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祖超
摘 要:將生活情境與數學情境結合起來,既能將抽象的知識生活化、簡單化,又能讓學生通過簡明易懂的數學教育激發其自主創新的主觀能動性。本文對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科學探究。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學習興趣;自我探究
1引言
區別于傳統教育中機械化的教學傳輸,生活情境教學不僅能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式教學引發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共鳴,還能結合生活中直觀且有形的事、物,變晦澀難懂的教學內容為形象易懂的知識點。針對小學數學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層層考驗,基于生活情境小學數學的開展,結合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案例進行課程教學,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活動中學到知識,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2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學數學教學開展的重要性
2.1學習興趣及積極性提升的主要推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助推劑。學習興趣的養成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學習成績提升后學習興趣愈加濃厚。小學生正處于活潑愛動的天真時期,他們很難做到安靜下來進行知識的推理。加之,教師在教學中缺乏互動,一味的教授使得學生云里霧里,不知所以然,降低課程效率的同時也讓學生們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將生活情境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以活躍的生活氛圍與易懂的生活案例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才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體會數學學習的美妙,推動其學習興趣的大幅度提升。
2.2學生創新與自我探究能力培養的有效媒介
過多的數學公式講解和邏輯分析,讓學生產生學習厭煩情緒的同時,也加大了數學課程的教授與學習難度。生活情境教學方式的實施扭轉了學生在課堂學習的被動與壓抑形勢,讓學生以主體的形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生活案例中學習數學知識點,并自主探究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同時也有助于他們從生活中發現新的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其他數學方法,這種自主探究方式與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教學思路不謀而合。
3基于生活情境小學教學開展的措施
3.1以生活化的問題引出數學學習內容
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初,利用生活中生動的例子提出問題。通過問題的問與答實現師生關系的和諧互動,不僅能夠快速有效的將學生帶入課堂學習氛圍中,還能讓學生產生對課堂教學的良好期待。但是,問題的設計一定要從生活中來,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且通俗易懂,且注重每個問題的循序漸進,由簡到難,逐步引導學生思維的擴展。
如,在講述分數一節時,老師可以依次提出一系列問題“學生們,你們過生日,媽媽會給買蛋糕嗎?”“那你們的蛋糕是切開大家一起吃還是自己一個人吃呢?”“那蛋糕要切成幾份呢”,至此,老師拋出的問題,即將引出數學知識,整個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教師隨即提問“切成的蛋糕都是一樣大小嗎?”學生A躍躍欲試,搶先回答“一樣大小,媽媽讓我吃了兩份。”接下來,教師講述“同學們,將一個蛋糕切開,如果每份的大小都是一樣,我們稱為‘平均。一個蛋糕切成兩份相同大小,你們每個人吃一份就是吃掉了一個蛋糕的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一個蛋糕切成三份相同大小,每一份就占了整個蛋糕的三分之一,如果自己一個人吃掉兩份,那么就吃掉了一個蛋糕的兩個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分之二。這就是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那么接下來,開始我們今天的課堂內容‘分數”。這個互動過程及問題的提出能讓學生認識到了分數在生活中的意義,帶入學習情境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思維發散,對分數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做出思考。
3.2以生活化的語言替代枯燥的數學理論
教學的開展應基于學生的基礎認知與理解,因此,將數學學習中晦澀難懂的理論轉化為生活中的語言,能更好的降低學習難度,克服小學生由于課程本身較難產生的抵觸情緒。
如,教師在講述“加減法”時,可以模擬生活中的糖果情景,讓兩個學生到講臺上表演出來。學生A手里有5顆白色糖果,學生B手里有4顆藍色糖果,學生A想吃到學生B手里的藍色糖果,學生B也想吃到學生A手里的白色糖果,于是老師提議,讓學生A給學生B兩顆白色糖果,同時學生B也要給學生A兩顆藍色糖果,讓學生們計算學生A和學生B手里最后剩下幾顆糖。這種生活中的小事極易將小學生帶入課堂環境中,他們置身仿若真實的情境,開動腦筋主動分析問題,也能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點。
3.3以生活化的學習氛圍拓展學生思維
作為一門應用學科,數學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習數學中的理論知識,同時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與事物的推理能力對其未來的生活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認為,在學習課堂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進一步升級生活環境,擴展學生思維。舉例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苦于無法讓學生更快的計算出類似“126+88”“386-98”這種復雜的加減法。由此,教師可以復現超市購物找零的場景,讓學生們角色扮演超市收銀員與顧客,從而讓他們切身體會“化零為整,再做加減”的真正含義。如此一來,復雜的計算變得簡單化,學生的轉化思維也初步得以培養。
4結論
數學學科嚴謹的邏輯性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理解能力較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較多。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學數學教學開展既能彌補現階段我國傳統教育視域下機械教育的不足,也能以互動的形式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優點,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及創新與自我探究意識。
參考文獻
[1]姜迪琴.小學數學有效教學[J].教育,2015(43):29-29.
[2]黃建英.淺談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魅力中國,2017(1).
[3]韓立云.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是種藝術[J].中國教育學刊,2017(3):107-107.
[4]程攻.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5,193(9):160-160.
[5]周雙.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4):173-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