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勝
摘要:城市臺處于“四級辦臺”體制中下層,面臨著區域覆蓋受限、專業人才匱乏、觀眾流失、廣告減少、運營成本過高等困境,傳統媒體優勢正在喪失。湘潭臺近年來整合現有人力、頻道、新聞等資源,突顯作為當地黨和政府輿論宣傳主陣地特色。同時加快媒體融合步伐,積極融入市場,加強傳播陣地建設,提升媒體傳播力,促進傳統電視轉型發展。
關鍵詞:城市臺? 突圍路徑 湘潭廣播電視臺? 實踐
湘潭廣播電視臺近年來在轉型發展上奮力探索,掌握話語權,守牢主陣地,銳意改革,講好湘潭故事,傳播湘潭聲音,加快媒體融合發展。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整合資源打造品牌
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政治立場、保持政治定力,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作為辦臺立身之本。要通過傳播主流媒體聲音的網站網頁和“三微一端”,做出主流媒體的品位和魅力,體現主流媒體的深度和高度,把受眾的注意力再度引導到主流媒體上來。
2015年,湘潭臺黨委制定了五年改革發展思路:堅持正確導向,抓好主業,帶動產業,實行制播分離和分類考核,以互聯網思維實現媒體融合轉型,打造湘潭地區權威主流的全媒體,將原有的頻道制調整為中心制。全臺成立新聞中心、廣播中心、新媒體中心、節目中心等四個質量型單位和廣告經營公司、日出東山文化傳媒公司、韶山紅旅公司等三個經營型單位,集中優勢打造新聞綜合、公共都市兩個電視頻道和湘潭交通廣播電臺。通過改革激發新活力,創造新優勢,壯大主流媒體輿論陣地,實現湘潭廣電的二次創業。
2015年6月湘潭臺新聞中心《湘潭新聞》特別策劃“九月三日憶忠魂,湘潭抗戰英雄譜”大型采訪活動,近四十名記者分七路赴陜西、山西、遼寧、廣西、江蘇、江西等地尋訪湘潭抗戰將士足跡,活動歷時三個多月,采訪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為廣大受眾全面呈現了湘潭抗戰將士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抖际腥沼洝窓谀客瞥觥跋嫣犊箲鹩洃洝睂?,通過對戰爭親歷者的采訪,對湘潭的抗戰大事件進行全景式報道,激發人們的愛國之情,播出的消息《湘潭發現抗戰標語墻 “國民公約”重見天日》通過網絡推送在全國引發反響。廣播中心開辟《抗戰中的湘潭文化人》專欄展現了齊白石、呂驥、黎氏八駿等湘潭文化名人通過譜曲、作畫、辦報刊,喚醒沉睡的國人,為抗戰捐資捐物構建了一道“文化戰線”的堅強后盾,用獨特的視角為觀眾展現了湘潭文化名人抗日的歷史。
湘潭臺在“喜迎十九大”“創文迎國檢”“抗洪救災”“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宣傳戰役中,充分運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平臺進行主題宣傳,整合全媒體優勢,創新宣傳方式。2017年,在湘潭市遭遇特大洪水的緊急時刻,湘潭臺啟動重大新聞宣傳報道應急預案,臺領導親自指揮,整合全臺宣傳力量,為全市抗洪救災營造了輿論氛圍。2018年7月2—8日,在湘潭新聞頻道中午12:30分開辟7期《眾志成城 守護家園》抗洪直播特別節目,采用4G連線、無人機航拍進行現場報道,運用新聞評論、即時播報等多種電視傳播形式,精心制作《風雨同心》H5頁面,為湘潭點贊,為抗洪加油。湘潭市雨湖區姜畬鎮泉塘子村、梅花村部分村民因遭受洪澇災害,在少數肇事者的煽動下,30余人惡意堵塞320國道,要求政府立即全額賠償受災損失,造成國道數公里交通堵塞達一個多小時。在抗洪搶險關鍵時期,面對謠言四起,湘潭交通廣播利用與湘潭市公安局聯合打造的《110直播間》主動發聲,披露真實信息,發布權威觀點,報道造謠事件處理進度,發揮了強有力的輿論引導作用。
創新傳播形態,做大活動品牌
“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雹倭暯娇倳浀脑捯馓N深長,深深銘刻在人們心中。為進一步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高市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2016年5月以來,湘潭市面向城區134個社區,湘潭臺執行承辦的“你我共創建”社區文明大舞臺活動,每月舉辦兩期,通過“一個展示、一個話題、一個推選、一個誦讀、一個傳唱”的“五個一”形式,走近社區居民,每期時長2個小時以上,通過微信視頻直播,據微信公眾號后臺數據顯示,每期在線觀看的觀眾平均在10000人次以上,互動留言300條左右?!吧鐓^文明大舞臺”活動實現三種方式傳播:一是活動現場通過市民互動、文明展示、樹立身邊的榜樣等方式實現面對面實時傳播;二是通過微信視頻直播,粉絲通過在線觀看、互動留言實現網絡傳播;三是通過電視手段全場錄制,然后經過后期精心制作,在湘潭臺新聞頻道、公共都市頻道分不同時段播出,進一步放大電視端傳播效果。2016年社區文明大舞臺正式與蓮城市民見面,到目前為止已經舉辦了68期?!吧鐓^文明大舞臺”活動,沒有邀請大牌明星藝人,舞臺上所有主角全部是每個社區的居民,全部是“草根”百姓,真正實現“三貼近”。2017年7月,“社區文明大舞臺”活動被作為湖南創新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向全省推廣,新華網、中國新聞網、新湖南等網絡新媒體以《湖南湘潭:把文明創建的舞臺搬到居民家門口》為題,連續報道了湘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11月8日,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中國新聞》欄目以《十九大精神進基層 社區流動大舞臺 宣講活動入人心》為題進行報道,12月25日晚,中央電視臺一套《焦點訪談》欄目重點推介了湘潭創文惠民經驗,“社區文明大舞臺”再次呈現精彩。
傳統媒體經營模式遭遇嚴峻挑戰的形勢下,湘潭臺迎難而上,積極探索與新媒體融合經營的新渠道,做大活動節會品牌,做好對各部辦委局、各單位的宣傳服務工作,把觸角延伸至各縣市區、鄉鎮,拓展農村市場,彌補硬性廣告急劇下滑的空白。2017年,完成了第20屆湘潭房博會、恒大達人來了、華銀孝悌十佳、拳王擂臺賽、湘潭小姐評選、九華湖音樂節、湘潭萬達廣場2017珠江啤酒節、窯灣涂鴉文化藝術、花石荷花節等近100場大型活動及節會。面對新媒體沖擊、經濟下行、政策影響等多重危機,湘潭臺鞏固傳統廣告業務和活動創收,策劃舉辦了各行業展會活動,特別是積極對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2017年策劃承辦了《百姓春晚》《春天的聲音暨“書香湘潭”啟動儀式》《“七一”經典誦讀暨百姓微宣講展示》等,既服務于湘潭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矩陣立體傳播,放大輿論宣傳效應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說:“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湘潭臺新聞采編人員在全媒體報道指揮中心統一調度下,拓寬平臺和渠道,對稿件實行碎片化處理,做好PC端、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廣播端、電視端等傳播終端的預熱、發布、信息反饋等工作,實施全天候的內容生產,使新聞事件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中產生化學反應。
2015年以來,湘潭臺投入300多萬升級改造新媒體,對湘潭傳媒網進行了全新改版。新創建了“這里是湘潭”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湘潭電視臺湘潭新聞”、移動客戶端“大美湘潭”成功上線推廣。電視端每日播出的所有新聞視頻10分鐘以后即可整體上傳至移動客戶端“大美湘潭”,受眾可以通過手機觀看;第二天上午九點稿件分類拆條和文字即可詳細閱看。新媒體立足廣電采編資源,推出了一批影響大、傳播效果好的作品。微信公眾號“這里是湘潭”于9月3日大閱兵當日推出了微信《“湘潭制造”閱兵式上“亮瞎眼”》,報道了在閱兵式上江麓、江南 “湘潭制造”亮相的新聞,至次日中午,閱讀量已經達到10萬+,點贊數超過500。2017年6月24日,石潭鎮農貿市場的女商戶張某某,與收取市場衛生費的張議發生爭執,被張議在背部刺了一刀,送醫后搶救無效身亡。2018年5月24日上午,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湘潭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議犯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微信公眾號“這里是湘潭”立即推出《死刑!石潭故意傷害案剛剛一審宣判》,閱讀量上10萬+,點贊數790。
積極探索傳統媒體與互聯網的有效融合,依靠內容生產優勢,為各職能部門打造微信公眾號。湘潭臺現在與市紀委監察局、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政務中心、市環保局、市交通局、市安監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等20多個市直部辦委局、園區合作,托管運營一系列微信公眾訂閱號,探索了一條延伸傳統媒體觸角的新路。每個微信公眾號除了每年收取15—20萬元不等的運營經費,還緊貼各行業特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最美交通人”“最美環保衛士”“最美快遞小哥”等活動評選。湘潭市交通運輸局官方微信號“湘潭交通”從2016年10月18日開始,開展了“下攝司大橋橋型方案投票活動”征集公眾意見投票活動。發布不到兩個小時,投票頁面點擊數就突破了1萬。10月25日23時55分,投票正式結束。據后臺統計,“下攝司大橋橋型方案投票活動”共有88661名市民關注、12078名市民參與有效投票、600余名市民留言獻策。最終投票數據顯示:方案一“湘江碧波”獲得6913票,方案二“丹鳳朝陽”獲得5165票,“湘江碧波”方案更受市民歡迎。湘潭市交通運輸局決定將市民投票較高的方案一“湘江碧波”定為下攝司大橋橋型,并上報市委、市政府審批。
這些線上線下活動增強了粉絲的粘合度,同時通過傳統的電視頒獎典禮讓有電視情結的受眾得到榮光和滿足,全場錄播并在電視頻道播出,各部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和湘潭傳媒網還附有視頻點播鏈接,形成了多次傳播、逐級放大的輿論宣傳效應。
注釋:①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