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聰
摘 要:目的:為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探索基于學校“達賢教育”理念的育人路徑方法。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課程、活動、家校為中介,以育人為目標的實踐研究。結論:實踐證明,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和協同育人,有助于達成“達賢教育”的“知賢道、行賢德、揚賢藝、育賢心”育人目標。
關鍵詞:立德樹人;達賢德育;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協同育人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就是要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的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要堅持育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發展人、改造人、塑造人。怎樣把立德樹人與學校“達賢教育”理念有機結合起來,我校從理論與實踐層面,探討了兩者結合的有效實施的育人路徑與方法。
一、“達賢教育”文化內涵
“達賢教育”傳承于番禺的“上品教化”發展理念,追求優質高效的文化德育,以培養“品性敦厚、智識超拔、敢于創新、富于人文素養”的新時代公民。學校圍繞校名核心詞“賢”提出了“知賢達賢”大討論,通過討論達成了共識:“賢”者有道德、有才能也;“知賢”者明白一切事理也,“達賢”者踐行一切事理也。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了“達賢教育”的理念:知曉事理、道行高遠、知行合一。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達賢教育”的文化內涵:唯有德才兼備,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已成為學校師生的文化認同。
二、基于“達賢教育”的育人路徑
以學校“達賢文化”為引領,教育和引導學生熱愛熱祖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黨的光榮革命傳統,具有科學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養成良好生活和行為習慣,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氣質高雅,體格健康,樂觀向上等良好品質。
(一)“知賢道”人文德育。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嶺南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精神內涵,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理念和中華傳統美德。
(二)“行賢德”生活德育。開展責任教育、勞動實踐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深刻體驗勞動、生活的重大意義,提高生活素養,感悟對自己、對父母、對家庭、對班級、對社會和對國家的責任感,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揚賢藝”風雅德育。開展好習慣養成教育、書法教育、剪紙教育、合唱教育、舞蹈教育和樂器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藝術愛好和藝術特長,陶冶學生藝術情操,提高藝術修養,塑造優雅的氣質。
(四)“育賢心”幸福德育。開展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等方面教育,培養學生興趣,主動探究的精神,引導學生增強調控心理、自主自助、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和樂觀豁達的心理品質,成就幸福人生。
三、基于“達賢教育”的育人實踐
(一)構建“達賢德育”校本課程
圍繞“達賢德育”的內涵,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帶領全體老師構建了“達賢教育”課程體系,形成了以“達賢德育”核心理念“志存賢道,知行合一”的特色課程體系,讓“達賢教育”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賢德育”課程體系是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心理、認知水平和行為特征我校制定了“達賢德育”實施的四個層面:知賢道、行賢德、揚賢藝、育賢心。學生在層層深入、逐步遞進的德育課程中不斷進步。
(二)創設豐富的“三禮、五知”教育活動
活動育人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系列德育活動。根據各個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結合學校的德育培養目標和學校工作安排,我指導老師們開展了“三禮、五知”教育活動,如一年級“入隊禮”活動、“十歲成長禮”主題活動、“畢業禮”主題活動、“五知教育”主題班會、經典閱讀等系列德育活動。“三禮、五知”教育活動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具體的活動實踐把德育理論知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身道德標準,逐步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推進家校協同,實踐體驗式育人
家長是學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他們為學校德育活動順利開展,德育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為德育活動豐富了內容。
1.家校共育。一是組建和完善家委會與家長志愿者團隊。為了更好促進家校工作,切實把教育孩子的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將繼續健全學校、班級各級家長委員會。二是通過校長信箱、家長會、家訪、qq、微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多維的家校溝通渠道,讓家校無縫鏈接。三是家校共同開展特色教育活動。以“打開大門辦教育”的理念,邀請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一起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2.實踐體驗。我們把德育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能在生活中踐行。我們分別以班級、年級、全校為單位組織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社會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增廣見識,增進感悟,促進學習。二年級:消防體驗活動, 三年級:社會觀察活動,四年級:科普體驗活動,五年級:尋覓歷史活動,全校:文化體驗活動、生活體驗活動、種植園實踐活動。
四、結論
達賢德育課程把賢道、賢德、賢知、賢行通過具體的課程和多彩的活動詮釋出來,在實踐探索中深化了達賢德育內涵,伴隨著“達賢德育”理念在校園穿梭,學校里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是師生精神面貌、家長的評價,以及德育、才藝方面的成績都取得了創新性的發展。我基于“達賢教育”的育人實踐走進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思想,鍛煉學生的意志,追求的是自然的、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精神和才藝技能的協調發展,致力于培養愛國敬業、崇尚科學、塑造氣質、誠信友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