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南
摘要:班主任作為班組管理的主要責任人,對于提升班級學生整體素質發揮著重要作用。語文學科的班主任如若將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相結合,則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用更加明顯。
關鍵詞:小學語文 班主任 品德教育
傳統的授課方式過分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導致出現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從小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為他們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是學生心中的楷模、學習的榜樣。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給學生樹立榜樣,對他們滲透品德教育。
一、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進行小學生教育工作時,品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比較貪玩,自律性差,如果教師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約束,學生就難以專心學習,這使得小學品德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當前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學結合班主任管理,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約束能力,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可以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產生一舉多得的作用。
二、班主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班主任不僅是某一學科的教師,還是學生日常生活管理的重要角色,所以小學語文學科班主任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課堂加以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如在教學《母親的恩情》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寫作手法,還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明白母親對他們付出的感情,從而引導他們懂得感恩。班主任還可以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明白母親的付出,讓學生懂得感恩。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滲透品德教育的途徑
1.朗讀有助于滲透品德教育
無論是哪個版本的語文教材,每一篇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有助于朗讀者記憶,還有助于朗讀者感悟文中的深意,而大聲朗讀有助于學生理解文中的深層含義,幫助學生學好語文。
如在教學《在大海中永生》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這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以及人民對他的深厚感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誦課文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小學生獨立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借助朗誦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文字練習和語言表達有助于滲透品德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書寫能力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選取具有教育意義的句子和段落,讓學生通過書寫的方式,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增強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小學是品德教育的基礎階段,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取提問、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課文的思想內容,分享自己內心的想法。
3.教學活動有助于滲透品德教育
小學語文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和語文教材,還要貼近生活,使品德教育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這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還有利于發現學生思想品德存在的問題,以便教師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如在教學《秦兵馬俑》時,教師除了要給學生講解和秦兵馬俑相關的內容,還要讓學生懂得秦兵馬俑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不僅如此,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講析理解法,讓學生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再通過情感熏陶法,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結語
語文課堂具有品德教育的功能,小學語文學科班主任要利用好語文課堂,將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相結合,在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同時,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另外,小學語文學科班主任還要不斷總結班級管理的經驗,充分挖掘語文教學的潛在價值,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孫海英.淺談語文課堂中的品德教育[J].新課程(中),2015,(4).
[2]田秀芳.如何激活語文課堂[J].快樂閱讀,2016,(10).
[3]董玉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中華少年,2016,(11).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