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華
摘要:高職院校“二級管理制度”是指在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提出的管理模式。本文以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設計系為例,探討了“二級管理制度”的具體做法,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二級管理制度 實踐 思考
“二級管理制度”是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實際情況而提出的,根據高職院校系部不同的特點,把管理的重心、權力、責任下移,側面加強系部工作的主動性。“二級管理制度”是學校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其開展的活動必須服從大局。系部的教學活動、德育活動均離不開學校的指導方向,如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德育活動中的“三大目標,八項注意”、管理工作中的“7S”管理模式等。在“二級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筆者有一些粗淺的思考。
一、“二級管理制度”要根據學校實情制訂好規章制度
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藝術設計系成立伊始,教師隊伍中年輕人較多,充滿生機活力,然而從系部建設的角度來看,這也意味著系部師資有不少軟肋,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通過學院內部培養使教師學歷、職稱及技能水平結構更趨向合理,是系部每年工作的重點之一。然而,幾年過去了,部分教師自我提升意識不夠。部分教師認為,教師就是來上課的,只要完成教學任務就好,在教學之余,對業務學習上進心不足,懶于鉆研。還有不少專業教師對撰寫論文產生畏難情緒,害怕動筆,一提到課題研究就怕麻煩,幾年下來,科研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成績甚微。出現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在于系部缺少必要的管理機制。
系部“二級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標是提高管理效率和教育質量,所以系部管理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政工團例會制訂《實訓場所管理制度》《環境衛生要求一覽表》《系部日常管理要求》等。在制訂制度的基礎上,系部還要建立一套相應的考核制度,如《班級管理常規考核一覽表》,以及每日檢查的工作記錄,如《系部日常檢查情況記錄》《實訓場地情況一覽表》等,做到天天有檢查,檢查有反饋,反饋有整改,整改有監督。這些制度的實施,能有效促進系部教學、實訓場地使用等工作的開展,保證教學的安全運行。當然,學校還可以完善以下制度:規范教師、行政人員、社會管理人員崗位職責的制度,根據崗位職責制定的考核制度。
二、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打造系部特色
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有機電、經管、藝術、信息、交通等五大專業,在學校一級管理的大方向下,各系部發揮主觀能動性。如藝術設計系重點活動為繪畫、手辦制作等藝術設計成品的展示;繼續教育系全體人員主動尋求合作對象,為全校學生提供更多繼續教育平臺,與企業共同擬定社會培訓工作,打造政、企、校共贏的良性區域發展環境。
三、利用好學校賦予系部權力,借力促進系部發展
實行“二級管理制度”是因為各系部因專業不同,可以各有特點。隨著“二級管理制度”不斷深化,尤其是實施系部績效考核以來,不少系部的管理團隊更注重主動性和能動性。在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對“二級管理制度”的大力支撐下,系部對師資培養的力度空前加強,主要表現在壓任務、創條件、重監督、引競爭這四個方面。
首先,系部要借助比賽壓任務,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不怕教師不獲獎,就怕教師往后退,困難再大也要敢于迎難而上。其次,系部領導要高度重視每一位教師的成長,為教師提供自我提升的條件,領導可以與教師單獨交流,面對面地了解情況,對于有畏難情緒的教師,積極鼓勵;對于論文發表有困難的教師,幫助其聯系相關雜志社;對于有懈怠心理的教師,明確提出前進方向和目標。另外,系部加強了對每一位教師的監督力度,對因條件不夠成熟未能完成教科研、學歷提升、比賽任務的教師,要給予一定時間,讓他們進行自我完善。
在系部的大動作下,一池靜水泛起層層波瀾,逐漸涌動形成激流。讓每一位教師動起來、忙起來,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藝術設計系在“二級管理制度”環境下,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得到大大提升,系部師資隊伍的結構也在不斷優化。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