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摘 要:高中數學在高中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高中數學成績的而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整體成績的提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著手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欣賞教育是一種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對于高中生的數學成績具有很大幫助,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嘗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欣賞教育模式,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本文從目前高中數學教育現狀入手,闡述了實施數學欣賞教育的目標和方法,倡導體現數學的人文、社會價值,提出了高中數學欣賞教育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高中數學;欣賞教育;實施策略
隨著高中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越來越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高中數學因為其難度大的特點,很多高中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導致學習成績一直提高不上去。高中數學教師要想讓學生重新燃起數學學習的激情就必須尋找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真諦。
1 目前高中數學教育現狀
由于高中數學的抽象性過強,多數學生都不能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感受到數學應用的存在,因此忽略了數學的價值與作用,導致很多學生都認為學習數學是多此一舉的事情.同時,考試成績仍然是高中升入大學的一項決定性的指標,因此大多學生都以應付考試的態度來學習數學,沒有真正做到了解數學這門學科的應用價值,理解數學知識,領悟數學思想,以致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成績不理想,甚至會對數學產生恐懼感,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2 實施數學欣賞教育的目標和方法
1、簡要分析數學欣賞教育實施的目的
數學欣賞教育實施的目的在于促進高中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提升。經過對數學概貌的瀏覽,感受數學的美,體驗數學的樂趣,揭示數學的奧秘,欣賞數學的奇特,促進學生在美的氛圍里討論數學問題,這樣可增進學生更好的去揭示數學科學的本質,掌握好數學各個層次之間的聯系,更好的體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和其應用,對數學發展的因素與其發展的歷程進行更好的掌握,把握好數學學科產生的過程,深入研究數學問題的起源、發展、爭端等等,促進數學問題更好的解決,充分感受到數學家們對科學由衷的熱愛,掌握數學發展的最新變化等等。對于數學欣賞教育的實施也就是引導學生站在歷史和科學的角度去看待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更好的去應用和傳播數學知識,鼓勵學生使用文化與美學的眼光去欣賞數學知識,充分體現數學知識的文化性、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與使用性。
2、數學欣賞教育實施的依據
數學欣賞教育的可接受性:數學欣賞教育的內容一定要與高中生的認知程度與知識文化水平相符,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接受數學知識。數學欣賞教育的實用性:數學欣賞教育的開展一定要與數學必修課緊密結合,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數學欣賞教育的開展是為必修課而服務,可以有效的促進必修課內容更好的拓展與深入。數學欣賞教育的可操作性:數學欣賞教育內容的設置一定要與數學老師的教學能力相適應,這樣可促進老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3、以穿插滲透的方式進行數學欣賞教育
在教學改革后,教師應該通過自身的不斷探索,進行不斷的創新,在數學教學中以穿插滲透的教學方式,在合適的時間,把握好適當的度,將數學中某個概念或者定理符號等數學相關知識的發展由來慢慢地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對數學的由來有個基本的了解,以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學中教師還應教會學生將數學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學習,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與效率.例如,在講“等比數列”時,教師可以將數學與音樂聯系起來.很多學生都喜歡音樂,在音樂中的十二平均律中,若將八度分成12個半音,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在這些半音的頻率之間,正好能構成一個等比數列。
3 倡導體現數學的人文、社會價值
通過對以上兩個實例的思考和分析,加上對數學文化還有高中數學教材的理解,認為實現數學欣賞教育的實踐途徑有:
1、在日常數學教學中進行;2、開設專門關于數學欣賞的課程;3、在數學課以外進行數學潛移默化的引導。具體操作可以操作為:教師經過閱讀篩選合適合作為數學欣賞教育的教材;對所教授的數學內容做好功課,對教材深入淺出把握,更好駕馭課堂。切忌照本宣科,一定要針對學生找出最可行的教學方案。具體操作可如下:
(1)將4--6學生分配為一個小組,由組員推選小組長,教師要協調學生積極性,確保每個學生都會參加。
(2)教師根據分組成員的個人興趣確定每個組的活動題目,比如大家感興趣的數學家,數學命題探究等,要特別注意融入小組作業,留給同學思考空間,讓思維的范圍更加寬闊。
(3)針對所選活動題目通過各自方式收集素材,書籍、網絡,素材表現形式可以為文字、數據、圖片、音影等。
(4)讓學生將活動內容整理,借助多媒體加以描述,保證每個組員都發言,然后由組長整理活動內容做出概要表格,由教師評分。
(5)將每組的表格報告粘貼班級學習欄,讓學生相互學習交流。
(6)通過這個過程,一方面賞識學生,另一方面,欣賞數學之美,體會理解數學家人文精神。
4 高中數學欣賞教育的注意事項
1、學生方面的問題
通過實驗表明,很清晰的觀察到學生在進入高中后很明顯學習狀態從一開始的熱情高漲到后來的逐漸懈怠。隨學習后期難度的逐漸提升,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下降,對于他們知識的吸收十分不利,學生所肩負的學習任務十分繁重,通過欣賞教育的進行緩節學習壓力的同時,為同學們展示了學科魅力所在,這對于高三學生來說更是一種學習興趣的激發。
2、教育評價問題
受到現代應試教育的熏陶,學生的學習心態發生了很大改變,逐漸從興趣學習變成了為了升學而學習,“高考”更是成為眾多學生、家長心目中唯一改變命運的“門檻”,“一本”的奮斗風氣在高三這個關鍵時期,更是已然變成一種“非正常”的教育理念,教師更是很難在這種環境下開展欣賞教育。
3、教師方面的問題
實現教學模式主要是采用創新化思想,教師主要承擔的是引導者的形象,不是承擔著,對于知識的教授更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一味灌輸的傳統思想,將教授變為一種知識的傳遞與互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全新的思想將學生的課堂主動性調動起來,在歡快的課堂氣氛烘托下嗎,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能夠大大提升。課堂上老師的重點要放在引導上,而不是將知識“嚼碎了吐出來”,知識講得太細也就失去了讓學生思考的機會,課堂上的思考是最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日常教學中對于問題的設計也是需要技巧,問題模型的設定要有一定的情境,起到能夠引領學生對知識由淺入深的學習。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思維訓練”上,而不是一味的采用“題海戰術”。
5 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教學欣賞教育實踐中,教師應當利用欣賞的眼光積極挖掘學生的優點,對學生獲得的進步及時給與肯定與表揚,促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逐漸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指導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組織學習,從而有效提高他們在數學學科方面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煒博,曾維達.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數學欣賞教育[J].課堂內外,2013(10)
[2]廖妹彩.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數學欣賞教育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