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洋
摘 要: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學生主動學習、合作研究、提升思維的有效途徑,其主要特征是自覺性、實踐性、過程性及開放性。將幾何畫板作為探究平臺,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性、過程性及幾何不變性為探究性學習提供實驗空間,展示不斷變化的數量關系、幾何圖形及其變化過程,使其從自主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在合作探究中作出各種猜測,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漸學會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再通過觀察、實驗來驗證結果,最后通過合作討論和交流,進一步完善問題的結果、并能提出新的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不斷自主探究、合作研究中促進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幾何畫板;探究性學習;應用研究
一、 利用幾何畫板模擬問題情景,激發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
探究學習的首要特征就是自覺性、主動性,因此,在探究學習過程中,以幾何畫板為實驗工具,以問題驅動為導向,模擬課堂中提出的背景問題的生成過程,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從而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在體驗中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如在“指數函數”學習中,利用幾何畫板制作“細胞分裂”問題情境,通過觀察某種細胞分裂過程,可以直觀而迅速的總結出細胞的個數y與分裂次數x之間的關系為y=2x;之后,再次利用幾何畫板模擬《莊子·天下篇》中“天數”x與“長度”y的關系式y=12x的函數圖像如圖2,將傳統文化與幾何畫板整合,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模擬實驗中設定參數不斷變化,從中體驗指數爆炸的情景,將抽象問題直觀化,將靜態問題動態化,從而更好的激發自我探究指數函數的性質的欲望,培養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
二、 利用幾何畫板做數學實驗,促使主動探究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實踐性和過程性是其重要因素,因此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借助于幾何畫板的動態功能,展示知識的變化過程,通過自己的主體活動,不斷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并能通過老師點撥和幾何畫板輔助解決問題,形成以“問題驅動——實驗模擬——觀察分析——猜想實踐——探究證明”為主要模式的思考方式,設疑、質疑、釋疑中,自主探究,促使自己變成探究學習的踐行者,實現主動探究的目的。如在探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學習中,運用幾何畫板制作動態圖像,參數變換中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總相等的實驗結果。如圖,利用幾何畫板做△ABC,保持三角形的底BC不變,展現過△ABC頂點A做一條直線與底BC平行,AD為△ABC的高。在直線上任意拖動A點改變三角形,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觀察計算△ABC的面積變化情況,比較計算結果證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可見,“幾何畫板”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平臺,通過參數變化動態觀察、分析、計算,在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引發創新的意識,在學習掌握知識的同時,使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得到發展。
三、 利用幾何畫板開展數學活動,實現小組合作探究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創新的學習模式,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探究結果上都是開放的,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以幾何畫板為實驗平臺,開展數學活動,聯系生活實際,設計開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對不同的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合作探究,在實踐中實現自我超越,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如“等比數列”學習中,開展了“公比取不同值時的數列狀態”的數學活動,借助“幾何畫板”進行實驗探究,做出等比數列圖像如圖4,通過反復試驗設定參數,動態觀察出圖像運動狀態,將抽象問題直觀化、動態化、過程化,通過探究進一步理解了無限接近的概念,實現了自我超越。
總之,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通過參與活動,激發自我探究意識;通過數學實驗,探究數學問題,在不斷發現問題并探究中驗證猜想,促使自己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在探究學習中,深化思維,變革學習方式,培養創新意識,當然,探究性學習是一種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變革考試制度,改變學習方法,在探究中發展思維,在實驗中提升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 繆亮,盤俊春.幾何畫板5.X課件制作實用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
[2] 劉勝利.幾何畫板課件制作教程[M].科學出版社,2001(4)
[3] 任志瑜.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探究式學習”的嘗試[J].數學通報,2004,13(6):6-9.
[4] 徐光考.數學探究性課堂教學的探索[N].數學通報,2005,6(2):2-4.
[5] 郭訓柏.利用(幾何畫板)構建探究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J].現代教育管理與教學,2006(2):75-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