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迪
摘要 胎盤植入為產科的危重癥之一,可導致休克、嚴重出血、繼發感染、子宮穿孔等并發癥,對患者生命構成威脅。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臨床對胎盤植入的診治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降低了患者的子宮切除率及病死率。胎盤植入發病率雖相對較低,但必須加強其診治工作,從而確保產婦安全。
關鍵詞 胎盤植入;危險因素;診治
胎盤植入的發生是由于子宮底蛻膜未得到良好的發育,或子宮內膜受到了創傷導致其產生缺陷等,使胎盤從底蛻膜中穿透,進入到子宮肌層中,變為植入性胎盤,胎盤發生剝離不全,最終引發產后出血,對產婦的健康造成影響,嚴重的可能導致產婦的生命受到威脅。現就近年來胎盤植入的診斷及治療研究結果進行綜述。
胎盤植入的診斷研究進展
胎盤植入的高危因素:導致胎盤植入發生的高危因素包括:①剖宮產史: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當接受剖宮產次數不斷增加時,發生胎盤植入的概率也將提升。②孕婦年齡在35歲及以上。③前置胎盤: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存在中央型前置胎盤的產婦,其發生胎盤植入的概率6.54%。④人工流產次數在2次及以上。⑤分娩次數在2次及以上。
臨床診斷:若胎兒娩出體外的時間超過30min后,胎盤仍停留在體內,用手對胎盤進行剝離時無法探及疏松剝離面或者是無法進行有效剝離,則產婦可能存在胎盤植入。產婦在接受剖宮產時,如果在將子宮壁切開前,可見產婦子宮的下段處存在局限性怒張血管,同時存在前置胎盤著床,著床的位置在上次剖宮產的切口處,則產婦很有很能存在胎盤植入。
輔助檢查:①宮腔鏡檢查:采用可使宮腔得以膨脹的介質,對宮腔進行擴張,之后將光導玻璃纖維窺鏡插入宮腔中,對宮頸內的情況以及宮頸管的情況進行觀察,包括病灶的體積、病灶所處的位置、病灶組織的質地以及色澤等,從而對產婦是否發生胎盤植入進行有效觀察。這種檢查方式也是診斷胎盤植入最為直觀的方法。②MR/診斷:通過開展MR/檢查,顯示胎盤的厚度增加,同時增加不均勻;胎盤發生植入的部分,其子宮壁的厚度會明顯的減小,局部位置的胎盤以及子宮壁無法進行有效的區分,可將子宮壁穿透,對子宮附近的鄰近器官造成侵襲;同時MR/檢查顯示T1W1呈現為高信號,T2W1則與T1W1不同,呈現為低信號,同時存在血腫影或者是出血影。采用MRI對胎盤植入進行診斷的敏感度為78.57%。③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胎盤植入產婦的胎盤存在內漩渦,胎盤發生附著的位置子宮肌層厚度明顯減小,胎盤間隙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失,且胎盤的厚度明顯增加。④AFP檢查:AFP檢測結果升高,通常情況下為正常的2~5倍。⑤病理檢查:病理檢查可發現受到被入侵的肌層位置,平滑肌組織厚度減小,部分肌纖維發生退行性變或者是玻璃樣變,肌層纖維組織明顯增加,存在炎細胞浸潤現象,胎盤絨毛無異常表現。
胎盤植入的治療研究進展
藥物保守治療:①采用甲氨蝶呤進行治療: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甲氨蝶呤的用藥方法包括全身用藥和局部用藥。全身用藥即采用甲氨蝶呤按照每千克體重1mg的劑量進行用藥,之后為患者開展血BHCG以及血流大小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是否繼續用藥。20mg/d,治療5~7d。局部用藥即在為患者開展剖宮產時,按照每千克體重1mg的劑量進行給藥,用藥僅1次。采用B超進行引導,甲氨蝶呤75mg+0.9%氯化鈉注射液20mL進行多部位注射用藥。②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時,劑量50mg,用藥間隔12h,總共進行3次治療后,將劑量改為25mg,用藥間隔12h或24h,共進行7d治療,然后根據B超復診情況對用藥劑量和時間進行調整。有學者通過將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兩種藥物進行聯合使用,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提示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對胎盤植入進行有效治療。也有學者選取胎盤植入的患者2例,對其采用甲氨蝶呤進行胎盤局部注射,并采用米司非酮進行口服用藥,同時采用中藥生化湯進行保守治療,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③采用氟尿嘧啶進行治療:氟尿嘧啶屬于抗代謝類抗腫瘤藥,可對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對核酸的合成起到干擾作用。采用氟尿嘧啶治療胎盤植入,可促使患者體內的胎盤絨毛發生壞死以及脫落。用法用量:250~300mg/次,2次/周,1個療程共用藥500~600mg。④采用天花粉進行治療:天花粉注射液治療胎盤植入的藥理作用為:藥物成分可對絨毛滋養層細胞進行選擇性直接損傷,從而使得絨毛滋養層細胞發生廣泛的變性,然后發生死亡,纖維沉著,絨毛血流阻斷,接著發生脫落或是被機體吸收。在采用天花粉進行治療前,需要對患者進行皮試,結果呈陰性后,用剩余的皮試液進行肌內試探注射,并觀察2h,如患者的心率、血壓無異常,則可采用天花粉針進行注射治療,劑量1.2m。
保守性手術治療:若患者的胎盤植入面積較小,子宮具有良好的收縮表現,子宮壁較厚,出血不多,可以采用保守性手術治療。若患者的胎盤植入部位與子宮切口較為接近,同時不具有較大的植入面積,則可以為患者開展局部病灶切除術進行治療。若患者的胎盤植入面積較大,出血面較廣,則可以為患者采用宮腔紗條填塞,子宮壓迫縫合術進行治療。有學者報道,對胎盤植入可采用宮腔鏡電切術進行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保守性手術治療主要是為藥物治療提供時間,故術后應做好藥物治療工作。
手術治療:對胎盤植入采取手術治療的首選方法為子宮切除術。該種治療方法主要應用于胎盤植入較廣,子宮不具備良好的收縮表現,子宮壁厚度較小,以及出血量較大的患者。如果患者年齡較小,有對宮頸進行保留的意愿,則可為其開展次全子宮切除術。但如果患者的胎盤植入位置發生在原切口處,則必須為患者及時進行全子宮切除術。
總結
若產婦存在胎盤植入高危因素,則要做好有效的應急準備工作。在對治療方法進行選擇時,需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需求,以及病情具體情況來確定。發生胎盤植入后,對子宮進行保留是有可能的,但應做好隨訪和病情監測工作,如病情危急則應及時對子宮進行切除,從而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