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摘要】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與電商發展創造了條件,帶動著客觀經濟的發展進步?;ヂ摼W作為一種網絡平臺,主要為廣大的客戶、商務群體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流與溝通服務,它滿足了電商用戶的愿望,能夠實現自身的高效發展,為電商平臺提供了廣闊的融資渠道,也支持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全新發展。本文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以及同電商發展的關系。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電商發展 發展模式 優勢分析
互聯網作為一種網絡平臺,從產生之日起主要為廣大的客戶、商務群體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流與溝通服務,用戶在互聯網的輔助下也逐漸引發了多項需求,特別是隨著網絡電商的發展,更多的中小型企業需要更多的融資渠道,更為便捷的交易模式,互聯網金融則滿足了電商用戶的愿望,能夠實現自身的高效發展,為電商平臺提供了廣闊的融資渠道,也支持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全新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內涵
互聯網金融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發展而逐漸出現的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廣義上的互聯網金融主要是指專門致力于金融業務、融資業務的非金融機構的網絡公司,這其中也涵蓋專業的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所開展的一系列工作、業務等。狹義的互聯網金融則指的是:專門的互聯網公司依托于專門的互聯網技術所開展的金融業務。簡單來說,互聯網金融就是金融性組織或機構依托于互聯網大的平臺,利用互聯網、網絡技術等來實現多種投資、資金融通等工作,從而在一定范圍內來發揮自身充當中途媒介的功能與作用,互聯網金融簡單說可以看成一個金融性中介。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特征與優勢分析
(一)信息豐富,易獲取
不同于舊式的金融,傳統金融主要體現為下面兩大特點:第一,融資方式局限于國債、股票等,第二,通過金融機構流轉資金。無論哪一種融資方式都是對資金的處理,使其自存儲升級為投資。相反,互聯網金融則是對傳統融資模式的更新與發展,它主要是借助于互聯網這一平臺、媒介,使用現代化的信息科技來流轉、運轉資金,這是對傳統融資模式的發展與更新,其中最大的典型體現在社交網絡的運用,網絡信息搜索的發布等,這就為融資者提供了巨大的信息量,使他們能夠享受到更多的信息服務,同傳統的銀行金融業務、市場資本運轉等存在較大的差異。出現這種差異的成因在于互聯網技術、信息科技等所提供的便利,實現了資源配置的改革、更新,當現代社會人們之間有資金需要時,則能夠憑借互聯網媒介來交流、溝通,各取所需,各方可以彼此利用對方的資源、信息等進行對等交易,從而達到各自的需求,實現資源的互補,其中涉及到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交易主體,彼此交易的雙方可以直接互動,無需途經銀行、金融機構等來進行資金流通或交易,整個交易互動中銀行尚未參與其中。
當今時代是互聯網新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市場人員紛紛走向創業浪潮,便利的互聯網環境也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得一些網絡個體戶,例如:網絡微商、網絡小企業等紛紛成立,在這些小型企業創建與運營過程中,必然需要資金的支持,它們需要一個有利的融資環境,互聯網金融則為其提供了一個有利環境,充分依靠互聯網金融資源、環境等能夠開創一個較為透明、高效的金融環境,使得更多的小型企業獲得有利的資金支持,也為整個創業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實現了企業的公平競爭。
(二)支付途徑多,方便交易
舊式的融資交易,無論哪個機構、哪個融資主體多數都要途經銀行來完成,銀行在融資過程中充當中途媒介角色,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且交易主體之間的這種交易是非直接的交易,同時,為了實現高效率交易,需要各個主體之間彼此了解、相互幫助,而且需高度謹慎、精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可能影響交易效果,需要各個交易主體具備充分的抗風險能力,這其中必然需要對各項決策負責,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迎接交易失敗,這其中就導致交易門檻的提高,也就是說銀行會對交易主體的經濟實力、抗風險能力、債務償還能力等進行全面審核、調查,調查合格的基礎上才能提供融資服務,相反,交易主體如果未通過審核,則可能面臨著融資失敗。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則緩解了這一問題,為交易主體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交易平臺,使其能夠接受更加便捷的融資服務,交易途徑和支付方式也更為多元化、豐富化,特別是隨著多種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出現,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客戶端支付平臺等的開通,使得更多的融資交易不需要經過銀行金融機構,使得交易更加方便,削減了交易流程,特別是手機支付的廣泛普及與應用,都為金融交易、融資等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和方法,這些都展示出了支付模式的發展、革新與進步。
支付方式的多元化為網絡電商創造了全新的契機,越來越多的網絡電商借助于豐富、多元化的交易平臺實現了在線交易,從而使得網絡電商、電子商務等商業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就是對傳統商業模式的沖擊,也是對傳統的購物方式的挑戰,更多的消費者也能夠借助于多元化的支付平臺同商家直接進行交易、支付,特別是在線支付的便捷性,為現代人的消費創造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三、互聯網金融的主體模式與電商發展
(一)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交易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為金融機構同非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鋪平了道路,現在已經成為一項主流交易模式,這其中則涵蓋:平臺式交易、非平臺式兩種交易類型。其中平臺式交易主要憑借某個應用,創建在線金融產品平臺,依托于此平臺來供應相關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也可以憑借其他金融機構的加盟來提供多種服務,憑借此平臺能夠達到面向用戶提供多種金融產品、服務等。
最典型的例子為:淘寶網最新開通一個理財產品,那就是螞蟻聚寶,吸引了眾多的金融主體,分別以股票、基金等方式加入,一些民營性金融機構,例如:民生銀行也參與其中。另一個具有典型代表的余額寶也是一種典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其特征就是非平臺式運作,然而,其自身不易于出現金融性產品,然而,能夠為金融產品創造代銷性服務。endprint
(二)金融導購站
金融導購站主要作為金融流量分發性網站,也就是借助于網絡平臺來開展多種金融性業務,參照客戶的具體需要,網站則將為用戶提供一定量的金融性產品,現階段,一些頗具明器的金融導購網站大致包括:好貸網、24財富、融資360等。
此外,其他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體現為交易所,屬于一種相對傳統的金融模式,從產生之日起發展迅速,主要聚集在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的金融交易市場。
由于交易所屬于相對傳統的交易模式,實際運轉也相對成熟,而且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使得金融導購不斷發展起來。例如:電商導購逐漸提升其溫度,可以創建一個平臺,利用其流量來支持客戶消費,讓用戶能夠借助于平臺來伸向各個網絡電商來進行物資消費,廣大電商因為是最終獲得流量、銷售的一個群體,則能夠為導購平臺特定的雇傭金。最具代表性的導購電商包括:55海淘等,所謂的電商導購主要就是參照用戶對金融自身的需求情況來查閱金融資源庫,在庫內尋找適應性的金融服務或產品,而且會將這些產品與服務在相關頁面呈現出來,用戶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聯系方式,相關客戶就能及時地掌握各類金融產品,從而確保企業能夠找尋到對應的客戶,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個人之間的交易
個人之間主要指的是個體戶之間或者個體商戶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現階段最典型的當屬眾籌模式,簡單說就是有著相似需求和愿望的消費者通過網絡注冊客戶端來為某個項目、機構等籌集資金的交易,同時會獲得相應的收益,這一交易模式已經拓展出多種方式、模式。先進的實體店很適合于此模式,一般稱之為“人人投”,主要關注于實體店股權眾籌,利用此方式能夠實現小型融資企業的拓展式發展,也為投資人員科學地選擇項目創造條件。眾籌網的屬性也豐富多彩,其中包括:公益性的眾籌,也涵蓋娛樂性的資金籌集。
(四)多元支付促進電商發展
現階段,網絡電商的發展得益于多元支付途徑的發展,支付領域現階段較多的模式體現為:網上支付,也就是通過電子貨幣的形式來支付,消費者可以下載支付客戶端,為他們的日常購買、消費等節能型支付,其具體包括:花費代繳、轉賬以及微信支付等,這些豐富的支付模式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極大的消費支付便利,消費者可以借助于多種支付方式來獲得自身所消費的產品,網絡電商也能利用這一模式來獲得經濟收入,這其中減少了傳統金融機構,例如:銀行的參與,為客戶消費提供了極大便利。
電子商務不斷快速發展的先進社會,最為常見的支付方式為:支付寶,此交易方式靈活、變通,既可以進行小額交易,有能達到高資交易。
互聯網金融的另一種模式就是虛擬貨幣,簡單說就是以虛擬的電子形式存在的貨幣,主要用于網絡系統,流通于網絡空間,其主要功能為: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例如: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虛擬貨幣的出現和使用也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創造了機遇和條件。
四、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綜合評價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與發展是現代網絡技術發展的結果,是時代進步的標志,它為廣大中小經濟組織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融資渠道,豐富的支付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了消費便利,也刺激和帶動了網絡電商的鋪天蓋地發展,為經濟的建設與發展創造了積極條件。然而,實際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中也存在大量的問題,其中最具代表性、最為嚴重的就是網絡犯罪不斷出現,金融詐騙、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更加猖獗,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使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面臨威脅和損失。
對此,國家相關部門一方面需要支持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對電視發展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則要加大對互聯網金融安全的打擊力度,嚴格懲罰非法犯罪活動,清理和整頓網絡環境,從而實現互聯網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總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和理念創新,不斷推動傳統金融機構改變業務模式和服務方式,也密切了與傳統金融之間的合作?;ヂ摼W金融與現代電商的發展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客觀上帶動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使人們迎來了全新的經濟模式,然而,其中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國家應該加大對互聯網金融與電商發展的支持力度,同時也要積極規范網絡世界,實現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玉瑩,柏晗.中國電商企業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淺析[j].-《江蘇商論》2014.
[2]葉勁松.淺析電商平臺互聯網金融的效應與風險[J].《福建質量管理》2016.
[3]孫超.淺談如何立足農行電商業務挖掘互聯網金融紅利[J].《現代金融》2014.
[4]朱瀚偉-淺析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商情》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