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模式越來越多樣化,而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充分地發揮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做到資源共享。企業為院校提供場地基礎,院校為企業輸入人才流量,這樣既能夠節省基礎設施的重復費用,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現代化人才。中職學校作為技術型人才的輸出基地,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刻不容緩。因此,本文將以“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為研究主題,結合多方參考資料,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作用,探究其培養模式,最后討論其實踐路徑。希望本次研究能夠為企業、學校以及學生自身都起到參考作用,為我國人才隊伍的建設做出努力。
關鍵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1 校企合作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1.有利于中職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在中職學校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更深層次的認知,由此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充分地展現學生理論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也可以幫助中職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和補充。另外,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的就是為社會技術崗位輸送更多的操作人才。如果只是單一地通過學校學習,是難以升華中職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因此,校企合作也是一個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2.有利于培養中職生職場技能
中職學校的技術知識學習目的比較單一,主要是技術知識的教學,不會過多地涉及技術外的知識教育,而通過校企合作,學生可以深切地體會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操作流程。相對學校的單純性,企業工作中也還需要很多的交際技能和溝通能力。這些能力都是職場所需技能,而學生通過在企業單位實地學習就有利于他們去摸索良好的溝通和交際方式,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3.有利于建設中職生的適應心理
企業的實際工作與自身技術理論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落差。而通過校企合作,提前讓學生去感受企業工作內容,明確這一類技術崗位的主要職責,能夠有助于他們建設好崗位適應心理,避免畢業后形成待業、繼續教育的浪潮,這對于企業的新鮮血液的融入也有很大的影響。
2 校企合作的主要培養模式
當前很多企業和職業院校都逐漸發覺校企合作對企業、學生、學校都是三贏的局面,既能夠幫助學校緩解就業壓力,幫助學生能力的提升,也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新思想,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而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企業導入”模式
這種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通過引進企業的師資力量注入到學校的實習基地建設中來。這種方式主要是職業院校提供所需的場地和設施,由企業提供技術型專業人才,帶領學生進行模擬實踐。后期再選出優秀的人才進入到企業正式操作實習,這樣可以為企業節約人才篩選成本,同時也能夠實地地觀察人才的技術操作能力。此外,這種模式還可以通過聘請企業的專業人才來為學生講授課程,將一些書本上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傳遞給學生,還可以通過自身的實踐經驗以及遇到的困難等分享給學生,讓他們對真實的操作難度做好心理準備。
2.“校企資源共享”模式
資源共享,顧名思義就是雙方都需要提供相應的資源,而作為中職學校方,需要提供的就是優質的學生到企業單位去進行實戰,而企業方面,則是為這些學生提供實習崗位,設備設施以及專業技師。因為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所需的設備較多,且要跟上時代需求,所以這種模式可以為學校節省設施成本投入,做到資源互補。
此外,學校作為人才的輸出地,可以為學生甄選多家比較優質的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讓學生在畢業之后就可以進入到企業實習。對于已經在某企業實戰過的優秀學生,可以在其畢業時通過直聘的方式正式為該企業員工。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就業壓力,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自身的價值。
3.“工學交替”模式
目前大部分的中職學校都還沒開始實施“工學交替”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因為這對學生的管理有一定難度,不能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利益。這一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工讀輪流制,即分時期,一部分學生學習,一部分學生去到企業實習,再加以交換。二是全日工作,學校教育為輔,即學生都進入到企業實戰,業余時間學習理論知識。這種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地學習到實際操作技巧,但不利于理論知識的獲取,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雙管齊下”容易導致學生的精神疲勞,產生厭倦心理。
3 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
1.精選企業,定向培養
由于企業的數量逐年增多,所需人才日益增加,由此中職學校每年都會接連不斷地收到各個企業的合作邀請,這就需要學校做好篩選工作,設置好企業合作標準,始終將學生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來選擇優質的企業。中職學校的專業眾多,學校要針對各個專業定向選擇企業,做到只求精而不求多。這樣才能夠保證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既對學生負責,也提升了學校的形象。同時,在與企業合作時要維護學生的利益,簽訂正規的合法的實習合同,避免學生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因為近幾年,新聞報道了很多虛假校企合作,侵害學生利益,讓他們成為低廉的人工勞動者,所以學校作為橋梁,必須要做好企業選擇工作,提供對口崗位實習。
2.產學結合,重視人才
雖然中職生的理論知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夠豐富,沉淀的經驗也不多,但是他們這一年齡階段是創造力和好奇心并重的時期。在企業實習實踐中,學生容易產生更多的新奇思想。這時,作為企業需要保護學生的這些想法,積極與學校溝通,證實這些想法的合理性和實踐性,充分地做到產學結合。尤其是一些電工技術、汽修、數控、化工機械與設備專業,能夠根據實踐提出更簡潔更便利的技術方案,設計出更高效的技術設備。而這些方案設計都是需要科研機構不斷地試用和改進的。所以企業和學校都需要加大對這方面人才的重點培養,讓學生在企業實踐的過程中提出自身的科研想法,推動科研團隊的建設。創新的技術設備對于企業今后的長效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校企合作模式中需要重視產學結合,培養學生的思考和實踐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對學校人才培養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校企合作模式不一定適用于每一個院校或者每一個專業,當在實踐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和不適時,要盡快加以調整,以最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來進行人才的培養。這樣才不會導致學生實習時間的浪費,并且也能夠保證學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何熠.中職學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2]黃心浩.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在中職院校機械制造專業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5,(22):275+277.
[3]謝軍.中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金融事務專業為例[J].科技資訊,2014,12(08):203-206.
[4]董亞麗.校企合作視角下的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商論,2015,(31):168-171.
作者簡介
王斌(1989-),男,漢,甘肅永登,大學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教學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