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潔??
摘要: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只有讓孩子學會了說話,才能把自己的意愿表達出來,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5~6歲的孩子內部語言逐漸在自言自語的基礎上形成,語言對行為的調節功能逐步發展起來,詞匯量迅速增加,這就需要讓幼兒通過不斷地有效地練習來加強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語言能力;有效性;培養
《綱要》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關鍵是要引導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用語,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聽懂并學會說普通話。在幼兒園的各個環節中都能培養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 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前提
孩子猶如一張白紙,你給他黑色,他就是黑紙,你給他五顏六色,他就是一幅五彩繽紛的美麗畫卷,但是,說得容易,事實上要把他變得五彩繽紛那是一個長久的、辛苦的過程。孩子們所處的環境是單純的——學校和家庭,而語言的活動也不僅僅在學校中得到鍛煉,在每個地方,每個時刻,孩子們其實都在有意無意地進行著語言的活動。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的強,家人、老師的一舉一動他都能很容易的模仿出來,作為被孩子模仿對象的我們,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給孩子樹立榜樣!
1. 用文明的語言感染孩子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孩子這樣罵另一個孩子“你笨的真像一頭豬”,當時的我驚訝無比,一個如此小的孩子,怎么會這樣罵人呢,并且還用著大人的語氣,或許很多人都認為,這樣的罵語只是童言無忌,但是,這樣的一件小事,卻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后來,在詢問之下,我才知道這句話是孩子聽過父母這樣罵過別人。
是的,孩子即使再聰明,也不可能發明罵人的話,所以,請千萬別讓孩子受到語言環境的污染。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文明在人與人的交流中非常重要。
2. 用規范的語言引領孩子
孩子們都能說會道,但是真正能每句話說得連貫、清晰卻不容易,現在的孩子有時候經常詞不達意,大人們聽不懂他們到底要表達什么,這就是語言的不規范所造成的,作為老師,這就需要培養孩子語言的規范性,只有孩子周圍的人的語言規范,孩子才會跟著規范的,例如,回答問題要完整,“因為……所以……”等,說話要簡潔明了,讓人容易理解。
3. 用含情的語言熏陶孩子
我們的語言和情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與孩子交談的時候,我們務必會帶上表情、動作、眼神、手勢等來表現我們話語中的情感,這些其實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這些,讓孩子們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語言活動中,我給孩子講了《丑小鴨》的故事,并富有感情,加上適當的動作,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并且在讓他們復述故事的過程中,我不用多強調什么,孩子們都能富有感情地講故事,并且栩栩如生。是的,一個好的環境對孩子們的語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 喜聞樂見的形式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關鍵
在兩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感覺到,講故事對促進語言的發展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1. 訓練孩子的發音
作為老師,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千萬要用普通話,不能用方言,并且要注意自己的發音準確、規范,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
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老師曾經教“處女”的“處”讀成第四聲,但事實上是第三聲,結果我在普通話測試的時候就扣了分,可以看出教師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僅僅學習發音,并讓孩子馬上記住,對孩子來說是不容易的,是枯燥的。所以,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借助圖畫、場景、聲音等各種輔助材料讓孩子們提高興趣,讓他們進行反復地辨別和體驗。同樣,在結束故事后,我們可以通過故事的表演、游戲等形式讓孩子更好地體驗,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語言。
2. 豐富孩子的詞匯
很多的孩子都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甚至能復述故事的情節,但是,形容詞孩子還并不是很會運用,例如“一只(可愛)的小兔(一蹦一跳)地來到了草地上,這些括號中的好聽的詞對他們來說是困難的。
我們作為教師,要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突出這些詞匯,讓孩子掌握,可以教孩子們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也可以出示一些圖片動畫,讓孩子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些詞匯的真正意義。
我們要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孩子體會到語言中的樂趣,提高運用語言的自覺性。
3. 培養孩子的概括力
孩子們喜愛模仿,當老師講完一個故事的時候,他務必會試著也去講這個故事,以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在他們復述故事的時候,概括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他們有了充分鍛煉和模仿的機會。
三、 及時點撥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保障
1. 用適當的暗示性語言及時點撥
作為教師,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是富有創造性的,需要我們的孩子能自己創編,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幼兒時期是創新的重要準備期,但是,在創編的活動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老師說:白云喜歡藍天,在藍天上飄來飄去。
孩子說:椅子喜歡地板,在地板上拖來拖去。
事實上,從語法來講,這句話一點語法錯誤都沒有,但是卻與日常行為有了沖突。
所以在這種時候,我們就需要更好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們在創編的過程中不但鞏固了對良好行為習慣的認識,書面語言也得到了發展。
2. 用豐富的語言及時點撥
簡單的語言往往讓孩子們感到乏味、無趣,于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就需要給孩子豐富的語言,配合表情、動作,讓故事或兒歌形象生動,讓孩子真正融入到語言的樂趣和意境中。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滲透于幼兒生活的每時每刻,作為教師的我們有責任讓我們的孩子擁有豐富的語言,在我們的教育中積極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通過各種方式來鍛煉孩子的語言。
作者簡介:
謝潔,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吳江區北門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