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萍??
摘要:本文通過淺析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對翻轉課堂的理性認知,以期高中化學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過程;翻轉課堂;理性認識
高中化學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提高學生高考分數均具有積極意義,因此為了使當今高中化學教學更富實效性,對翻轉課堂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理性認識進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一、 對翻轉課堂的認識
所謂“翻轉課堂”是有別于傳統教學形式的創新型教學模式,教師通過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教學平臺,利用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向學生發布學習任務,而學生則帶著學習任務,通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最終克服重重學習困難,達成教學任務的學習形式,至此在傳統教學形式中,單純依靠教師為主體主觀傳授教學內容的陳舊理念徹底被顛覆,促使學生通過翻轉課堂不僅可以深入掌握知識內容、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而且可以極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課堂處于主體地位,充分掌握學習主動權,為提高學習效率奠定堅實基礎。此外,在翻轉課堂上,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可有效拉近學生與包括化學在內學科之間的距離,從而可有效提高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可充分融入到教學氛圍中,從而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前提條件。
二、 翻轉課堂的優勢分析
(一)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依據化學學習能力、化學基礎、學習興趣以及個體發展期許,科學制定具有趣味性與探索價值的化學教學任務,并引導學生帶著任務開展翻轉課堂中的自主學習,由于翻轉課堂學習主體為學生,使得學生從理解任務、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問題均以學生主體為主,從而可有效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原子結構模式”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先向學生制定“探索原子光譜產生原因、將氫原子線狀光譜利用‘波爾原子結構模型進行解釋”等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翻轉課堂自主學習任務,促使學生在翻轉課堂中可以明確學習方向,從而更好地了解本節課程教學重點,在原子結構模型學習過程中更加有的放矢。
(二) 增強學生探究創新能力
由于學生為了更好地完成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所指定的探究教學任務,促使學生應充分調動身邊的資源,通過自主思考、理解、搜集以及整理相關學習資料,從而達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其中,學生探究教學任務的過程,就是發揮創造能力的過程,不僅如此在發揮創造能力的基礎上,還有效提高了學生探尋問題以及自主思考等綜合素質,符合新課改對教學模式創新的需求。例如,教師在進行“角量子數l”的教學時,教師在利用學生所搜集整理來的自學成果,落實了關于角量子數l相關內容的講解后,可引導學生對“鈉原子光譜由n=4的狀態躍遷至n=3的狀態時,會出現幾條譜線,其原因又是什么?”,由于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而學生作為解決問題的主體,會帶著問題同學生進行聯合探究,而探究的過程會產生許多思維火花,教師面對學生千奇百怪的想法,均要給予鼓勵,從而使學生愿意在化學課程中開展探究創新,為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營建和諧穩定的氛圍,從而有效落實提升學生探究創新能力的目的。
(三) 增強教學全面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化學課堂主體,利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并不關注學生的個體理解情況以及知識掌握動態情況,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參差不齊,而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掌握課堂節奏,促使教師可通過觀察學生的主觀反應,了解學生自學程度,并主要針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遺漏的知識點以及普遍存在的教學重點進行集中講解,從而有效減少了課堂中冗長、無用的教學內容,可有效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進行澄清石灰水與二氧化碳的實驗研究教學時,有的同學會對反應結果觀察的較為到位,有的同學則對實驗操作較為熟練,而這些關于學生學習的客觀情況,均來源于教師在翻轉課堂中對學生主體的觀察,因此更可以代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教師則可根據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的反應,進行科學點評,并針對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的不規范行為等進行需要深化的內容再次重申,從而提高學生化學實驗能力以及學習成效。
三、 翻轉課堂的理性認識
(一) 內容精講非少講
雖然,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為課堂主體地位,但是教師作為化學知識的傳輸者,應以引導者的身份針對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教學,通過學生主觀學習的反饋,將教學內容進行精煉,從而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入理解,避免因少講或范講,導致學生無法掌握學習重點,與翻轉課堂教學理念背道而馳。
(二) 教師引導非主導
翻轉課堂是基于新課改對創新教學模式的要求下,加之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而逐漸興起的變革型教學模式,因此應依照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引導使學生達成教學任務,體會學習的樂趣,從而發揮翻轉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
(三) 微課與翻轉
在翻轉課堂中利用“微課”可使學生更加明確教師的階段性教學任務,從而提高自學效率,教師可通過翻轉課堂向學生布置課程預習目標,促使學生可以有的放矢的開展自主學習,而在課上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引入翻轉課堂學習任務,借由微課清晰、簡潔以及明了的任務布置,促使學生在翻轉課堂中可以有效把握學習方向,從而達到教學預期,此外由于微課是基于信息技術所創建的教學平臺,可有效打破課堂教學模式的局限,使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化學的自主學習,對提高翻轉課堂教學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作為高考理綜重要的組成部分,加之化學學科具有極強的實踐與研究屬性,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伴隨新課改的持續發展,促使教師應結合化學教學特征與固有資源,發揮創新精神,不斷開拓進取,靈活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素珍.例析高中化學“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教學之利弊[J].化學教育,2014,35(19):28-32.
[2]江合佩.高中化學“翻轉課堂”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化學教學,2016,(1):23-29.
[3]文靜.“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4]劉建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7):183-184.
作者簡介:
吳麗萍,中學一級,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