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才
摘 要:數學閱讀有其特殊性,需要“咬文嚼字”,目前中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不容樂觀。下文主要從數學閱讀策略方面結合教學實踐作了闡述,旨在強調教師應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具備數學閱讀能力也就具備了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教育思想的落實和貫徹。
關鍵詞:核心素養;數學閱讀;培養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數學的核心素養,要求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即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就是讓學生由“學會”轉變成“會學”,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而閱讀是自學的主要形式,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能力。數學閱讀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符合現代“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教育思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不斷培養學生以良好數學閱讀能力為主導的數學自學能力,讓學生在經常性的數學閱讀過程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以本為本”,落實數學課本的閱讀
傳統數學教學一直都沒重視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這就造成了學生能學會數學但不會學數學、會解數學題但沒有數學思維的現象。就拿最起碼的課本來說,閱讀課本好像只是老師的任務而與學生無關,課本對很多同學來說就是習題集,只在做作業時才打開,就是翻開課本也閱讀不了,把握不住課本的編寫思路,建立不起數學的知識結構,沒有數學思維,不能深入學習數學。在高三數學復習教學中,課堂上經常會提問一些數學概念、數學定理與性質,結果往往是學生回答不出來,或表述不到位,包括班里的數學尖子生。這種情況在其他同行所教的班里也存在。我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長期以來數學教師在備課時已經把教材內容進行了提煉,在課堂上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給學生,而大部分學生是被動的接受和理解,學生沒有進行課前預習,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印象不深,時間一長容易忘記,這樣也就缺乏閱讀數學教材的能力和習慣。新數學課程標準已明確指出,教師必須注意“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美國著名數學教育家貝爾就數學課本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數學課本曾作過較為全面的論述,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把課本作為學生學習材料的來源,而不能僅作為教師自己講課材料的來源。課本是數學專家集結過去經驗,在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學質量、數學學科的特點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編寫的,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是任何教輔用書替代不了的。因此,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實數學課本的閱讀。數學教師應將數學閱讀教學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基本環節中去,改過去只“講練結合”教學方式為“講讀練三結合”方式,積極探索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
二、重視學生語言能力培養,促進數學閱讀發展
調查研究也表明,構成一些學生學習困難的因素之一是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差和數學語言水平低,在閱讀和理解數學材料上顯得無能,數學閱讀有助于學生尋找數學讀、思、解內在的契合點,尋找思維體系與解題體系最優化的組合方式。數學交流的載體是數學語言,因此,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是提高數學交流能力的根本。學生要想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呼吸,不可避免的要學會數學語言的轉換能力。數學語言的學習可以從定義、定理和公式這三方面入手,這些知識是數學中最重要也是最難懂的部分,如果學生能夠通過培養鍛煉逐漸自學懂這部分知識,就擁有了較高的數學閱讀能力。數學語言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表語言組成。文字語言比較自然,可以揭示問題的本質屬性。符號語言簡明、書寫方便,并且將關系溶于形式之中,容易集中表達數學內容,有助運算,便于思考。圖表語言直觀,有助記憶,有助思維,有益于問題解決。三種形式的語言各有其優越性,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一道數學題能否準確迅速合理地解決,關鍵在于能否準確的理解、互化各種語言。數學教學應充分發揮各種數學語言的優勢,注意數學語言之間的轉換練習,在轉換中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從而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閱讀的發展,提高學生合乎邏輯的思維,也就能避免出現那種不能正確、有序、邏輯合理地書寫解題過程的學習困難。
三、強化數學解題教學,提升數學閱讀素養
數學題目一般包括已知條件和要解決的問題兩個組成部分,這是解題的依據。往往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決定他對題干的理解以及化歸與轉化的能力,由此可見數學閱讀與數學解題教學研討的必要性。高中學生,由于高考的壓力,學生幾乎成了被動學習的機器,沒有一點數學思想,做題只是機械性的條件反射,以前見過的就會做,以前沒見過的就不會做,不會分析試題,理解不了試題表達的含義,學生學的累,老師教的累。因此解題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弄清題意,搞清已知、未知、題目的性質及所屬類型,尋找所需的概念、定理、公式,確定正確的解題步驟,并對關鍵的字句要認真推敲,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能善于挖掘隱含條件。解題教學是培養學生數學閱讀素養的最好途徑,而且抓好數學閱讀培養,就是提高數學的解題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在我們數學教學中,應該重視數學閱讀的教學,充分利用閱讀的形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漸提高數學閱讀能力,才能使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讓學生能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此我們大聲疾呼,“數學閱讀”必須走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