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玉玲
【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對財務人員的從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怎樣切實提高高職院校財務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增強高職院校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是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筆者認為通過校企合作引入“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財務實踐教學平臺,可以有效地解決以上問題,是一項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VBSE 實訓平臺 實踐教學 校企合作
伴隨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和經濟業務種類的增加和變化,企業對財務人員的適應新的經濟情況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財務類專業的實習實訓環節,只是安排學生在環節周實訓中簡單的完成一個小型企業的一個月的業務處理,學生對財務知識技能的理解是獨立割裂的,不能感受到企業供產銷全過程,以及財務中心的核算過程,職業院校的財務專業學生提升實踐技能急需一個實踐平臺。“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財務實踐教學平臺可以切實提高高職院校財務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也有助于增強高職院校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一、“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財務實踐教學平臺的教學內涵及教學目標
“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財務綜合實踐教學應用平臺又稱為“把企業搬進校園”,這個實訓平臺是建立在對現代企業的內部外部典型經濟環境分析的基礎上的一個高度仿真的實訓實踐教學平臺。該平臺的教學特點是在學校內部營造一個虛擬的商業社會環境,讓學生在虛擬的市場環境、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中,根據從現實工作中提煉出來的業務內容,包括業務流程的操作,仿真的業務單據,部門職責等等,結合教學設定的業務規則,模擬現實工作,熟悉工作內容。
通過實訓平臺的學習,可以實現以下教學目標:學生可以真實感受企業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動過程,增強學生對財務工作的理解;學生選擇不同的崗位進行模擬訓練,教學安排有時間節點和考核要點,可以讓學生盡可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務,理解崗位績效與組織績效之間的關系;學生通過與外圍組織部門的協同合作,體驗企業與外圍相關經濟組織與管理部門之間的業務關。最終達到實現學生從事財務工作所需的業務操作能力、綜合執行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進而培養學生職業崗位素養的教學目標。
二、搭建“VBSE”財務綜合實踐教學應用平臺的過程
(一)分析確定財務專業學生將來就業的崗位
首先,把在實際工作中提煉出典型工作任務,轉化成一個個學習情境,在學習情境中引入崗位能力,并依此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就業適應性。在財務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按照出納崗位、會計核算崗位、企業納稅申報崗位、企業與銀行業務往來崗位、財務管理和統計調查、統計數據整理和分析等崗位重構課程體系,把財務經濟管理工作分解為一個個工作崗位,從具體工作崗位提煉學習情境,在學習情境中體現各個崗位工作的內容,訓練崗位技能。而VBSE實踐教學平臺對學生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知識水平、實踐能力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該平臺有助于以崗位工作為中心重新組織課程內容,在教學中體現基于職業崗位分析和具體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理念,實施“教、學、做”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
(二)搭建層級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
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構建會計基本技能、專業核心技能、綜合技能訓練、頂崗實習層級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在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及單項基本技能的訓練之后,在綜合技能訓練中引入VBSE實訓平臺,該平臺設置了企業外部商業社會的全仿真情境,可以讓學生體驗不同的經濟主體之間的不同的經濟關系,這樣能夠讓學生從總體對企業的財務活動、供產銷業務活動有了整體系統的認識,這種財務操作的綜合能力訓練可以對前期所學的單項技能的訓練完成整合和融會貫通,可以為學生頂崗實習及準就業打下堅實的技能基礎。
(三)通過校企結合,搭建財務專業實踐教學的新模式
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校方引入VBSE實訓項目后可以與企業協商,要求供應商憑借自己企業的項目研發優勢為校方的培訓資源、教學課程、就業資源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這種合作模式有利于高職院校財務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設置緊密體現行業需求,使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切實得到保障。這種方式可以使校方的教學效果更好,避免學生實習實訓流于形式,也為職業院校的師資培訓提供了平臺,有效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校企合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關鍵點:首先,校企合作雙方的合作目標要達成一致,避免雙方只停留在商業合作的層面。讓企業專家參與其中,制訂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行業需求變化;其次,校方在合作中必須充分發揮基礎教學的作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體系一定要體現職業崗位要求,適時地調整教學進程。第三,實踐課程的內容要體現專業實用性。學生經過基于崗位的系統化訓練,可以切實增強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理解社會供應鏈中其他組織、個人的協同關系。
三、“VBSE”財務綜合實踐教學應用平臺的實踐教學指導意義
一是有助于創新財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短時間內充分運用所學財務理論和方法,進行企業財務業務實務的實踐性嘗試,學生可以獲得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若干年才能積累的經驗,可以縮短財務專業學生的就業接軌時間。
二是通過該模式改革職業學院財務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切實體會企業財務業務處理流程,實現學校教學與企業實際的“零距離”,對傳統實踐教學實現有益的補充。
三是探索出財務專業校企合作開展實踐教學的新模式。校企雙方可以協商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可以為校方提供先進、前沿的行業發展動態,幫助校方及時了解社會需求情況;校方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教學優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實現產學研合作和教學成果的轉化。
四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該平臺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將注重知識到技能的轉化,學生進行“身臨其境”地崗前實習,從而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該平臺的課程體系建設符合現在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對財務人才的需要,培養出來的學生的能力比較貼近市場的要求,而且學生不但具備勝任某一個專業所對應的崗位及崗位群的工作能力,還具備從事相近專業所對應崗位與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跨專業綜合實訓”實踐教學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職教論壇》,2013(09).
[2]陳娟.“VBSE實踐教學平臺課程建設及教學模式改革探析”.《財會學習》,2017(7).
[3]羅喆.以VBSE為核心的跨專業實訓平臺建設的探索[J].現代物業·新建設,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