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記 劉志艷
摘 要: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翼”輔導員工作室和“心翼”輔導員工作室的成立,成為該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載體,體現了新時代民航院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開拓與落實。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中的輔導員隊伍,他們直接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支隊伍的專業化程度和素質水平決定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新時代背景下,民航院校以輔導員工作室為載體,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實施提供保障。
關鍵詞:工作室;民航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
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有“中國民航飛行員的搖籃”、“中國民航管理干部的黃埔”美譽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以下簡稱“該校”),在2017年11月下發了《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的實施辦法》的文件,強調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該校基于新時代背景下民航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于2017年11月21日組建成立了“飛翼”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工作室和 “心翼”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工作室。經過前期建設,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該校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參考。
一、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基本情況
1、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情況
“飛翼”輔導員工作室隸屬于該校飛行技術學院,是順應新形勢下民航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成立的,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促進準軍事化管理制度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建設。該工作室主要負責該校飛行技術專業大學生思政教育方向的項目研究、網絡思政教育和成果推廣,并通過選派進修、評選先進等方式促進輔導員隊伍“抱團式”發展,是一線輔導員隊伍工作交流、職業能力提升、思政政治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的重要平臺。工作室成員由民航院校的思想政治輔導員、機關干部、教研室老師組成,現有專家顧問1名,成員12名。
2、基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情況
“心翼”輔導員工作室隸屬于該校飛行技術學院,主要通過對民航院校大學生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入學適應教育、心理知識普及、心理危機預防等工作,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效。工作室成員由學生大隊輔導員、學院機關、教研室等持有國家心理咨詢師證、心理學相關專業和熱衷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和學生管理干部組成,現有專家顧問2名,成員7名。該工作室的建立是為學生、家長和學校提供心理危機預防與善后機制保障,為學生改善情緒管理能力、人際關系能力、認知評價能力、抵抗挫折能力和緩解學業壓力等提供專業支持的服務平臺。以該工作室為載體,切實提升民航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為做好民航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保駕護航。
二、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重要意義
1、傳承民航院校優良作風傳統,強化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干部隊伍建設
輔導員工作室是促進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干部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創新和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該校兩個輔導員工作室的成立,結合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精神的要求,開創了民航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開端,也是提升準軍事化管理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干部隊伍能力水平的一項舉措。作為民航院校,因行業發展的要求和專業設置的特殊性,在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創新上,除了重視理論教學和理論教師隊伍建設以外,還要重視學生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準軍事化管理的優良傳統和校園文化的傳承,需要在大學生的日常管理中得以強化,基于輔導員工作室為載體,有助于民航院校“傳、幫、帶”優良傳統的傳承,也助于提高輔導員隊伍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促進思政教育管理干部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建設。
2、創新了大學生思政教育途徑,奠定思政教育管理團隊發展的基礎
民航院校輔導員工作室的成立,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和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一項創新性舉措,為一線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理論支撐、智力支持和實施路徑。工作室由大學生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各部門的教師組成,他們都是大學生思政工作中的中堅力量,通過工作室可以相互配合、相互進步,將先進知識儲備和豐富的思政教育經驗結合起來,凝聚思政理論教師和學生管理干部隊伍的共同力量。通過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進行交流和理論研究,有利于不斷優化思政教育的工作理念、方法,為民航院校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思政教育干部隊伍奠定了基礎,將有利于提升民航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心理健康服務水平。
三、輔導員工作室的實施情況
1、“飛翼”和“心翼”輔導員工作室已成為服務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平臺
截止目前,“飛翼”輔導員工作室現有成員13人,已組建團隊管理規章制度,工作室每個月定期開展科研課題研討、大學生思政教育專題學習,以提高團隊的整體實力水平。團隊已基于“cafuc飛行技術團委”微信公眾平臺,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專題10余次,上千人次接受網絡思政專題教育。工作室目前持續自愛致力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服務,助力民航院校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成功。“心翼”輔導員工作室現有成員9人,工作室已創建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站”,服務站的成立整合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具有的教師資源優勢,拓展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渠道,為大學生的心理教育管理服務工作保駕護航。
2、工作室運行有序,繼續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發展做準備
工作室及其所屬平臺正常運作,為該校大學生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咨詢和教育服務,為參與工作室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基于“cafuc飛行技術團委”微信公眾平臺,已成為了解學生各項動態的重要途徑,學生活動開展和教育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同時,工作室還持續在民航院校大學生成長研究、準軍文化建設研究、共青團改革研究、學風建設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等領域繼續提升服務,為創建更多的輔導員工作室而做準備,為民航院校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注新力、續發展,搭建起民航院校輔導員發展成長的交流平臺,繼續推動民航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創新。
四、以輔導員工作室為載體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提升策略
1、以輔導員工作室為載體,打造一支創新型、學習型和研究型的思政教育管理團隊
民航院校輔導員是學生日常生活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軍,輔導員工作室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思想政治理論的專題培訓,提升工作室成員的整體素質,通過定期培訓、專題學習、熱點事件頭腦風暴等活動形式,為思政教育管理者在職業發展上予以引導和鍛煉,使這支隊伍迅速成長起來。同時,民航院校要高度重視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在人力和物力上予以大力的支持,以保障工作室團隊開展研究,提升整體的思政教育管理科研實力水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的研究方面予以科研經費的支持,以促成更多科研成果,促進大學生思政教育管理團隊的發展和整體實力水平的提升。此外,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方面,輔導員工作室要發揮“智囊團”作用,為民航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和創新出謀劃策,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
2、以輔導員工作室為載體,加強思政教育管理團隊的對外交流,擴寬思維眼界
輔導員工作室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載體,內部的制度建設和對外交流宣傳都將影響工作室載體功能的實現效果。輔導員工作室在成員內部要加強交流和合作,發揮各自的特長,互相的學習,互相進步;同時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團隊,應當加強同外校、兄弟院校之間的交流,通過參觀走訪、工作經驗交流、科學研討等方式,找到差距和不足,不斷優化自身。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擴寬團隊成員的思維和眼界,又能夠借鑒好的做法,促進工作室的建設發展。此外,還需不斷整合思政教育的理論,圍繞“立德樹人”的要求,將理論和日常的工作實踐相結合,并貫穿于民航院校大學生培養的全過程。
3、健全學生工作體系,完善民航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
要將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做好、做實,需要高校學生工作的各個方面予以配合和支持。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只是高校學生工作的一部分,在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過程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還涉及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大學生創新創業、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內容,這些都是影響高校大學生思政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以該校為例,要完善思政教育工作的體系,除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基礎上,還應以工作室的建設為契機,擴散壯大工作室建設面,從點到線,從線到面進行發展。民航院校只有不斷健全教育、管理、服務于一體的學生工作體系,才能推進學生工作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從而實現全面化、完整化,引領民航院校大學生在職業成長過程中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曾露.淺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高校管理工作的創新[J].學周刊,2013(9):4.
[2]李凡.高校輔導員工作運行機制的實踐探索[J].高校輔導員,2014(10):41-43.
[3]陳秀蘭,洪漢英,王鑫.專家型高校輔導員培養模式下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標準研究——以上海高校洪漢英工作室建設為例 [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