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瀟
摘 要:高等學校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干力量?,F階段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化階段,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大學生的發展呈現個性化的特點,他們日常生活多樣化,為此輔導員隊伍一定要根據時代的特點而發揮應有的作用。本文在剖析當前輔導員隊伍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
一、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意義
中共十九大在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開幕。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歷史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教育方針在新時代下有了新的目標,其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將素質教育普及,確保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具備全面的綜合素質。習總書記高屋建瓴的報告,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不斷深入,國際國內的社會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世界多元化思潮的影響,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和文化滲透的不斷加劇,西方等發達國家利用網絡等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腐蝕逐步加深,對于高校而言,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思政教育工作要更艱巨和復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輔導員的作用至關重要,他們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及知心朋友,這支隊伍的結構和水平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發揮和大學生整體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立德樹人任務的完成。所以,高校想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首先要確保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這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而言,高等學校思政教育隊伍長久以來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以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輔導員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方面付出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各個高校在建設專業輔導員隊伍方面的成果也相當不錯。但在新時代、新形勢、新背景下,仍然存在著許多影響輔導員隊伍發展的現實困境,尚未形成輔導員工作的長效機制,如何更好地解決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問題,仍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總結和研究。
1.輔導員隊伍結構比例不盡合理
首先,年齡結構不合理。目前高校存在輔導員年齡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良好的年齡梯隊。一部分輔導員年齡偏大,對學生工作雖然熟悉,但是存在倦怠感,工作不積極,還有一部分輔導員是從應屆優秀學生干部中選拔出來的,雖然有熱情,但年齡相對偏輕,工作經驗和歷練不夠,不能夠完全盡到對大學生進行引導的職責。二是專業結構。輔導員專業背景多樣化,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專業的人數并不占大多數一部分輔導員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不能夠正確找出新時代于思政教育中的熱點和難點,還沒有認識到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時代下的重要性。三是性別比例。在高校中,女性輔導員的比例明顯高于男輔導員,在處理有些突發事件、培育大學生剛強、果斷、意志堅定等品質和陽剛活力等方面,男輔導員有著女輔導員難以替代的作用,輔導員隊伍性別結構的不平衡,對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直接影響。
2.輔導員崗位職責不盡明確
在高校管理工作團隊中,輔導員隊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是其工作核心和重點任務。但是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輔導員往往兼顧了很多工作,只要與學生相關的事情都需要落在輔導員的身上,其工作的重心偏離了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更多的偏重于學生日常事務的處理;因為對于一些高校而言,沒有完全理順自己的管理體制,沒有足夠的管理人員,對于一些輔導員而言,除了輔導員分內的工作,還有很多的學校和學院的行政工作等著他們完成,所以很多輔導員面臨的壓力是很大的。在大部分工作時間里,他們都是在做事務性的工作,為此在學術研究和思政理論研究方面他們沒有太多的閑暇時間和精力,這嚴重影響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3.輔導員隊伍的發展通道不盡暢通
教育部令第43號規定,輔導員有雙重身份,即干部和教師,對于輔導員而言,其具有職級職務“雙線”晉升的機會。輔導員可以評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或者其他相關學科的專業技術職務,也可以以工作表現和工作年限作為依據,對其行政級別進行確定。但實際上,輔導員雙線晉升、雙重待遇都有一定難度,輔導員的晉升渠道模糊不清。職稱晉升通道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職數較少,且輔導員專業來源比較復雜,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跨度較大,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很難實踐這一通道;職務晉升通道,輔導員工作處于學校的基層,事務性工作較多,直接從輔導員晉升的機會和空間都比較小。
4.輔導員的培養培訓相對滯后
根據教育部令第43號規定可以知道,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為此必須具備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學科專業背景,只有這樣,輔導員才可以解決大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在過去的幾年中各地高校逐步加大了對輔導員培訓工作的重視和投入,在省級層面基本都建立了輔導員培訓基地,在高校層面,大多數也建立了培訓體系。但是培訓基地在培訓內容上缺乏創新,多為專題講座,缺乏實踐內容,不能完全滿足輔導員的現實需求。在部分高校,由于輔導員隊伍龐大,能有機會被選派到校外參加相關培訓的專職輔導員數量不多,更多的是參加校本培訓,這樣輔導員的視野受到限制。當今新時代下,高校需要建設專業的輔導員隊伍,但是其培訓體制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不夠高,所以建設專業化輔導員隊伍成為了一個難題。
三、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面對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中存在的現實的矛盾和問題,這就要求輔導員隊伍建設要打破常規,從加強結構建設、明確工作職責、拓寬發展通道和創新崗職培訓等方面推動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進程,并將輔導員隊伍置身于“大思政”背景中探究專業化發展的路徑,以此為我國高校建設專業輔導員隊伍而提供動力。
1.加強輔導員隊伍的結構建設
面對輔導員隊伍存在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和性別比例中存在的問題,實行新老輔導員搭配,合理控制各個年齡段輔導員的數量配備,防止出現輔導員新老年齡斷層現象;對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學歷、職稱進行科學的搭配,讓學生和不同專業、學歷、職稱的輔導員搭配,以此確保輔導員隊伍具備專業性,使其分工有序、協調合作,以此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加強輔導員隊伍專兼職的搭配,選聘一些學業優異有學生工作經驗的男生學生干部,通過勤工助學的方式兼任本科學生班主任,協助輔導員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減輕女輔導員的工作壓力。
2.進一步明確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嚴格輔導員的工作職責
根據教育部令第43號規定我們可以對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內容有所了解,輔導員是大學生在大學生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他們要起到引導者的作用,這是輔導員工作的重點和核心。為此對于輔導員而言,其需要將自身的思政素質提升,根據新時代的要求來改變自我,對有關思政教育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進行學習,以此將自身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提升。對于高校而言,其需要對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模式進行探索,將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職責明確,將輔導員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使其具備充沛的時間,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學習相關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3.規范輔導員隊伍的發展機制,拓寬輔導員隊伍的發展通道
各高校要出臺相應的政策,完善輔導員隊伍雙線晉升制度,堅持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和合理流動性相結合的原則,對建設輔導員隊伍的機制進行完善,并保持輔導員隊伍出口的暢通。一方面,各教育主管部門、各高校在進行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設置時,將輔導員系列單列出來,保證專職輔導員的職稱渠道的晉升,與專業課老師享有同等的待遇;另一方面,將管理能力強的輔導員選聘到行政管理崗位從事管理工作,輔導員管理崗位實行職級制,享受校內相應的崗位工資待遇。讓廣大輔導員看到職業發展前景,增強廣大輔導員的職業歸屬感,有利于保持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
4.創新培養培訓機制,建立分級分類分層次的專業化培訓體系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為輔導員的培訓提供了內容依據和框架體系。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統籌協調制定系統的輔導員培訓計劃,各高校也要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制定輔導員的崗位培訓計劃,采校外培訓、校內培訓與輔導員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借助國家或省級輔導員培訓基地進行輔導員專業知識的培訓,聘請相關專業的專家來校進行講座;校內則可以邀請工作經驗豐富的專家型輔導員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進行培訓和交流,還可以舉辦輔導員之間的學術沙龍等體驗性學習方式,豐富培訓內容,拓寬培訓層次;各部門也應積極創造條件,為輔導員搭建輔導員攻讀博士學位、國內高校之間訪學交流、出國學習和基層掛職鍛煉的機會,拓展輔導員的視野,為適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馮剛.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發展路徑——《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頒布十年的回顧與展望 [J].思想理論教育,2016(11).
[2]張宏如.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研究 [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 (9).
[3]王萍.新時期高校輔導員隊伍“三化”建設的研究 [J].人力資源管理,2015(10):131-132.
[4]劉芮均.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