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星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突飛猛進、高新技術大量投入使用,制造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面臨巨大挑戰,一些制造企業開始逐步接觸到作業成本法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成本管理中。本文通過對大量文獻的閱讀、歸納和總結,從四個方面對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進行了概括總結,期望為我國各制造企業有效應用作業成本法提供參考。
關鍵詞:制造企業;成本管理;作業成本法
一、引言
當作業成本法剛剛出現時,我國就有相關學者引入國內并對此進行了研究。因此,國內關于作業成本法的理論研究數據相對比較完善。然而,由于我國制造企業對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時間較短,成功的實踐經驗不足,再加上作業成本法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國大多數制造企業在成本管理的方法上還存在不足的同時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在此背景下,整理了近年來我國關于作業成本法應用于制造企業的相關文獻,希望能為我國制造企業更合理、更完善的實行作業成本法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作業成本法的內涵
由于我國引入作業成本法較早,因此國內學者對其內涵的定義相對也比較完善。徐鯤,鮑新中(2016)等人認為根據成本驅動理論對間接成本進行分配,使成本在間接費用與直接費用之間分配的更加合理,從而改善企業成本制度,為企業準確的成本核算創造條件的同時也為決策者進行準確的企業管理決策提供依據。蔣麗芹等(2017)人提出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資源被作業所耗用,而作業又被產品所耗用”。陳欣然(2018)認為作業成本法(ABC方法)可以動態的追蹤成本對象的全部的活動,并將這些活動所涉及的成本進行計量反映,并通過這些方式來評價資源的利用效率的科學計算和管理成本的方法。目前學術界對于作業成本法的定義雖然存在一些偏差,但是整體解釋方向是相同的,都認為作業成本法能夠很好的解決間接成本分配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并且能夠使得企業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決策更加準確。因此,我國的制造企業有必要投入使用作業成本法,在迎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同時讓自身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三、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應用的現狀分析
眾多國內學者們都認為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制造業的應用中存在較大問題。鐘紅玲(2014)指出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了在理論上最優的成本管理法但實際應用率卻很低的現象,例如在我國的制造企業中真正完全使用作業成本法的就是相當稀少。劉濤(2011)在其文中通過對比近幾年來我國制造業對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指出:我國正在逐步將作業成本法應用于實踐之中,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制造業有了一定范圍的應用,但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制造業數量占比總數來說依舊很低。劉芮含、于靜霞(2017)表示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的應用覆蓋范圍仍然很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相對于我國龐大的制造企業基數來說是少之又少。盡管我國在作業成本法產生初期就已引入,對作業成本法的理論知識的研究和掌握還是比較完善的。
然而,由于我國制造業近些年才興起,加上我國特殊的基本國情,作業成本法在國內制造業的應用率較低。相較于國外制造業已成熟穩定使用作業成本法的情況而言,國內對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普及仍需政府加大推廣力度,企業積極響應配合。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漸激烈,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根據自身資源、制造費用狀況將作業成本法應用于本企業,比如說許繼集團、中國電信和寶鋼集團等等。
四、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
譚燕萍(2015)指出制造企業在嘗試使用作業成本法時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不知道如何管理。胡愛武(2012)結合了制造企業自身的缺陷指出,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生產經營方式不斷變革,在傳統制造業企業中還是會存在一些企業的生產方式較落后,沒有進行技術革新,制造業企業內部生產技術落后,作業成本控制工作不能夠很好的開展的現象。倪輝(2017)認為制造業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首先是制造業企業內部現行的成本管理體系不能同日益發展的社會相結合,不能有效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其次是制造業企業內部對成本控制工作不重視。
2.運行成本較高
沈衛國(2014)與傳統成本核算方式相比,作業成本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運作成本。何靜潔(2015)指出作業成本法的缺點之一是會計核算過程繁瑣。每一個成本動因都需要建立相應的成本池,并收集大量產品的運行量來計算配送時的成本。繁瑣的步驟和工作量使得傳統的作業成本法成為傳統的成本核算方式。會計成本難以在企業中獲得利用和推行。譚燕萍(2015)中結合圖表等直觀圖指出:從整體來看,作業成本法的計算工作量比較大,實施的成本較高。
3.相關工作人員對作業成本法缺乏了解
鐘紅玲(2014)談到,我國絕大部分企業因自身的發展情況和管理者的理念及會計工作人員的意識落后,使得我國的企業在成本計算方法運用中依舊沿用著傳統的計算方法,而不是使用作業成本法來替代。蔣欽(2007)論證環境制約因素時提出,目前我國眾多企業的員工素質參差不齊,造成了作業成本法在實際使用中的困難重重、無法適應于企業。
作業成本法在中國制造企業中不能廣泛推廣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我國制造業企業大多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第二,我國會計人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對作業成本法了解不夠透徹,無法將其很好的運用到企業成產分配過程中;第三,當企業采用作業成本法時,由于步驟繁瑣且工作量較大致使作業成本法在制造業的運行成本較為高昂,中小企業承擔不起這樣的成本。這三個點是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制造企業難以廣泛推廣的重要影響因素。
作業成本法在我國還是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一些制造企業也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狀況進行自我調整迎合時代需求。除此之外,也可以借鑒國外成熟的實踐經驗,結合中國具體發展狀況,通過實踐將其轉變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作業成本法。
參考文獻:
[1]徐鯤,鮑新中.作業成本法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國外研究綜述[J].技術經濟,2016(3).
[2]蔣麗芹,許明月,喬艷麗.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產品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2017(22).
[3]陳欣然.作業成本法在產品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8(4).
[4]鐘紅玲.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的應用[J].管理世界,2014(14).
[5]劉濤.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制造業的應用研究[D].燕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6]吳海鵬.作業成本法在制造業的應用[D].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7]劉芮含,于靜霞.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應用研究--以東風汽車為例[J].納稅,2017.
[8]譚燕萍.論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應用[J].當代經濟,2015(08).
[9]胡愛武.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2.
[10]倪輝.作業成本法在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3).
[11]沈衛國.淺析作業成本法在制造類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會計師,2014.
[12]何靜潔.作業成本法在制造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5.
[13]蔣欽.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應用創新研究[J].蘭州商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