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禹全
摘 要:教學的過程亦是教師不斷反思與成長的過程,本文以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論述了一名初中政治教師的“教學成長史”。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總結與反思
巴爾扎克曾說過:“一清如水的生活,誠實不欺的性格,在無論哪個階層里,即使心術最壞的人也會對之肅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跟一顆大鉆石或珍奇的寶物一樣受人欣賞。”由此,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政治教學與德育息息相關,因此,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便成為了每一位政治教師頗為關注的教育話題。作為一名初中政治教師,筆者對自身教育教學實踐進行了反思、總結與分析,并據此撰寫此文,以供廣大讀者參考交流。
一、政治教師的榜樣力量
眾所周知,教師自身的道德品質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具有非常深遠和重大的影響,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實踐家與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根據自己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為后人總結出這樣一句話:“……教師真正的教養性表現為:學生能夠從他身上看到一個引導他們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從他的話里聽出他在號召他們成為忠于信念,對邪念決不妥協的人。”師德并不是要求教師要有多么崇高的事跡,或者做出什么偉大的舉動,更不是種種偶然為之、刻意為之的“作秀”行為,相反,道德正是從日常的小事當中才能夠真正得以體現,師德亦是如此。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執教經驗的政治教師,筆者認為最基本的為師之德便是教師“以身作則”的榜樣意識,唯有師德榜樣能夠教育出真正有素質、有道德的學生。政治教學中的榜樣教育是指教師以自身作則引導學生學習教師的模范行為。古羅馬哲學家、教育家塞內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誨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而榜樣是條捷徑。”蘇聯作家法捷耶夫也說過:“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勵,就愈會發出強烈的光輝。”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如何以師德為榜樣對學生進行無聲無形的德育熏陶與引導呢?中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風上精進不已,才能以身作則,宏收教化流行之效。”由此可知,想要培養出好學上進、品學兼優的學生,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看到一個有著豐富文化知識及良好道德素質的教師榜樣。例如,在某次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教室的過道里有一團廢紙,便彎下腰將其撿起來并放入垃圾筐里面,這雖然只是筆者無意識的一個舉動,卻被全班學生都看在了眼里,正當筆者走回講臺準備接著講課時,學生們卻自發地站起來為筆者這一行為鼓掌,這時筆者才深刻地意識到教師無意中的行為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與引導影響何其大啊!
二、教育教學當中的“寬”與“嚴”
如果琴弦繃得太緊,就會很容易斷掉;如果橡皮筋拉得太長,就容易失去其原本的彈性,教育教學亦是如此。教師的威信與高效率的教學絕不是靠嚴厲的訓斥與管教得來的,而是讓學生心悅誠服地在愉悅的情緒體驗當中受教育得來的,而“愛育”便是一種寬松的、高效的教育方式。夏鑄曾經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在政治教學當中教師應注意把控好寬與嚴的度,切莫讓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甚至是抵觸的心理。
例如,筆者所執教的班級有一位“小畫家”,在某次自習課上,筆者發現這名同學在認真地畫著什么,就連教師站在身后都渾然不覺,筆者探頭一看,發現這位學生的速寫本上面用鉛筆畫了幾個人物肖像,畫得栩栩如生,筆者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幾位任課教師的畫像,當然,筆者也一眼看到了自己的畫像,筆者故意清了清嗓子,這名學生看到教師在身邊慌忙想要將速寫本藏起來,筆者笑了:“我都已經看見了,來,讓老師看看在你們印象當中政治教師是什么樣子的?”這名學生不好意思地將速寫本遞給了筆者,筆者拿著速寫本走到講臺上,環視教室一周,發現學生都屏息凝神,不敢說話,于是筆者將自己的畫像展示出來,并問學生:“同學們,這個板著臉的大叔是誰啊?”學生們都笑了:“是您呀!”筆者見“小畫家”一直低著頭,便說:“畫得不錯嘛,能不能送給老師呀?”“小畫家”答應了,他也笑了。趁著這一較為輕松的交流氛圍,筆者提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來的疑問:“在同學們眼里,政治老師很可怕嗎?”學生們七嘴八舌地發言:“您很好呀,就是上課的時候有些太嚴肅了。”“以前覺得政治課很可怕,現在不覺得了。”
通過這一場畫像風波,筆者認識到了自己在政治教學當中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平時對學生的教學以及德育管理這根弦繃得太緊了,以至于學生無法以一種放松的狀態進行高效率的學習,這樣的教育教學效果無疑會適得其反。反思之后便是教學策略的改變,筆者一改往日沉悶無趣的教學形象,從一個“板著臉的大叔”變成了一個“風趣幽默的大叔”,而政治課程也不再是學生人人懼怕的課程,筆者得以在愉悅的教學氛圍當中更好地對學生實施知識教授與德育教育,最終筆者所執教班級的政治教學效率與學生整體的學習質量也因此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筆者從一名初中政治教師的角度出發,圍繞“政治教師的榜樣力量”與“教育教學當中的寬與嚴”對初中政治教學進行了上述研討,并發表了些許鄙薄之言,謹以此文與廣大教師共勉!
參考文獻:
[1]董歡.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
[2]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課情感教學目標的建構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4.
[3]黎銀夏.初中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