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華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應以自己的講解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感受和理解,講究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放飛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享受閱讀樂趣,變閱讀為“悅”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方法 閱讀個性
一、注重自由閱讀,開放課堂,培養學生閱讀個性
課堂是開放、自由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應強迫學生在自己的安排下進行任務性閱讀,而應注重自由閱讀,開放課堂,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展開閱讀,或讀,或說,或想,或寫,或畫,或背。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培養學生閱讀個性。
二、引領文本美讀,張揚學生閱讀個性
美讀,是聲音的穿透與情感的完美融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文本美讀,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用心體會語言,張揚閱讀個性,感受文本語言美、節奏美、情感美及意蘊美,從而滋潤學生心田,培養學生美好的人格和情操。文本美讀具體包括:第一,掌握朗讀技巧,讀出音韻美。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朗讀,讓學生在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美讀中張揚個性,獲得美的享受。第二,反復涵詠回讀,讀出語言美。教師要引導學生巧抓重點的字、詞、句,領會文本語言的精妙之處,把握文本思想的深層內涵,從而升華學生的情感,點燃學生的閱讀激情,彰顯學生的閱讀個性。
如在教學《七律·長征》時,全詩節奏分明,氣勢恢宏,催人奮進。在朗讀“紅軍/不怕/遠征難” 時,語調要高昂;朗讀“不怕”時,要讀得堅定有力;朗讀“萬水/千山/只等閑”時,要讀出長征的漫長與艱辛,以及對紅軍戰士大無畏精神的歌頌之情;朗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時,語氣舒緩,“騰、走”兩字要重讀,要讀得剛勁有力,讀出紅軍戰勝困難的精神;朗讀“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時,要注意高低、重輕,形成鮮明對比,讀出必勝的決心;朗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時,要語調歡快、速度加快;朗讀“盡開顏”時,要一字一停頓,讀出勝利后無比歡欣之情。
三、鼓勵想象閱讀,放飛學生閱讀個性
閱讀學習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因為想象是創新思維的基礎,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更是奏響閱讀教學的天籟之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愛幻想的天性,積極鼓勵學生想象閱讀,從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放飛學生的閱讀個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讓學生享受閱讀的無限樂趣。
如在教學《山行》時,筆者首先引導學生認真聽配樂朗讀,然后出示問題,讓學生邊聽邊馳騁想象:“此時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畫面?”學生根據詩歌的內容及自己對詩意的理解,大膽聯想,有的學生說:“我仿佛看到夕陽西下,山間紅艷艷的楓葉和天空中絢麗奪目的晚霞互相映襯,燒紅了整個楓林,美麗極了。”有的學生說:“我仿佛看到白云繚繞的山間,忽隱忽現幾戶人家。”
又如在教學《荷花》時,在講到“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時,筆者提出問題:“同學們,請張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如果你是池塘中的一朵荷花,還會有誰來告訴你什么呢?”學生們開始積極想象。有的學生說:“蜜蜂飛過來,告訴我采蜜的充實。”有的學生說:“青蛙跳過來,告訴我捉害蟲的收獲。”有的學生說:“蝴蝶飛過來,告訴我跳舞的快樂。”有的學生說:“小蝦歡快地游過來,告訴我海底的趣事。”學生們的回答精彩紛呈,充滿個性,讓人為之贊嘆不已。這樣的教學,不僅展現了學生獨特的閱讀個性,還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了學生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倡導個性化閱讀,講究有效方法,讓學生在閱讀的原野中綻放個性的花朵,讓課堂迸發出智慧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張慧君.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23).
[2]曾華碧.論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2017,(5).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謝坊鎮水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