法指導
教會學生應試技巧:調整心態,樹立信心;快速瀏覽試題,確定答題次序;合理安排答題時間。
針對不同時段的復習特點,及時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例如進入高三,一開課就是選修內容,然后就是一輪復習,選修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容易忽視;一輪復習的容量較大,又是比較基礎的內容,學生容易眼高手低,這時告訴學生每一堂課都是老師們的多年心血和經驗的結晶,所以復習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好好聽好每一堂課。避免學生走彎路,留下知識漏洞。每次考完試,指導學生分析試卷,查漏補缺:分析試卷中暴露出的復習中可能遺漏或重視不夠的知識點,及時改正、整理。分析自己失分的原因:是知識點不會失分,是審題不仔細失分,還是錯別字等書寫不規范失分?找到原因,有針對性的改正,并在以后的訓練中有意識的避免類似的錯誤。隨著復習的進行,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增加,學生可能會進入“高原期”,這時更需要指導。一方面給學生鼓信心,另一方面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困境。
高三備考生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努力著、思考著、調整著、期待著——夢想成真!
作者簡介:
高建英,中教高級,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