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艷
摘? ? 要: 隨著我國“大眾創業”口號的提出,我國政府積極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創業教育受到高職高校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語文作為高等教育的基礎學科,其與創業教育具有必然聯系。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高校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創業教育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高職高校? ? 語文教學? ? 創業教育? ? 滲透途徑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持續開展,高職高校的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難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面臨的重要問題,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提出“大眾創業”的口號,鼓勵大學生利用互聯網開展自主創業,在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現狀的同時,為我國經濟建設注入新的活力。語文作為高職高校教育的基礎學科,將創業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和自主創業具有積極作用和巨大幫助。
1.創業教育的積極意義與主要特征
1.1積極意義。
在我國提倡構建創新型社會理念的指導下,創業教育逐漸受到教育界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創業教育主要指通過有效的教育和培養,促使人才擁有開拓事業所需要具備的各項能力,并且挖掘人才特長與潛能,為人才的未來創業奠定基礎。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同時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機遇,開展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創業的認識和理解,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引導學生自主規劃未來職業發展,對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及教育發展具有關鍵作用和積極意義。
1.2主要特征。
創業教育是新時代的產物,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既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更突出了教育創新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創業教育需要具備以下特征:第一,內容全面,想要創造一個新事物,需要以全面的知識為支撐,創業教育內容要全面,涉及德智體美等不同領域,挖掘學生的創業潛能;第二,終身學習,創業并不是階段性教育,其屬于終身性教育,只有在人生中不斷學習和思考,才能突破固化思維,實現創業成功;第三,自我超越,創業屬于一種創業行為,創業過程是完成對已有技術和思想的超越,對于高職高校學生而言,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思想和價值的升華,是創業教育的核心;第四,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特長、思想都存在差異,創業教育就是要挖掘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長,對其因材施教;第五,開放整合,創業教育要具備較強的開放性,突破教材和課堂的限制,與外界知識和市場信息進行整合,為學生創造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開放性環境[1]。
2.創業教育與語文教學的關系
2.1素質層面。
在網絡文化的沖擊下,當代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理念都出現一定的改變,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在大學生群體中有所抬頭,對其未來職業發展帶來影響。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屬性,漢語是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通過各種具有豐富思想內涵的文章對學生開展教育,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優勢,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學生,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思想素質,給學生以啟迪和幫助。
2.2能力層面。
古代荀子曾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語言在社會交際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是人們在生活中與人交流和獲取信息的關鍵工具。讀寫聽說能力是語文課堂的關鍵內容,通過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在交際交流、語言表達及書面表達等方面的能力,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畢業后的工作、生活環境,對學生未來自主創業和職業發展具有較大幫助[2]。
2.3精神層面。
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富含了創新精神和進取精神,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更是精神層面的渲染和熏陶。通過語文教學,可以從精神層面帶給學生創業動力,促使學生正確看待創業,進而奠定創業的精神基礎。
3.在高職高校語文中滲透創業教育的相關途徑
3.1更新教學理念,強化創業意識。
在大眾創業背景下,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中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將語文教學與時代接軌,注重強化學生的創業意識。首先,教師要挖掘及整合教材資源,利用教材中具有奮斗和激勵精神的正面實例給學生以創業的信心,促使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其次,教師要利用語文學科的人文優勢,注重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創業思想,幫助學生在正確的思想指引下自主創業;最后,教師可以舉辦主題語文課堂,邀請社會成功人士和具有創業經驗的畢業生來校演講,豐富學生的創業經驗,幫助學生加深對就業和創新的認識[3]。
3.2創新教學手段,鍛煉創業能力。
語文學科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基礎學科,其教學目標為實現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均衡發展,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無論畢業后是選擇創業還是就業,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都是其在社會立足的必備能力,因此,教師要以創業為教學立足點,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鍛煉學生創業所需的基本能力。首先,教師要重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專題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寫作各種應用文的能力,為學生未來創業奠定基礎;其次,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當今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人才的表達能力,這是創業成功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摒棄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手段,提供給學生自由表達個人觀點和看法的空間與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由表達;最后,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人際交往是創業的關鍵要素,想要在未來創業成功,學生需要與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各種創業中的擬真情境,每個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求學生以角色立場與人交流和溝通,提升交流能力。
3.3強調人文教育,培養職業素養。
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人文性,高等教育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文學內涵,因此,教師要以語文學科的特點為出發點,在教學中強調人文教育,并以此為依托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未來更好地創業。首先,教師要對語文教材進行整合,利用其中具有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文章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愛國意識和理想信念,以遠大的理想為創業動力;其次,教師要利用語文教材中具有敬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的文章對學生開展教育,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進而在未來創業就業中遵守職業規范和相關法律。
3.4立足學科優勢,舉辦創業活動。
教師要突破語文課堂的空間限制,以語文學科的人文優勢為立足點,結合學生專業舉辦富有人文色彩和專業特點的創業活動,喚醒學生對創業的熱情。首先,教師要獲得院校的支持,在院校內部舉辦創業文案設計大賽、創業主題演講等活動,擴大活動在校內的影響范圍,促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并且通過活動加深對創業的認識;其次,教師要以互聯網為平臺,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為學生定期推動有關創業的文章,潛移默化地培養其創業意識;最后,院校要與當地企業開展合作,將企業作為創業教育基地,將語文課堂搬到企業,近距離體驗企業家的創業經歷和奮斗歷程,要求學生在參觀結束后寫一篇有關創業的心得體會[4]。
4.結語
在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新局勢下,高職高校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創業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重要選擇,我國政府要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語文作為我國各級教育的基礎學科,其與創業教育具有密切聯系,通過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提升其創業能力,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具有積極幫助。因此,院校和教師要認識到語文學科在創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且采取有效途徑將創業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為學生未來創業就業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樂.高校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創業教育[J].知識文庫,2018(08):164.
[2]符志云.高校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創業教育[J].語文建設,2017(27):10-11.
[3]邱代東.大學語文在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與定位[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04):61-63,2.
[4]張媛媛.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對話”教學[J].讀寫算:教師版,2014(33):202-203.
[5]劉常飛,高銀玲.高校語文教學中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研究[J].語文建設,2016(3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