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育并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因為其思想意識形態的基礎需要打牢,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相關工作的時候,著重需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養進行教育。本文就結合實際情況對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進行簡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
一、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作用
在小學階段有效開展相應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夠為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良好個人修為和品德素質基礎,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有極大幫助的,畢竟小學階段是所有學歷階段中所處時間最長的,六年的朝夕相處中,學生與老師之間建立的亦師亦友關系,能夠讓老師的修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個人素質修養。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小學班主任是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啟蒙導師完全是實至名歸的。
二、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難點
盡管小學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學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占據比較重要的比例,但是筆者對部分小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進行深度研究后發現,目前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仍然有一些難點需要重視。
其一,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形成連貫性。德育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項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個人思想變化的過程,因此需要有一個比較連貫的環境才能有序開展相關的工作。可惜的是,由于這些小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甚至不少家庭都是“倒金字塔”的家庭結構,這些小學生在家里往往都是話語權比較重的,學生家長的過度溺愛,讓學生驕橫的心態肆意蔓延,在學校中接觸的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在家庭環境中根本不能形成有效延續。
其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切入點不好把握。學校一邊在加強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投入的同時,盲目地采用多點切入的方式來開展相關工作。不僅嚴重干擾甚至是打亂了班主任老師的德育教育工作思路。
其三,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成果轉化經常受阻。小學生的精神世界相對較為單純,而且也很容易受到外部客觀因素的直接影響,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側重教育與成果完成相互的轉換來檢驗德育教育的相關成果。但可惜的是,目前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形成,對于檢驗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形成了巨大的潛在風險。媒體報道過的“四川小學生扶老人被訛詐”的事件就是一個極為典型的案例。按照老師的德育教育思維來說,這些小學生扶老人完全是一種值得稱贊與表揚的事情,但是因為善舉反倒被訛詐,讓這些小學生完全失去了對事物的基本判斷能力。再加上老人多次在公開場合下表示自己沒有說謊,這樣就給這些小學生造成了難以形容的心理壓力。試問,如果沒有事實真相視頻的出現,那么這些小學生是否就要背負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來面對今后的人生呢。即便是事情風平浪靜的今天,誰又在關心這些小學生的心理變化,這些都是社會學家和教育學家值得深思和商榷的事情。
三、 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梳理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難點其實不難發現,表象上來看是德育工作在新時期出現了新問題。本質上來看,是各種因素在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資源分配不均衡所致。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德育教育工作是重點,同時也是核心。面對困難,只要是將各種資源有序整合之后就能夠讓德育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與學生家長配合形成德育教育的順利銜接。家庭環境與學校環境的銜接,能夠讓德育教育體現出連貫性。班主任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溝通與交流的重點不再是學生,需要利用家長會等不同的形式,與家長進行積極的互動與交流,讓家長清楚認識到學生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深遠影響,從而讓家長能夠配合老師來開展相關工作。
二是,將學校資源最大化利用提高德育教育質量。學校資源的有效利用需要班主任老師進行仔細的甄別,并不說所有資源都適用在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并不是說學校所投入的資源不重要。這期間的資源有效利用是隨著外部客觀環境的不斷變化出現調整的,取長補短能夠讓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更符合實際需要,同時也能夠讓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是,將社會資源分類管理提高德育教育的認知度。社會出現的丑惡現象以及存在的不良風氣,不能成為影響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攔路虎”,引導學生正視社會的丑惡面其實也是對小學生開展的一種德育教育方式。應該鼓勵學生提高對社會行為的辨識能力,強調其掌握自我保護的能力與德育教育的本質之間不僅不會形成沖突,反倒會直接鍛煉學生的辨識能力和快速應變能力,對于學生的心智成長是比較有幫助的。
四、 耐心捕捉教育時機進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若真正愛護學生,那首先應該理解學生感情,尊重學生人格,在平等立場上同他們談話、交往,在交往當中尋找教育時機,只要班主任注意調查研究,摸準學生的思想脈搏,掌握學生心理活動規律,善于捕捉教育時機,教育工作就會更加主動、有效。
如班上有位學生叛逆心理嚴重,高興就完成作業,不高興就不寫作業。教過的老師也反映說這個孩子什么辦法都不管用的。我不信,總在努力尋找著挽救孩子的方法:寬容她,跟組長替他說情;與他握手,給他力量;當面輔導,給他成功的機會。此后我竭力從生活上幫助他,關心他。號召同學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多跟他交往,把他帶進這個溫暖的班集體中來慢慢地,他像變了一個人,開始努力學習了,人也變得開朗了。由此可見愛是教育后進生的重要源泉,愛心是成功的基礎、是成功的保證。因此,在教育時機未出現時,班主任要耐心等待,當最佳教育時機到來時,要抓住契機進行教育,因為此時教育學生最容易被學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
五、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學生素質教育,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確定,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看,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都應該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其間存在著一些缺失和不足,是外部客觀因素影響所造成的,只要是有的放矢的加以解決,就能夠將學生的德育教育實現程序化管理,能夠讓學生在一個和諧且融洽的環境中完成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倪華.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
[2]林娟.對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7(07).
[3]袁汝香.談多角度多舉措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
作者簡介:姚禮星,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豐澤區臨海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