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儆
摘要: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進行復習課教學時,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給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全面培養學生。
關鍵詞:數學素養 小學數學 復習課
教師是學生的重要引導者,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優良的教學設計,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實現小學數學復習課堂有效教學。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能力水平、綜合素質、觀念思想等。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了“核心素養”概念,以及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所要具備的品格與能力,并從多個角度出發,提倡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邏輯思維、數學文化、解決問題能力、學習能力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促使學生對問題主動思考,并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開放性意識,同時提升學生個體的認知思維、邏輯思維及獨立思考能力。
二、小學數學復習教學過程設計的不足
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中,教師要從數與代數、圖形幾何、概率統計、運算應用、綜合實踐等領域系統設計學生的復習課,并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教學中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以加深小學生對知識的鞏固。雖然新課程改革提倡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
1.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設計中,教師一般將重點放在對知識的鞏固上,以至于復習缺乏針對性。雖然教學目標設計的較為全面,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式并不能讓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在實際小學數學復習過程中,許多教師更加重視知識與技能,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教學思維,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有效發展。
2.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并綜合提升學生素質。但是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設計實際中,許多教師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針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復習,教師呈現出是自己的教學行為,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針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實踐培養。
三、小學數學復習教學過程設計的改進策略
1.提升學生的數學方法和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培養目標,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數學知識進行復習,就是第二次對學生進行素質能力的提升。在第一次教學中,教師已對學生展開了數學知識的有效教學,而復習階段就要重視提升學生的能力素質。因此,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設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如有這樣一道幾何圖形復習例題:有9個小長方形,它們的長和寬分別相等,用這9個小長方形拼成大成方形的面積是45平方厘米,求這個大長方形的周長。針對例題,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以合作學習、提問式等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分析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2.教學過程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復習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復習內容,明確復習目標,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可以運用互動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復習數學內容的主動性,同時也可以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學生為主體,對數學復習教學進行有效設計,從而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瑩瑩,朱麗,吳曉璐.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9).
[2]徐國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7).
[3]周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6).
(作者單位:南昌市西湖區進賢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