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珠
【摘要】會計電算化是中職會計專業學習中的一門主干課程,該課程的學習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需要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許多教師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中都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這確實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但如何才能把小組合作學習法用到實處,本文就筆者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和困惑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近幾年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得比較多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僅可以改變教師壟斷課堂的局面,而且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課堂效率。以下是我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幾點思考,在此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怎樣合理構建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模式,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分組顯得特別重要。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我認為在分組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及個性特點,讓每一個學生在組內都有事可做。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總結,我認為把學生分為六人一組比較合適,每組的人數太多意見很難統一,人數太少又達不到互相學習的目的。在分組前我會把小組成員的角色定位為思考型、自律型、動手型、善言型、總結型、寡言型六種,再將學生按此類型分組。通過這種分組方式,能夠讓小組內的成員在學習和性格上互補,基本讓每一位成員都有事可做,教師也更容易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評價和幫助,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主觀能力性。另外,我從不設定固定的小組長,而是實行輪流負責制,目的是不讓學生對小組長形成依賴性,鼓勵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
二、怎樣定位教師的角色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后,教師在課堂上的輔導壓力可以說減輕了許多,但是,這是否就意味著教師對學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呢?我也曾去聽過一些所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公開課,但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對學習任務不明確,教師沒有做好引導,整堂課處于一種亂哄哄的狀態,最后教師只能匆匆把知識點歸納并結束,并沒有達到小組合作共同學習的目的。造成這種局面是由于教師沒有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我認為,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師要做好引導者的作用,整節課的節奏必須在教師的掌控中。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呢?我是通過設計疑問和任務的方式去引領學生的。例如,在學習“設置部門檔案和職員檔案”這一內容時,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第一,在輸入部門編碼時,系統提示不符合編碼規則,應怎樣解決?第二,為什么輸入部門檔案后左邊顯示框內沒有內容?第三,在輸入部門檔案時為什么負責人不能直接錄入?第四,在錄入完最后一名職員檔案后退出,再進去發現最后一名職員檔案沒有保存,為什么?每一個問題的設置其實就是操作的步驟,學生必須在完成上一個問題后才能進行下一個問題的討論,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就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另外,我還在課堂中設置“幫幫我”的環節,解決不了問題的小組可以采用“求救”的方式,讓已解決問題的小組去幫助他們,這樣還能促進小組之間的相互合作。
當然,教師在學生討論和交流的時候除了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還要成為疑難困惑的咨詢者和討論學習的參與者,當發現某一問題大部分小組都不能解決時,教師要果斷地暫停討論并給予恰當的指導,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順利地開展。
三、怎樣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后,學生展現的往往是以一個小組共同學習總結出來的成果,那么我們應如何對小組內的每一位成員進行評價呢?我是采用積分評價表的方式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評價的。評價的項目包括課前準備、課堂合作、課堂展示、課堂紀律、課后作業五個方面,而每一個項目都包括自評、互評、師評三個方面的加權。每個月末對積分進行排名,評選出先進小組和先進個人,對獲得先進稱號的小組和個人進行加分和表揚。同時每月末積分實行清零,下個月大家又可以開始新的一輪競爭。
良好的評價制度不僅可以讓教師客觀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能促進學生間的良性競爭。尤其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獲得他人的肯定和稱贊更能建立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逐步獲得成功。
雖然本人在會計電算化的教學中一直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根據每個班的特點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力求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但在運用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惑。例如,如果遇到一些超60人的大班,分組的組數過多,有時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給予每個小組的展示時間往往不夠,每個學生得到的煅煉機會也比較少。另外,機房的電腦位置擺放也會對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果是圓桌式或并排式的擺設是比較容易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但如果機房是兩兩課桌式的擺放方式,這就不利于小組集中討論,而且課堂管理也比較混亂。對于個別完全不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生也還沒有找到有效的管理辦法。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認為還可以嘗試把現在的固定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改為流動性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一個小組內學習一段時間后,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學習小組,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適應性和獨立性,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曉玲.中職會計電算化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經濟師,2015(7):225-226.
[2]陳偉軍,胡小波.隱性分層與小組合作模式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應用.科教導刊,2016(31):87-88.
[3]朱丹.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論視域及其教學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3(1):134-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