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欣
摘要 目的:探討中醫骨折三期治療對肱骨近端骨折術后效果的影響。方法: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為A組,采用鎖定鋼板療法;同期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為B組,在鋼板療法基礎上實施中醫骨折三期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A組的優良率低于B組(P<0.05)。結論:中醫骨折三期治療能提高肱骨近端骨折手術治療的效果。
關鍵詞 鎖定鋼板療法;肱骨近端骨折;中醫骨折三期治療
肱骨近端骨折屬于骨科臨床常見病的一種,多發于老年人。老年人大多有骨質疏松存在,且耐受性比較差,在外力作用下,此骨折極易出現。近年來,此骨折在老年人中的發生率不斷提升,對老年人的生命安全、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對于此類骨折的治療,臨床上常用的是鋼板固定術,此種方法固定效果不夠理想,難以保證患者預后的改善。對于出現肱骨近端骨折現象的患者,聯合開展中醫骨折三期治療,有助于促進機體康復。為了解中西醫聯合療法在臨床上的具體實踐情況,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4例,并使用不同療法,旨在改善其關節組織功能,并且促使其病情好轉。
資料與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為A組,年齡33~82歲,平均(59.7±13.33)歲;男16例,女16例。同期選取患者32例為B組,年齡34~85歲,平均(61.7±12.76)歲;男18例,女14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A組使用鎖定鋼板療法。患者仰臥位,予以麻醉后,定位機體胸大肌組織、三角肌組織連接點,設作切口方位,并給予骨折組織初步復位。于X線引導下,定位患側肱骨大結節部位,并于其丁點下側約0.5cm處,妥善放置鎖定鋼板,并予以固定。給予患側關節囊腔有效縫合以及修補后,再以三角巾進行充分固定。術后,根據患者恢復質量酌情進行鍛煉。B組患者加行中醫骨折三期治療:①骨折早期,給予患者中藥治療,藥材有甘草8.0g,當歸20.0g,乳香10.0g,大黃20.0g,紅花10.0g,瓜蔞12.0g,木香10.0g,柴胡12.0g以及香附12.0g,以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②骨折中期,選用藥材有:沒藥6.0g,當歸尾12.0g,乳香6.0g,赤芍10.0g,續斷12.0g,生地黃15.0g,煅自然銅10.0g,紅花6.0g,骨碎補12.0g以及地鱉蟲6.0g等,以達到活血續骨以及祛瘀生新的效果。③骨折后期,選用藥材有:甘草3.0g,熟地黃12.0g,制乳香3.0g,牛膝9.0g,煅自然銅9.0g,川芎6.0g,骨碎補9.0g,當歸9.0g,補骨脂9.0g,續斷9.0g,紅花3.0g以及桃仁6.0g,以達到補腎壯骨以及舒筋活血的效果。④上述湯劑均為1劑,d,2次,d。此外,骨折后期,還可結合患者康復質量、耐受情況等信息,選擇艾灸療法、按摩療法或者是針灸療法等進行治療。
療效判定標準:①解剖復位質量較好,不僅未出現疼痛感,而且日常運動達到正常標準,同時上臂功能也已充分恢復屬優秀;②解剖復位質量良好,肩周位置偶爾出現疼痛感,上舉幅度可超過140。屬良好;③解剖復位質量尚可,肩周位置出現中度疼痛感,上舉幅度可超過100。屬一般;④解剖復位不明顯,且疼痛感劇烈則屬較差。
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20.0軟件展開此次工作,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A組32例患者中,優秀18例,良好5例,一般5例,較差4例,優良率71.88%(23/32);B組32例患者中,優秀23例,良好7例,一般1例,較差1例,優良率93.75%(30/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肱骨近端骨折本身屬骨科臨床常見病癥類型,通常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目前多以手術進行治療,鎖定鋼板療法即為其中常見措施之一。盡管該術式有切口小,操作便捷以及操作時間偏短等方面的優勢,但對于患者后期康復質量的提高,卻仍然有待于加強,所以需加以中醫療法。
綜上所述,臨床救治肱骨近端骨折時,通過中西醫聯合療法,在充分提升機體優良率的基礎上,可使其Neer計分得以進一步改善,可推薦選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