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蕾
北京科技職業學院
在充分分析課程的基礎上,教學效果的分析一定離不開教學的主體——學生。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以下特點: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詞匯量有限,基礎薄弱;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缺乏主動參與意識;大班教學活動受限。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共八個單元,每單元又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在熟讀樣例的前提下,模仿所給的短小精悍的對話,根據課本提供的語言環境,套用常用句型進行對話練習。
主要內容:在“說”的基礎上,圍繞同一話題進行聽力訓練,通過聽的內容,使聽說訓練的范圍進一步擴大。
這是寫作部分,分為應用文寫作和一般寫作兩部分,在教學中,我們只講授應用文部分。
主要內容:每單元提供兩篇閱讀文章,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Passage1緊扣交際話題,既與前面的聽說部分有機銜接,又突出詞語和句式的運用,便于學生模擬使用。
文化欣賞提示部分讓學生從討論所選生活哲理和職業道德警語中欣賞語言及其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Step 1. Leading-in
教師通過提問、討論等方法組織教學,引出本單元的主題。本人采用的方法是通過分享諺語和英語口語句型,引起學生英語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教師要注意一定要提前20分鐘左右到達教室,一方面做好課前準備(打開多媒體設備,把英語諺語或句型寫在黑板上),另一方面要觀察學生動態,規范學生行為,答疑解惑,引導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通過課下互動補充課上教學時間不足。
Step 2. Talking Face to Face
本部分為學生學習該話題的口頭交際提供模仿的樣本。教師先放錄音,然后要求學生分組口頭練習對話,學生再根據書中所提供的練習進行各種訓練。學生要掌握課文所給的句型和短語;根據提示語境靈活運用句型和短語。句型和對話選擇要注重交際典型性和可模擬性。學習過程要符合語言習得規律,注重語音、語調、語感和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Step 3. Being AIl Ears
本部分是在“說”的基礎上,圍繞同一話題進行聽力訓練,通過聽的內容,使聽說訓練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承接與鋪墊閱讀訓練。利用聽力材料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教授聽力技巧并要求學生掌握,改被動接受型聽力訓練方式為主動創造型綜合訓練。教師要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爭取在課堂上一次性解決問題。比如新詞和短語要在聽句子對話短文前幫學生預習掌握,掃清聽力障礙。
Step 4. Trying your hand
本部分主要通過典型實例來指導學生模擬套寫有關的應用文。首先學習應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常用句型,可在課堂上當場進行寫作,也可布置為家庭作業。要求學生掌握各種應用文的格式,能夠根據所給背景材料,組織成規范的文章。分析學生在寫作中常犯的錯誤,并指導他們訂正;要求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句型的正確使用,不再犯類似的錯誤。通過看圖寫作練習從一開始就培養總體描述的寫作能力。語法部分,先結合實際的例子進行講解語法規則,學生通過完成相關的練習來鞏固。個人建議:我們學生都不是英語專業的學生,而且大多數學生都學習了6年以上的英語知識,所以我們英語教師語法教學就是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法規則和框架,讓他們具有一定的語法概念。
Step5.MaintainingaSharpEye
課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園地和手段。先要求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閱讀,然后回答相關的問題。教師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句子以及句子結構進行詳細講解和分析,學生完成課后的練習。學生要掌握課文所給的句型和短語,根據提示語境靈活運用句型和短語,在理解的基礎上突出詞語和句式的運用。提倡看懂—學會的教學思想,堅持在閱讀中培養應用能力。不斷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獲得積極的自我肯定。
Step6.AppreciatingCultureTips
文化欣賞提示部分讓學生從討論所選生活哲理和職業道德警語中欣賞語言及其所包含的人生哲理。這部分可作為學生課外閱讀材料。
(1)教師考核由學校督導、領導評價和學生評議組成。
(2)課程考核方式。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英語技能并通過全國英語通用能力測試(B級),采用“分項考試、分項評定、綜合評價”的考核評價辦法,即形成性評價60%,其中平時成績40%,期中成績(口試)20%,終結性評價以期末測試為主,成績40%。在成績的評定上“強化平時,淡化筆試,突出B級測試”,注重過程評價,建立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本課程教師隊伍以中青年教師為主,來自各個不同的大學,學院結構良好。設備方面,因授課需要,每間教室都配有電腦和多媒體設備,上學期還配備了兩個智慧教室。在實踐的教學當中,為了滿足日常教學的需要,系部教師自主編寫了兩本教材。同時,除了課堂教學之外,課后指導英語社團,開展英語演講和英文歌唱比賽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