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男
摘要:在這個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計算機技術的運用水平也成為了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標準。初中階段,信息技術的學習成為了學生重要的學習科目。但是信息技術的學習也是初中教學中的難點。文化課教學任務繁重,學生難以分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信息技術學習上。因此,如何利用短暫的信息課程時間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是本篇文章探究的重點內容。課堂時間的合理安排,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有效搭配以及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等都是值得教師深思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實施策略
高效課堂是所有學校,所有教師追求的目標。無論是參與升學考試的文化課,還是有關學生個人素養的藝術課或者技術課等都是初中生學習生涯的重要組成。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靈活運用能力是教師奮斗的目標。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無論是日常的學習還是未來的工作,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幫助與支持。而且理論和實踐是組成信息技術課程的兩方面內容,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想要學好這門學科,教師的專業水平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不可少。
1、發揮外在條件的優勢
在現代初中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要保證學生有比較好的外在條件。而當前學校的硬件條件比較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發揮好這一優勢。信息技術的學習需要學生必須要有相關的設備,這樣學生才能夠進行實際操作。信息技術的教學必須要將實踐和理論整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1.1根據教材靈活地進行教學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高效課堂的構建還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精選課堂教材,根據教學進行靈活的教學。不同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有效性。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還應該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個性化的教學。這樣,現代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才能夠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才能夠真正的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剛開始正式接觸信息技術的學習時,學校往往會安排學生先進行理論的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注意添加實際案例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通過實際案例和教材內容的整合,學生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材的內容難度要適中,不能過于繁雜或者是難度過高,要結合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水平。學校可以在學生正式學習信息技術之前進行一項考核,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酌情選取教材。而且教材的版本也要最新。
1.2多聽取學生的意見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多聽取學生的意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提出的意見,及時的修正自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夠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這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構建師生關系。
2、注重課程內容安排
2.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課和實踐課二者相輔相成,理論知識是實踐課程的基礎與前提,而實踐課則是對理論知識的練習與鞏固。事實上,在日常的生活中,信息技術的實際運用更為常見。和學生息息相關的信息技術就是多媒體的使用。雖然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權掌握在教師手中,但是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或者是進行復習預習時也會用到信息技術。比如說,在期末復習時,學生除了復習自己的課堂筆記外,也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搜集一些有關的信息,及時解決難題,而不是總是將問題留到課堂上請教教師。實踐課堂的時間是不充足的,理論課也要有效地利用。許多學生會有誤區,認為理論課枯燥無味,實踐課才是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方式。事實上,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和實踐的重要性是相同的。
3、豐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自主性
3.1、注重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
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同于一般知識的學習,學生需要在不斷的練習中積累經驗,長久記憶。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在課堂上留出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消化吸收。尤其是實踐課,學生的聽覺視覺和學生的肢體動作可能不會完全在一個節奏上,往往是學生記住了教師的言語但是在真正操作時卻忘記了基本步驟。此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疏導,既需要疏導學生的思考方式,也要疏導學生的學習情緒。最好的方式是在講解完一個操作后,留出三至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找出前后知識點的連貫性。這樣學生的記憶才會更加長久,學生才能夠將聽到的,看到的知識通過雙手運用出來。
3.2、合作練習,提高效率
獨立思考利于學生理清學習思路,而合作學習有利于分享學習經驗,鞏固技術。教師在進行課堂練習時,可以為學生創造一些合作的機會。實踐課程的慣用手段就是小組合作,但是考慮到計算機的特殊性,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兩人一組,讓同桌作為同組的搭檔。教師在實踐課上可以布置一些課堂任務,讓同組的成員相互幫助,分工完成。比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分別使用幾種不同的搜索引擎來尋找一些特定的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制作成ppt上交。兩位學生可以進行內部分工,一位學生負責尋找資料,另一位學生負責制作課件。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當搭檔遇到操作的困難時,可以和另一位同學進行商討,或者是翻閱教材進行解決。學生在合作完成課堂任務的過程中,相互討論,彼此之間分享經驗,交換思路,這樣課堂效率也會明顯的提升。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學習是一項既需要花費時間耐心,又需要靈活變通方式方法的過程。但是現實生活中,初中生的學習時間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來彌補學習時間的不足。綜上所述,首先學校要重視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精選教材,打好理論基礎,完善計算機設備,落實實踐操作,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采取多樣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康正濤.任務式教學驅動在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中的運用淺析[J].才智,2015,(21):209.
[2]邢光照.聯系生活,強化應用——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中),2014,(11):73.
[3]楊玲,王英鳳,劉玥麟,曹秋雯.淺析微信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J].雞西大學學報,2015(02):5-8.
[4]馬相春,鐘紹春,徐妲,高政,遲立祥.基于電子書包教學系統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06):11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