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風
摘要:大學生骨干是高校學生群體中較為特殊的人群,在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起到結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大學生骨干是大學生群體中最具活力、最具號召力、最具潛力和最具影響力的先進分子。加強大學生骨干隊伍培養工作,充分返回學生骨干的溝通聯系作用和帶頭作用,有助于改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本研究分析了學生骨干培養現狀和存在問題,探索高校學生骨干培養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學生骨干;培養策略
高校學生骨干主要包括黨團組織兼職學生干部、各級學聯合學生會干部、班級學生干部等,他們普遍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愿意聽從和配合學生骨干的工作,是學生和老師之間建立聯系、溝通的橋梁。學生骨干隊伍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更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架構在學校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學生集體建設的核心。同時,學生骨干隊伍也是輔導員的左膀右臂,建設好學生骨干隊伍,可以有效地協助輔導員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加強學生骨干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善于學習、勇于奉獻的高素質的學生骨干隊伍,是在新時期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的需要。實踐證明,學生骨干隊伍建設,對于強化“育人”目標、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有效地開展工作起到舉足輕重作用。
一、高校學生骨干培養現狀與存在問題
(一)學生骨干選拔方式不夠科學
高校對于學生骨干的選拔一般在新生入學之后進行。新生入學之后,由已經成為學生干部的學生進行招新的宣傳,然后通過簡單的面試之后確定面試成功的學生,對其進行工作上的分配和教學。這種選拔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面試的考核內容一般具有片面性,無法在短時間內判斷出學生的思想狀況以及個人能力,會造成人才的流失,缺乏科學性,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排除學生因為私交而錄用不合格的學生成為學生干部。另一種情況就是由指導老師或輔導員直接任命學生干部,這兩種選拔方式缺乏科學性與縝密性,在選拔學生干部的過程中容易被干擾做出錯誤的判斷。
(二)學生骨干考核過程不夠健全
學生加入學生干部的隊伍后,將會有一周至一月的審核期(各學生組織考核時間不同),考核評估新加入的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勝任學生骨干工作。考核往往因為不全面的問題,只對學生時間觀念、積極性等方面進行考核,缺乏針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并且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不公平的現象的出現,比如,可能會因為學生干部考核過程的權利過大、缺乏有效的監管、考核方式不夠透明,造成人才流失,甚至影響到學生干部團體信譽。
(三)學生骨干培養過程后繼乏力
身處信息爆炸時代,大學生受到的新異刺激和各種誘惑較多,加上學生社會經驗缺乏,對獲取的信息判斷不夠準確,一部分學生骨干存在思想松懈、行為失當的現象,極少數學生骨干甚至出現利用手中權力謀求私利的極端現象,造成消極的社會影響。高校普遍重視學生骨干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引領,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對學生骨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囿于條件限制,高校針對學生骨干的培養方式普遍存在形式單一、缺乏系統性等問題。
(四)學生骨干思想引領不容忽視
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時代的政治思想教育,學生基本能夠建立起正確的政治觀念,研究表明,現在的學生骨干比過去的學生骨干政治意識、主體意識獲得增強,這是學生骨干建設的進步之處。表明學生干部不僅在學習政治思想,更在參與政治建設,既在傳承思想文化,也在思想文化中加入時代創新的新元素。值得重視的是,一旦缺乏思想引領,就會導致學生骨干自我意識太過強烈,造成不公平、以權謀私的現象,長期發展下去,造成無可挽回的后果。
(五)學生骨干心理素質亟需提升
學生骨干除了日常的學習之外,還要承擔大量的學生溝通管理工作,他們無論在工作負荷,還是在人際溝通,還是時間平衡等方面都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工作負荷方面,學生骨干一方面要完成日常的學習任務,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承擔作為學生骨干肩負的任務,兩方面結合,無論是精力還是時間,學生骨干都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人際溝通方面,作為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學生骨干經常處于多頭聯系溝通的狀態,難免存在溝通不暢,甚至出現人際沖突的情況,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時間平衡方面,與其他學生相比,學生骨干的學習工作內容更為豐富,加上有些學生骨干缺乏時間管理的技巧,難免忙中出錯,出現缺勤、遲到等現象,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導致掛科等不良后果。
(六)學生骨干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亟需改善
整體而言,大學生骨干能夠客觀自我認知和定位,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與其他同學僅僅是平等的同學、朋友、同事關系的現實,能夠以平常心與其他同學溝通互動,甚至抱有服務同學的心態,態度不卑不亢。但是仍然有極少數學生骨干會把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定位為上下級關系,內心生出“官威”,與其他學生的互動中心態失衡,造成人際障礙。大學生骨干產生于普通學生當中,服務于廣大同學。要想成為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優秀學生骨干,絕不是通過強迫他人建立威信,而是全憑其他學生自愿。
二、高校學生骨干培養策略創新
(一)構建學生骨干勝任力模型,基于勝任力模型設計制定學生骨干選拔方式
學生要成為學生骨干光有興趣和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和素質。高校應該開展學生骨干勝任力模型構建工作,通過關鍵事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工作分析法等方法,探索本校學生骨干勝任力模型,形成學生骨干勝任素質,并根據勝任素質制定選拔標準。選拔產生新的學生骨干的過程中,遵循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根據包括團隊合作、領導能力、親和力、問題解決能力、自信、尊重、沖突管理、自控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等在內的勝任素質設計相應的面試題目和考察標準,通過面試、筆試和競選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評估,選拔政治思想素質過硬、核心能力優秀、價值觀正確、學習成績優良、心理健康、具有創新意識和樂于奉獻的學生成為骨干。
(二)做好學生骨干思想引領,培養積極樂觀的處事態度
積極情緒和樂觀態度極具感染力,加之學生骨干在學生群體中具有代表性,具有影響力和感召力,學生骨干的一言一行和他們的情緒狀態時刻受到周圍同學的關注。因此,高校要做好學生骨干的陽光心態塑造工作,幫助他們學會情緒管理,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具體做法上,可以針對學生骨干,開設心理講座和積極心態團體輔導,引導學生骨干學習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塑造積極心態。高校要把學生骨干培養成一粒滿懷陽光的種子,讓他們將來在學生中發芽,向周圍人傳播積極和樂觀。加大學生骨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參與度,讓學生骨干充分融入自己的角色,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骨干的工作熱情,讓他們在學生隊伍中起到帶頭和示范作用。在各種不同的學生干部組織中,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其負責的領域進行好的探索,發揮積極力量。
(三)構建學生骨干的培養機制,加強學生骨干培訓工作
沒有人天生成為學生骨干,很多能力和素養都可以通過學習得到提升。選擇了學生成為骨干,就要加強對他們的培養。通過培訓,可以激活學生骨干本身具備的潛能,可以優化他們的短板,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成為合格學生骨干、優秀學生骨干的能力和素質。針對學生骨干,學校可以組織領導力、溝通能力、執行力、壓力管理、學習能力等相關主題的培訓講座。通過實訓課、沙龍、工作坊、微課等形式,定期培訓學生骨干,幫助他們提高業務能力。具體做法是,在大一新生班級骨干中,可以重點組織開展團隊合作、溝通能力、自我認知、自我成長、社交禮儀、辦公軟件運用、公文與簡訊寫作、公眾演說等相關方面的培訓;在院校級學生骨干中,可以組織開展學生工作實務、活動策劃等方面的培訓;在校級學生骨干中,可以從領導力、商務禮儀、職業素養等方面組織開展培訓。
(四)注重實踐訓練,引導學生骨干學以致用
實踐出真知,學生骨干可以在實踐中驗證書本所見和課堂所學,可以在實踐中了解國情民情,提高綜合素質。通過“素質拓展訓練”“實訓課堂”等實踐環節,學生骨干的團隊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沖突解決能力等方面獲得增強,心理素質獲得優化,潛能得到激活。通過組織學生骨干利用假期參加“三下鄉”“進社區”“公益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骨干在實踐中獲得體驗,健康成長。
(五)借助學校相關資源,建立學生骨干輔導長效機制
學生骨干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零碎的培訓和輔導效果有限,在日常的學生骨干培養和管理中,各高校可以借助本校的學生發展指導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和心理咨詢中心等相關資源,為學生骨干提供專業指導和培訓。各校學生處或者團委,可以制定系統的學生骨干培養方案和相應的激勵措施,將學生骨干培訓和學生考核掛鉤,為在培訓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骨干提供諸如擔任重要崗位學生干部推薦的機會。通過激勵,激發學生骨干的工作熱情和參加相關培訓的積極性。
(六)完善學生骨干考核機制,定期對學生骨干進行考評
合理、科學、公平、行之有效的學生骨干考核機制,能夠促進學生骨干自查自省,不斷校正個人思想和行為。各高??梢曰趯W生骨干勝任力模型,借鑒360度評估法,定期從政治思想、行為表現、工作業績、人際關系等方面,從教師視角、同事視角(同級學生組織)、成員視角、同學視角和自我視角對學生骨干進行評估,考核內容涵蓋學生骨干的“德、能、勤、績”。
(七)發揮前輩力量,做好學生骨干老帶新和傳幫帶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學生骨干工作不斷更迭,上一屆退出,新一屆進入。作為曾經的學生骨干,高年級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都非常寶貴。各高??梢栽趯W生骨干換屆完成后,組織新老見面會,為新生提供向前輩請教的機會,同時發動曾經的學生骨干,尤其是優秀學生骨干積極與新生進行交流,分享個人在學生骨干經歷中的得失,做好老帶新和傳幫帶。
三、結語
作為大學校園中的一個特殊人群,學生骨干在校園文化建設、學生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培養合格的優秀的學生骨干,對于每個高校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高校學生骨干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支優秀的學生骨干隊伍,不僅要有優秀的人才,更要有優秀的團隊文化,長效的選拔和培養機制。學生骨干隊伍培養,不僅僅是某個部門或是某個組織能夠獨立完成的工作,需要高校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相互配合,不斷創新,不斷完善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翟周,李明,高麗珠.試論二級學院學生干部培訓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 (08).
[2]顧倩.高校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培養的意義和對策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06).
[3]方君亮,宣玉梅,成曉.創新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培養之路[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