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微課教學設計與應用的視角出發,分析微課教學發展基本現狀及存在的基本問題,探尋微課與常規教學的融合,提出合理建議,促使應用型本科高校學與教方式的變革。
關鍵詞:微課教學;現狀;設計開發;應用型本科高校
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在教學中進行適應性教學改革,以課程建設為核心,將傳統的學術型課程轉變為應用型課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資源形式隨著數字化時代學習者對于個性化、移動化學習的需要應運而生。微課建設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實現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要求相一致。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應用型本科高校微課教學設計現狀、問題及改進措施,以期對其他應用型本科高校微課教學的開展起到積極的借鑒意義。
一、 應用型本科高校微課教學發展現狀
(一) 高校教師對微課的認知情況
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關注微課程度高,但開發積極性較低,對微課的認知受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的影響。
調查發現,教師在接觸微課的時長方面,有60%的人選擇了一年以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設計開發過微課的高校教師對于微課的關注程度普遍較高。教師在制作微課的動機方面,58%的老師是基于教育行政單位組織的微課大賽和學校組織的微課建設而開展微課教學,少部分教師是出于個人興趣和項目需要。因此,大部分高校教師都是因為學校的要求才進行微課設計開發的,教師對于微課開發的積極性并不高。絕大部分教師微課開發的目標比較明確,意識到微課這種新興的教育資源形式對于教師專業發展及學習者個性化、移動化學習的意義,但是也有部分教師僅僅是因為學校的要求和爭取獎勵榮譽而開發微課的。
調查還發現,近一半的高校教師表示是通過網絡自學微課,只有30%的教師是通過參加學校或者教育行政單位組織的微課培訓學習微課設計開發的。關于微課時長的認識,10~15分鐘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微課構成要素的認識中,微視頻是微課的核心要素,微課件和微教案、微練習是教師提供的技術資源,而微反饋、微反思和微點評是微課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擴展資源。這些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相關文件的引導。
(二) 高校教師微課設計情況
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微課設計選題突出重難點,關注學習者特征,創設學習情境,設計互動教學環節。
通過調查發現,70%的教師在微課設計過程中突出學科教學重難點、考點。在學習者特征分析上,18%的教師認為需要分析學習者年齡特征、認知特征和學習興趣,12%的教師認為需要分析學習起點,15%的教師認為需要分析學習方法(如圖1所示)。針對學習者最喜歡的微課形式,絕大部分人選擇了實驗演示型。在教學情境設置方面,大部分教師在微課中都會通過創設學習情境來引出話題,并且大部分教師都設置了互動教學環節。
(三) 高校教師微課開發情況
應用型本科高校微課開發數量較低,單節制作微課所需時間較長,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使用錄屏軟件錄制微課較多,微課教學利用率低。
通過調查發現,絕大部分教師微課開發數量較少,58%的教師微課開發數量在三節以內,微課對于大家來說更多的是為了應付高校的微課比賽或者是學校的基本要求,微課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關于微課設計開發所需時間,62%的教師認為設計開發一節完整的微課所用時間為5~10小時,花費時間較長。調查還發現,對于絕大部分的教師來說,微課開發技術是個難題,基本都需要借助計算機專業教師的輔助力量完成整個微課的制作過程。開發方式方面,使用錄屏軟件錄制微課的教師所占的比例最大,達到41%,使用攝像機、手機錄制拍攝微課的教師占22%(如圖2所示),原因在于錄屏軟件和錄播系統相比較于手機和攝像機所錄制的微課視頻的畫面質量較好,操作也比較簡單。將微課用于教學方面,調查發現,極少數教師會將自己錄制好的微課用于課堂教學。教育資源的設計開發應該是以使用為最終目的,但是微課資源在課堂中的應用情況說明了大部分教師都只是為了參賽,為了制作微課而做微課,并沒有真正把這種新型教學資源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沒有將這種新型教育資源的價值體現出來,這也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微課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之一。
(四) 高校教師對微課設計開發的反思
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微課設計開發滿意度較低,微課開發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原因復雜多樣。
調查發現,教師對自己設計開發的微課滿意度較低,只有5%的教師對自己開發的微課感到非常滿意,可見,對于微課設計水平絕大部分教師都有待提高。教師對自己制作的微課存在的問題方面,認為存在較多的三個問題是配套資源不齊全、鏡頭單一、教學趣味性不強。總體來看,一類是微課設計開發及編輯等技術方面的問題,包括選題不合適、視頻聲音、畫面不清晰以及字幕和配套資源不齊全等問題;另一類是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及教育技術能力方面的問題。
調查還發現,高校教師在微課設計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很多(如圖3所示)。其原因主要是絕大部分教師沒有經過正式的、系統的培訓與指導,而是根據自己的摸索進行設計微課,缺乏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其次,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專業水平、信息技術能力較低也限制了微課的設計與開發;再加上各大院校對微課的支持力度不夠,導致問題復雜多樣。
二、 應用型本科高校微課教學發展存在的問題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微課教學雖然有一定的進步,但是存在的問題也相對較多,如相關教育行政單位對微課的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數量不足、質量參差不齊,缺乏微課相關培訓,微課建設偏向教師專業發展,沒有獨立的微課建設管理平臺等阻礙了微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剛轉型的院校而言,微課的設計、開發、實施、管理、評價等都還處在探索階段,部分微課只有微型課件、課堂教學實錄節選的一個片段或是原有教學材料的堆砌,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些都不能稱之為微課。微課教學資源并沒有從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脫離出來,仍然按照傳統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的指導進行設計、開發,這樣很難適應學生學習的需求。并且很多微課設計開發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用于實際教學,而是為了參加教學比賽,因此微課開發的目的和用途與實際教學存在一定差異。
三、 應用型本科高校微課教學發展對策
1. 打破等同于微視頻教學的思想偏見
微課不僅包含微視頻,也包括音頻及多媒體文件的形式,同時還包含與教學主題密切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學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有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片面的認為,微課便等同于包含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的微視頻,這是思想偏見。微課教學不是拘泥于信息技術媒介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應注重的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與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進行深度的融合。
2. 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思維怪圈
微課的教學不一定要遵循傳統教學線性的設計過程。微課可以是一個網狀的、動態的、形散而神不散、循序漸進的教與學的過程。微課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思想怪圈,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結合”,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教學并重”的統一步調,從而實現學生、教師、微課和技術四個實體要素動態的交互過程。
3. 實踐應用于具體的教學情景
微課教學應用于具體的教學情景中,這也是檢驗微課教學模式是否科學、效果是否良好的標準。通過應用于具體實踐教學中,研究教與學的環境、條件、因素等各方面,才能更加科學客觀地設計、開發以及實施微課,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蘇燕.甘肅省高校微課資源設計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D].甘肅:西北師范大學,2015.
[2]徐梅丹,蘭國帥,孟召坤,張一春.微課ACTSER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2):13-16.
[3]范福蘭,張屹,白清玉,等.基于交互式微視頻教學資源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2(6):26-30.
[4]李小剛,王運武,馬德俊,靳素麗.微型學習視野下的微課程設計及教學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10:31-35.
[5]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網[EB/OL].http:∥weike.enetedu.com/.
作者簡介:
翟雨芹,江蘇省南京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