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德護理職業學院)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是我國當代外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混合學習和移動學習日益盛行的趨勢下,微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研究熱點。在這個模式下,教師、學生、學習內容和計算機網絡平臺相互作用,使結合后的課程發揮新舊兩種模式的優點,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生源的入學英語成績普遍偏低,英語基礎差,缺乏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及學習習慣,再加上老師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教學結束了,英語學習也隨之結束了,缺少課外指導。導致部分想學的學生學不會,不想學的永遠提不起興趣來。微課恰恰可以解決傳統的課堂授課存在的不可重復性以及時間、空間有局限的缺點。
1.微課的演變與發展
“微課程”這個概念,它最早是由位于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于2008年秋首創的,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師把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緊密地聯系起來,以產生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我國微課程的相關研究是從2011年開始,2012年、2013年微課程逐漸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
2.微課的特點及應用到高職英語教學的意義
(1)短小精悍,重點突出。微課以其時間短內容精而著稱。微課時長一般在10分鐘左右,集中解決一個問題或知識點。微課,對于英語學習能力弱,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的高職學生來說,比授課時間長、內容量大的傳統課堂更容易接受。因為,學生僅需短時間的精力集中,在短時間內學會并記住一到兩個知識點,容易讓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由此,建立英語學習的信心,產生學習興趣。
(2)資源豐富,方便積累。微課視頻資源豐富,教師可以比較容易的查找到與自己教學相匹配的微課視頻。同時,教師們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不但可以互相補充而且可以反復使用,長期積累可以建設自己的微課庫。但是,網絡上如此大量的資源,難免參差不齊,對于英語基礎差,鑒別能力不強的高職生來說,自己尋找學習資源會對學習興趣和成就感造成影響。一方面,教師必須要甄別后再提供給學生高質量的微課視頻,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學習。另一方面,老師要為有學習拓展需要的基礎好的學生推薦可靠的微課資源。
(3)使用方便,具有可重復性
微課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較小,在有網絡連接以及媒體播放器(如智能手機、電腦等)的情況下,學生都可以進行自學。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幾乎人手一個智能手機,目前網絡也在校園全面覆蓋,所以,觀看微課視頻幾乎不存在局限,可以在課間學習(時間短,課間十分鐘足矣),起床后,睡覺前;站著看,坐著看,躺著看……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時間和地點,反復學習同一知識點,方便跟上課程進度。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1.收集整理有效微課資源
由于教育界對微課的重視,從全國性的到地方性的微課比賽中,大量的優秀微課作品涌現出來,并可以在網絡上獲得。選取與教材相匹配的微課視頻,應用到課上以及課下。
2.制作自己的微課視頻
在網絡上獲取的選拔出來微課材料固然是優秀,但不一定與各個教師的課程安排,教學要求完全一致。這就需要授課教師制作符合本人課程需要的微課視頻,借鑒優秀作品的制作經驗,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3.建立收發微課的網絡平臺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不僅豐富了英語課堂學習與課外自學,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合理應用與共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對高職英語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教師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將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并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
參考文獻:
[1]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4) :33-36.
[2]胡鐵生.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02).
本文系承德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15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