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爽
【摘 要】 貨幣傳導機制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利用政策手段,對貨幣供應進行控制,從而實現經濟宏觀調控目標的一種機制。貨幣傳導機制與貨幣政策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影響著貨幣政策的實行落實與效果,而貨幣傳導機制的變革更新與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又是分不開的,本文以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為研究的出發點,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變化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貨幣政策傳導 利率傳導 信貸傳導
二十一世紀,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進步,人類社會正處在變革的時代,在計算機技術的影響下,許多行業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而互聯網金融行業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應時代要求產生的新型金融服務形式。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存在主要是為人們投資理財提供便利條件。現如今的社會中,人們已經離不開便利的第三方支付,而網絡貸款等許多新興的金融服務也逐漸地融入到人們生活當中來。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新型金融業的發展在經濟社會中對宏觀上的整體經濟產生了相當程度上的影響,改變了傳統的經濟結構,而在經濟體制當中,貨幣的相關傳導機制是央行對經濟調控的重要機制之一,這種機制在互聯網影響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進而導致貨幣系統對于金融系統產生影響。互聯網金融行業簡單的從定義上來說,就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為依靠,所建立的互聯網產業與金融產業互相融合的一種產業。互聯網金融與以往的傳統產業相比,有許多傳統產業難以比肩的優點,例如由于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互聯網金融業在信息獲取、傳遞和處理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工作效率有著明顯的提升。金融行業從某種意義來講是一種服務行業,目標是為客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金融業務,而互聯網金融業所涉及的項目范圍更加廣泛,效率也更高。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證券交易活動,由于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無論是進行證券交易,還是對獲取證券信息,討論證券交易走向,都可以使用互聯網技術來完成,方便快捷,并不一定要在證券交易所。貨幣的政策傳導機制是指運用貨幣政策等工具,調整貨幣的供應量,從而實現對于經濟的宏觀調控,實現制定政策的目標。我國的金融行業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雖然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經濟已經實現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金融體系仍然不夠完善,需要不斷改革創新與發展,我國正處在經濟改革的關鍵階段,如果能抓住科技進步的機遇,利用互聯網技術對貨幣傳導機制進行發展完善,就能促進經濟的發展,推進綜合國力的提高。
一、互聯網金融的研究背景和意義
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時間比較短,因此相關的模式體制等相關體系都不是很完善,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出現是在上世紀末期,信息技術不斷進步,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發生了結合,互聯網金融行業開始出現,在之后的十年中,支付技術的出現與不斷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行業飛速發展,一直到現在,現金基本已經很少在交易中出現,網絡支付基本實現了普及。在新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之后,傳統的金融行業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避免被時代拋棄,也開始將金融活動與互聯網模式相結合,為自身發展尋求機會。
互聯網金融自出現之后,由于網絡的相對隱蔽性,為了實現對于這個行業的監督與管理,國家出臺了許多相關的管理措施,在構建完善合理的管理體系方面付出了許多努力,在國家的管控下,互聯網金融行業與傳統金融行業相比所具有的優勢更加得以發揮。網絡支付等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的金融服務繼續發展的同時,又出現了眾籌、網貸等新興的產業模式。這些模式不斷發展,人們對于互聯網金融業成本低效率高的了解也不斷深入,但是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不完善與互聯網金融交易的風險性安全性相對較大仍然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問題。互聯網金融作為新時代出現的一種新的金融模式,在不斷發展中,已經在我國的金融體系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對于國民經濟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對互聯網金融的特性進行了解分析,更好的發揮互聯網金融業的優勢,促進其發展,從而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推進互聯網金融發展有許多好處,其一是,由于網絡時代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趨勢,互聯網金融行業在其影響下會形成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其二是互聯網金融行業有許多與傳統的金融行業不同的金融業務,能夠更好的為客戶提供小額金融服務,補足傳統行業的不足,從而實現與傳統金融行業的互相促進與發展。其三是互聯網創新精神與金融行業結合,有利于金融創新的實現。最后則是由于互聯網的便利性,有利于降低金融行業的運行成本,提高運行的效率。
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受互聯網金融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如今在整個經濟社會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滲透進了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自互聯網金融行業上個世紀末期出現以來,傳統金融行業互聯網化程度不斷加深f網絡支付手段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現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少,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一)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變化。中國的貨幣傳導機制有兩個主要階段,一是在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之后,我國形成了計劃經濟體制,在計劃經濟體制當中,政府直接控制貸款等金融活動,所有的金融活動都由中央統一管理,地方銀行沒有自主權,缺乏積極性。 改革開放之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開始發生變化,從原來簡單的由中央統一管理的模式,改變為分級體制,這一變革雖然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仍然處在中央的調控之下,但是地方的獨立權限有所擴大,金融行業被注入了活力,促進了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就是說,貨幣政策由直接調控模式變為了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結合的模式,對國家經濟穩定有一定的貢獻。
而上世紀末期開始,我國采用了穩健的貨幣政策,取消對于商業銀行的嚴格管制,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受到影響,發生了長足的變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信貸率傳導機制為核心的貨幣政策傳導體系,將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調整為間接控制為主的機制模式。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就是維持經濟秩序的穩定,進而實現經濟發展,保障人們能夠享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相關成果。而實踐證明,人民幣的匯率基本保持穩定,金融秩序也十分穩定,信貸結構發生了較為合理的調整。
(二)互聯網金融對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互聯網金融逐步發展到現今的規模與地位,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自商業銀行的管制取消,貨幣供應量成為了貨幣政策對經濟間接管控的主要中介方式。貨幣傳導機制中的主要傳導機制為信貸傳導機制,這一機制是指傳統的金融機構對資金進行管理,完善融資條件,調整貨幣的供應量,影響企業的資源量。
信貸傳導機制主要有兩個組成部分,第一個是金融機構的貸款渠道,這一部分是傳統機金融機構通過對貸款行為進行調控,影響貨幣的供求關系,對于投資情況進行調整,。在金融活動中,由于信息渠道不是特別多,信息不是完全的公開化,透明化,所以在金融機構與金融客戶之間,信息具有不對等性,貸款活動中金融機構處于主導地位,企業與個人處于被動的地位。在企業與個人尋求貸款的過程中,由于傳統金融渠道的一些弊端,比如門檻較高,效率較低,許多需要貸款的金融客戶逐漸將目光轉向了互聯網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傳統的金融機構貸款,降低了貸款人獲取貸款的門檻,也降低了貸款人對于金融機構的依賴。貸款人可以通過許多新的渠道與路徑獲得貸款。與此同時,銀行等傳統的金融機構也進行了轉型,以互聯網模式為新的基礎,建立新的盈利模型,為客戶提供新型的金融服務。第二中則是資產負債表的相關渠道,在我國的金融模式實際運行當中,,主要是對于借款人的征信情況進行評估,金融結構對于評估結果進行判斷,來決定是否放出貸款、以及貸款的數額大小。也就是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時,首先對貸款的安全性與盈利性進行評估,利潤保持穩定時,主要考慮的就是風險的大小。
(三)互聯網金融對于利率傳導機制的影響。利率傳導機制是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決定著其他的貨幣機制能否有效的發揮作用。利率傳導機制是指在貨幣政策的變動過程中,利率發生變化,從而對金融經濟產生影響的機制。具體來說,就是在整體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貨幣政策引導著貨幣供應量的變化,進而影響利率的變動,然后對投資貸款等金融活動產生影響,最終影響到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
改革開放為我國經濟帶來了飛速發展,而為了適應經濟發展,我國開始了利率化的市場改革,而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出現,推進可利率化改革的進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催生了許多新的融資模式,也就提高了利率傳導機制的效率。同時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發展,減少了金融摩擦情況的出現。
三、互聯網對貨幣傳導機制影響總結
互聯網金融是新時代背景下,應時代要求產生的一種新的金融行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貨幣傳導機制作為金融調控手段,受到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影響,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會抑制傳統的信貸傳導機制,促進利率傳導機制的發展完善。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創新的著一種方式,他的發展改變著貨幣政策傳導體制,為了經濟的發展,我們要推進多渠道傳導機制的完善,加大金融體制的改革力度,制定完善的互聯網監管體系與規范。
【參考文獻】
[1] 陳韶韻.互聯網金融對央行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及政策建議[J].信息系統工程,2018(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