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嘉峪關市育才學校)
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在交談中提出了各自的觀點,筆者對此進行了總結,歸納如下:
1.失去了“體育”的本真
案例一:經常聽到其他學科老師說,“體育教師最舒服!最簡單!”“不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嗎?我也可以做。”每當聽到這些話時,心里總不是滋味,我們的體育教學究竟怎么啦?
案例二:在某小學的籃球選項教學中,體育教師在集合、報數,做完準備活動后,便讓學生自己活動了,教師或在一旁觀戰,或和幾個學生聊天。
體育課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反思我們的體育教學在新的課程標準改革中是否能夠激發學生對小學體育的課堂興趣?許多小學體育教師如案例二中所示,忽略促進學生良好體育習慣的養成,淡化體育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身體與心理素質的教學目的,使小學體育教學失去了教學本真。這種體育教師的不作為也使我們在學生與其他文化課教師心目中的大打折扣,于是出現案例一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2.失去了“小學”的本真
案例三:進行足球項目教學時,依舊是先練習球性,再進行傳接球、運球和射門等的學習。準備活動中,還是跑跑步、做做操等。學生的體育學習基本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
以上案例的教學方式將創新的教學生搬硬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上來,課堂活動內容也依舊是萬年不變的跑步做操,對于小學生來說,已經沒有了新鮮感,也不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主要由于體育教學不能像其他學科那樣每學期都有新的教學內容,主要內容無外乎田徑、體操、球類、武術等,再加上有些小學體育教師沒有按照各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體育教學,成人化的教學方法先期對有些項目進行了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學什么都有一直似曾相識的感覺,已沒有了新鮮感,影響了學生體育興趣。
3.失去了“選項教學”的本真
案例四:在選項教學中,有些同學由于對體育項目教學不了解,被動參與選項或是選課被調劑,對體育項目的教學無法提起學習的積極性來。
案例五:一些小學的體育現象教學安排不合理,有的體育項目同時開設多個相同方向的選項班而其他的體育項目則根本沒有開設項目班,這樣的安排造成了體育教學資源的浪費。
小學體育的選項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程度和課堂的積極性。由于地區、年級段以及性別比例等多重因素的制約,許多學校在選項教學中不考慮影響因素直接為學生制定體育項目學習,忽視了小學生的個人身體條件、興趣愛好等,直接導致了案例四的問題。又或有的學校完全按照學生興趣選擇項目而不結合實際,使體育項目的學習達不到平衡,導致了案例五的問題。以上兩個案例都是極端的教學方式,應該避免。
1.體育教學應遵循“體育”的教學本真
首先,要求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有高度嚴謹的工作責任感,小學生的心智等都在“萌發”階段,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體育學習基礎和身體基礎,但他們還不夠成熟,仍然需要技術的學習與體能的練習,以使其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養成比較穩定健康的體育技能和習慣,但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運動量不可過大,技術動作要領不可過于復雜,持續運動時間不可過長。其次,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對授課內容應該進行嚴格篩選,應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安排合理有效的教學內容和課堂活動,讓學生在鍛煉中學習體育。最后,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更加需要體育教育工作者的耐心教授,不能使他們成為“流生”。
2.體育教學應遵循“小學”的教學本真
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課程的類型特點,與學生進行適當的交流和溝通,使學生由體育學習中的被動者向主動學習的方向轉化,結合到其他小學科目將學生培養成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如在教學開始前的熱身準備環節,讓小學生走“鴨子步”“螃蟹步”“猴子跳”“兔子蹦”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性運動項目,學生喜歡,課堂氣氛活躍,有效提升了準備實效。“互學互動”中期階段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3.體育教學應遵循“選項”的教學本真
在選項教學與學生興趣的一致性問題探討中,教師可以在學生進入小學中年級時對學生體育項目方面的興趣進行調查分析,統計出排名在前六名的體育項目作為統一的選修項目。最后六年級的學習階段就可以放松對選項的限制,讓學生自主選擇與自己興趣度相關程度較高的體育項目來學習,著重培養學生長久的體育習慣。這樣,無論從操作層面,還是從學生的體質健康數據層面,都有了很好的效果。
本真的小學體育選項教學是小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源泉,我們在教學中應以此為目標,積極探尋,并努力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