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偉
摘要:隨著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戰略的推進,中國企業越來越加緊“走出去”的步伐。然而與此同時也收到國際市場環境的影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困難。在國際項目工程中最為重要,也是最核心——資金管理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由于資金管理水平的高低、資金流動是否正常,都會直接影響項目的實施。對于我國的“走出去”戰略是否健康發展,資金管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具有理論和實踐上的雙重意義。因此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項目工程市場,如何發現資金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的面對問題,并解決是需要我們亟待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國際工程;資金管理;問題研究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環,而財務管理之中的資金管理同樣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一環,所以項目資金管理是衡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高低的根本依據,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利益。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出,國際市場環境的推動,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企業的眼光不再放眼于國內,而是開始望向國際,在國外經營投資。國際項目工程也是其中一種投資方式。但是因為國際經營環境的特別性和多樣性,許多國際項目工程在資金管理上面對著巨大的風險,從而影響了項目的成功與失敗。
一、國際項目工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支付資金方式的多樣性
業主支付給國際工程項目的承包商有多種幣種,主要有以下四種。
1.用同一種貨幣資金(人民幣)支付全部費用。
2.用他國即項目所在國的貨幣資金支付。
3.用國際流通的貨幣,像美元、歐元等資金支付。
4.用人民幣與其他貨幣資金混合支付。
從這四種主要的幣種支付形式可以看出,當前的貨幣資金種類較繁多、復雜,并且貨幣資金的支付還有多種混合方式。如果業主方使用多種資金的混合支付,那對于需要匯兌的資金來說是很大的麻煩。再者,因為匯兌而連鎖的貨幣的貶值或升值,這種不確定性往往容易造成資金的損失。還有換算多種匯率時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項目的實施效率。對于資金管理來說,一個復雜的、多變的支付系統給資金管理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二)資金受兩方面的管制
項目所在國對資金管理有自己的一套法律法規。一個項目能夠做得成功,必定是要求其所有策劃具有合法性。當所有的項目要按照計劃和策劃運行、實施時,項目的合法性是最基本的。當國際工程管理承包商在項目國開始實施項目時,必須要在不違背項目國本地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執行項目。同樣的,由于項目的主要管理機構在國內,資金方面的流動和支付都由國內負責,所以資金同樣受到國內外匯管理法則自己相關的資金管理方面法律法規的限制。
由此看來,資金受到了國外和國內兩方面的管制,這不但加大了資金管理投入的成本,而且一旦資金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存在問題,那就會使國際工程項目處于一種不安全的境地,很容易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以及需要花費多余的人力與物力去解決問題,造成極大的損失,同時還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聲譽。聲譽是一個企業的門面,想要把企業做好,企業的聲譽一定要好。如上所訴,國際項目工程受兩國的法律法規限制,加強了資金管理方面的難度。這是資金管理所存在的第二個問題。
(三)匯兌風險
外幣的匯率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容易在短間內有較大的波動,或升或降。這主要是受國際市場環境、項目所在國金融氛圍等等的影響。這樣使得匯率并沒有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而是忽高忽低,處于一個捉摸不定的位置。這種不穩定的情況就是容易存在匯兌風險。即匯率的升幅降幅頻繁,使得兩地的貨幣匯兌時升值,時貶值,造成國際項目工程的利益損失。
通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需要的設備建設,建設材料等等的采購,本國往往不能攘括全部,通常需要去他國購買,如此便要用外幣來支付所需要的材料。又因為受不穩定匯率的影響,可能造成成本費用超出預估值,以致于在資金扭轉方面出現問題。同時貨幣兌換后不定期的貶值,也容易造成較大程度的資金損失。這是資金管理存在的第三個問題。
二、對國際項目工程資金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關注項目所在國的支付方式
國際工程項目承包商要務必要認真的關注和了解項目所在國最多的、最為通用的支付方式。對于復雜的支付方式,如混合支付方式等,要合理的測算支付比例和固定匯率的最優選擇,選擇收益性最大,方式相較簡便、可行的加以實施。避免各國貨幣富足和沉淀的沖突,防止貨幣在項目結束后的不可用情況。承包商和業主要在項目的前期,也就是簽訂合約的時期商談好關于支付幣種和支付方式的一系列問題。爭取做到讓貨幣一致、支付方式最滿意化。同時還要合理計劃資金的使用,承包商要合理籌劃資金使用計劃,使企業的每個籌劃都在計劃之中,減少潛在的危險,使得企業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二)牢記兩國的法規法律,避免違紀風險
國際工程項目承包商在合同簽約之前,需要對其項目實施國的匯率、外匯管制、銀行結算、資金轉換等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到熟記于心。在決定有關于資金管理方面的各種決策時,使心中有把尺,務實的衡量決策的合法性,使管理決策不違法不犯法,讓項目在一個安全合法有序的計劃下進行。同時需要聘請項目國有實力的法律顧問、法律事務等提前介入項目的前期規劃,做到資金管理的合法性。以及在資金流動、轉換的過程中,通過合理的渠道、合理的途徑,降低因為政策所可能帶來的資金損失和不必要的法律麻煩。倘若一旦出現法律法規上的麻煩,務必要與專業人士探討、商議。決策出最切實可行,最大程度上減少企業損失,保護企業聲譽的方案。
(三)運用金融產品,規避匯兌風險
目前國內的大部分金融機構都推出了可以有效規避匯兌風險的產品,例如遠期結售匯、外匯期權買賣等等產品。這些產品都可以達到外匯保值和規避匯率風險的目的。但此外,同樣需要專業的人士來觀察、判斷、預測匯率的趨勢和走向,來更好的規避匯兌所可能帶來的風險。同時,承包商在選擇業主提供幣種和支付比例時,盡量選擇有提升價值的即將來存在很大升值空間的貨幣和產品,這是對資金管理的保障,同樣也是規避匯兌風險的一種方式。由此看來,規避匯兌風險有著多種方式,要懂得選擇最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方式,制定好每一步的細節規劃,使得整個項目的運行過程,實施過程都有條有理。避免因為匯兌的風險所帶來的資金損失。
除此之外,工程的前期要根據項目所在國的外匯管制進行合理的籌劃,使得資金能在第一時間轉換給國內。同樣可以通過支付、轉移等等的途徑,將剩余的資金在第一時間轉移到國內總部。或者也可以將資金分散的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國際銀行中,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以國內總部的賬戶為最主要的收款戶口。尤為重要的是要留心觀察注意匯率的變化,在簽訂合同時充分考慮到匯率可能會帶來的影響。根據專家人士所給出的意見來做出合約計劃,最好簽定以美元等國際流通貨幣支付為主的合同;少留項目所在國的貨幣,把項目所在國的貨幣兌換成美金等國際通用貨幣,可以嘗試通過購買金融產品,來降低匯率風險,同時購買匯率保險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這樣可以使企業的損失相對減少。
總而言之,我國項目工程自身結構調整和去產能及“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項目工程企業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紛紛把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而“走出去”一定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對項目做好前期規劃,做到項目的合法性。在面對復雜混亂的支付方式時,要合理的測算支付比例以及固定匯率的選擇。另一方面,在匯兌所存在的風險中,學會運用金融產品,使其可以達到外匯保值和規避匯率風險的目的,使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使企業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沈海偉.中國企業“走出去”實施國際工程的風險分析及應對[J].經營管理者,2017(24).
[2]王升.執行國際EPC工程中的實踐與體會[J].科技經濟導刊,2017(25).
[3]陳火見,姚根洪.淺談國際工程EPC項目的風險管理[J].項目管理技術,2017(07).
(作者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國際建設分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