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建
摘 要:當前高校輔導員應當重視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圍繞著新時期大學生的獨特思想需要,構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全面體現出輔導員的思想引導價值。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創新
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工作應當形成完善的機制,創新思想政治引導的方法,在促進輔導員更好把握當前形勢的基礎上,著力提高輔導員的思想素質,從而全面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一、高校輔導員創新思政教育現狀分析
(一)價值意義
高校輔導員組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與大學生學習生活質量有密切關系,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有較強大的影響力,如果高校輔導員能夠緊跟形勢積極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促進大學生更好的了解社會發展形式,有助于糾正大學生在思想行為方面的偏差,可以有效化解大學生思想困惑,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創新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還可以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氛圍,提高高校學生群團組織的凝聚力,形成完善科學的學生工作體系,有效應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多樣性、差異性和獨立性日益增強的特征。創新輔導員思政理念對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高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積極貫徹高校教育方針有重要推動作用,提高了大學生思想、心理與行為的協調性。
(二)主要問題
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深刻的變革期,各種新觀點與新事物層出不窮,身處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較快,獲得各種信息的渠道日漸多樣,這使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復雜、行為差異巨大,而且思想觀念更新較快。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大學生的思想成長需要。高校輔導員面對的是差異化特征明顯、個性突出,且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差異較大的90后、00后大學生群體。這要求高校輔導員在科學技術知識不斷更新,各種社會思潮涌起、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任務艱巨的背景下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此,新形勢下應當提高輔導員應對多元文化沖擊的能力,注重在當代高校文化氛圍內有效的傳遞核心價值觀。還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能夠運用直觀化和創新化的方式滿足大學生的思想需求,切實以有效方式加強對大學生思想引導。
二、高校輔導員創新思政教育理念方向
(一)輔導員與兩課結合
目前高校輔導員更多的從事學生具體事務的管理服務工作,高校輔導員沒能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更好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少高校輔導員不具備較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不能掌握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思想理論,對核心價值觀理解的不深入,因此沒能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淺出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高校輔導員還應當與高校兩課結合,全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水平,在充分的汲取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知識的基礎上組織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說服力。
(二)思政教育與心理教育結合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當代大學生不僅面臨著學習壓力,而且還要面臨較大的升學與就業壓力,不少高校大學生往往擔心自己將來面臨的巨大挑戰,因此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負擔,甚至造成了思想方面的扭曲。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面臨著更新大學生思想觀念的重任,而且還承擔著解決學生思想包袱的要求。高校輔導員應當在豐富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科學知識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對大學生心理進行疏導的能力,著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輔導相結合,能夠幫助大學生在分析自我的基礎上建立良好的規劃,在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上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困惑,促進大學生有效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三)道德教育與政治教育相結合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質量,還要采用道德與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統一目標下形成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良好的高校思想、道德、情感和諧的校園,在內容豐富、生動活躍、有吸引力的活動中提高輔導員的影響,更好的調動大學生的思想積極性,能夠在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深入體驗各種思想觀念,引導學生在志愿活動服務中更好的獲得心靈的慰藉與思想的成長。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與原理保持一致,能夠科學正確的對待各種新思潮、新理念。其次,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與哲學觀影響學生,能夠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開展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熱點相結合,能夠緊緊圍繞黨的大政方針,適時的開展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工作。
(四)轉變輔導員身份
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還要轉變輔導員的身份地位,高校輔導員應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樹立平等和服務理念,強調從調研學生的實際思想需要出發,在明確高校大學生對輔導員期望的基礎上優化輔導員角色。首先,輔導員應當采用現代教育理念,注重提升平等意識,能夠運用情境法、互動法、網絡法、總結使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次,高校輔導員應當以平等心態對待高校大學生,能夠在服務、協調、管理的多重角度審視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導員應當成為大學生的知心朋友,能夠以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服務學生。第三,高校輔導員還要構建開放性的工作體系,能夠積極的聽取學生的意見建議,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充分的關注學生與愛護學生,達到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對學生施加必要的人文關懷。
三、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理念創新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思政教育目標
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過程中應當設置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針對不同學年、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思想需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制定差異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在綜合引導的基礎上,既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思想素質,又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全面加強學生的心理思想疏導,體現思想教育的獨特性。其次,充分的考慮大學生思想成長需要,圍繞著大學生關注的創新創業、社會熱點問題,以及國際國內的政治形式組織開展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第三,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與具體的活動相結合,能夠綜合開展道德培養、心理疏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等開展具體的思想政治超導工作,圍繞著評定優秀學生、發展黨員、學生干部選拔等開展具體思想政治引導工作,達到有效針對教育的效果。
(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關鍵在于還要有效的創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組織開展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首先,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較強的實踐性,應當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采用針對性的思想引導方式,運用談心對話、操行評定、學生活動等機會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其次,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注重圍繞著學生社團建設,學生業務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氛圍布置,以及各種主題性的宣講活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發揮群體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基礎上,注重圍繞著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以主題節假日,通過比賽、志愿服務或者其它形式的活動達到思想引導的目標。第三,充分的借助互聯網開展思想引導活動,輔導員與學生可以在網絡端進行實時互動溝通,達到了解學生個別訴求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有效必要的溝通,在解決學生具體思想困難的基礎上提高思想教育有效性和科學性。第四,優化學生群體互動平臺,充分的發揮學生群團組織的思想互動引導作用,充分的利用學生組織開展各項引導活動,達到全面開展思想引導目標。
四、結論
新形勢下優化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應當提高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儲備,引導高校輔導員更好的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在明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豐富的思想政治引導活動。
參考文獻:
[1]劉宏達.高校輔導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內在邏輯與現實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5):84-89.
[2]孫琳.高校輔導員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有機協同[J].湖北社會科學,2017(2):195-198.
[3]李春榮.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與應對 [J].高校輔導員,2017(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