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初中數學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意識的培養。相較于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對思維能力的要求更強,知識點更復雜更抽象。為了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其中問題情境創設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將針對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探究進行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談談看法和體會。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問題學習
很多學生在小學向初中的轉變過程中還未適應,導致數學學習中依舊依賴形象思維,初中數學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對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信心。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則能夠較好的改善這一情況,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于實際問題的思考和好奇,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優點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和數學符號大都比較抽象,在尋找數學規律時需要學生進行充分的思維活動,因此數學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講比較困難,也比較枯燥。因此,激發學生興趣十分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將數學知識和抽象的符號賦予生活實體意義,能夠促進學生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結合舊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實際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最終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的教學過程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有利于數學知識的構建和學習,對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學習動力大有裨益。
2.活躍課堂氣氛
數學課堂由于需要進行大量的思維活動,很多時候都處于一種沉悶的狀態,教師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掌握過于嚴格,沒有給予學生進行思考和自由思考的實踐。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進行例題講解,隨后馬不停蹄的開始進行習題訓練,鞏固知識。這一過程中,課堂氣氛緊張,學生時刻處在被動的接受狀態,長期以往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厭煩感。而學習情境的創設,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如多媒體教學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開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思考。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帶著問題學習,在情境中勇于發現問題,多角度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3.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的思考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析。比如在進行平方差公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直接列舉出以下幾個方程式讓學生進行規律發現:
(x+2)(x-2)=x2-22
(3x+2)(3x-2)=(3x)2-22
(2a+3b)(2a-3b)=(2a)2-(3b)2
……
通過這些公式,讓學生進行拆開計算驗證等式是否成立,然后觀察等是與等式之間的特點。經過驗證等式確實成立,等式之間的統一特點很快被學生挖掘出來,即全部為(a+b)(a-b)=a2-b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新的知識,能夠對知識留下更深的印象,由于全程參與并且帶著問題進行思考,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和靈感得到了激發,提高學生了的創造力和創新力,對于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二、問題情境創設中的討論活動
學生在學習中如果能夠有討論和交流,就能夠不斷迸發出思維的火花,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學生更快的適應抽象化的數學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給學生留出討論問題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在討論中互相辯論,得出結果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分享自己小組是如何在討論中一步步逐漸解開問題的答案,以及討論中有哪些收獲和經驗等等。問題學習中的情境創設需要學生模擬知識的發現過程,通過親身經歷感受數學規律,從而提升數學能力。
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思考和質疑,學生敢于提問才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進行提問時,教師要有耐心的進行講解,不能嘲笑學生,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尊嚴。教師要以平等民主的教學態度和學生交朋友,鼓勵學生在發現問題后進行大膽猜測,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表達能力。
比如在進行分式化簡教學過程中,一些困難的分式學生往往無從下手,化簡過程往往進行通分再運算,但是一些題目并非通分能夠解開。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公因數和分式之間的聯系,成為了解題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對于分式化簡中的小技巧進行分享,讓學生了解各種不同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使學生能夠豁然開朗,解題能力大大提升。
三、合理運用矛盾,構建問題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一個矛盾或者說一個悖論能夠學生帶來較大的沖擊,引起學生激烈的思維活動,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鍛煉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拋出精心設計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分析和研究,獲得新的知識。
比如:在進行因式分解教學中,x2=4x,這一方程最簡單。學生有兩種解法,一是兩邊同時除以x,也就是x=4。另一種是移項x2-4x=0,x(x-4)=0。由此可得x=0或者x=4兩種答案。這兩種答案的區別在哪里?出現這種區別的原因何在?學生對于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和討論,就能夠發現x2在解方程時的正負特點,從而突破原先的知識框架,對于一元二次方程有個更深層次的了解。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初中生在問題研究和探討中獲得新的知識,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構建過程,對于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較大,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把握初中生心理特點,有效提高物理教學質量[J].潘愛順.數理化學習.2010(10)
[2]“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情景教學模式研究[J].孔祥宇.北京教育(德育).2010(09)
[3]初中生數學課堂環境感知的結構與特點研究[J].鄔玫,周瑩,黃國穩.數學教育學報.2009(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