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婷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競業園學校思品組,山東 濟南)
現在,課程改革正在各個學校如火如荼地進行,而各個學校的改革都有著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大家各不相同。但怎么改、如何改則離不開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而我所教的思想品德課,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目標就是使學生通過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培養感受生活的能力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培養熟練地進行情感交流的能力,培養真誠地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能力。”我校的1+X課程是我校在單元整體問題學導模式的基礎上結合這一目標提出的,現就我們初三思品組關于1+x課程的實施從以下四個方面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1”:指將我們的教材分類整合,將相似的內容歸類在一起,這是基礎課程。“X”:是在教材基礎上的補充和延伸,是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特色課程,如時政要聞、傳統文化等。“1+X課程”是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的相輔相成,就是讓學生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聯系現實生活,將書本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也能將現實生活聯系書本知識,還能舉一反三,從而在面對現實生活問題時能從容應對。
(1)制訂計劃
古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正確的計劃,就容易成功,否則就容易失敗。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大家就可以根據計劃,有條不紊地工作,從而減少工作的盲目性。教師對教學工作提前制訂計劃,有助于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教學潛能的充分發揮。所以在年初開學前,我們就以新課程標準和競業園單元整體問題學導模式為指導,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制訂教學計劃,從財富論壇、民生直通車、法治在線、美麗中國等方面來實施X課程。
(2)老師精心搜集材料
教學素材是我們課堂必需的,無論是課前的搜集還是課上的使用,它隨時隨地都在為我們的教學服務,我們的課堂就是通過搜集、分析、整合資料形成成果。所以我們必須掌握搜集資料的技巧,在萬千資料中搜尋,在課堂上精準投放。所以我們初三思品組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通過網絡等媒介搜集大量相關的資料(主要是文字、視頻和圖片),為設計素材和課堂的預設、拓展與提升做好鋪墊。同時,我們還將海量的資料進行篩選、整合和制作,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3)老師精心設計導學單
教師篩選材料后精心設計導學單,尤其是問題引領部分。問題引領的設計,教師既要突出文本的主要觀點,還要將搜集的材料與課本知識相結合,設計有思維價值的問題,結構化預習過程中,使學生把文本知識與情景融會貫通,同時教會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1)學生要根據“導學單”內容認真進行結構化預習。自行解決“問題引領”中的問題,對于自己的疑惑應做好標記,以便課堂上與同學交流或向老師質疑,并注意做好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以便今后學習。
(2)學生根據老師的任務和要求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社會實踐、新聞媒體、報紙雜志等途徑來搜集材料,并將所搜集的情景材料轉化成問題寫下來,待上課使用。例如,在學習品質時,我就要求學生提前搜集有關產品質量和誠信的問題。而我們在進行這一課的學習時,學生就板書了華為手機的例子,在展講時也聯系了我縣的升降平臺和濟南的草包包子,我覺得這都是學生在課下搜集材料得來的
結構化預習是課中生動活潑地探究學習的前奏。預習主要是讓學生走進文本,解決問題引領里的基本問題。利用我校的六字訣學習法,即查、劃、寫、記、練、思在預習時做到眼到、腦到、心到、手到。對預習中遇到的疑難之處,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來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應引導學生及時記下來,構建起問題體系,以使下一步的小組討論和展講更有的放矢。
我在實施X課程時學生板書了關于天價魚的問題,我就讓學生整理了一下答案、思路和拓展,以及我的拓展和提升,在這里,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天價魚事件轉化成問題,同時學生的拓展中也提到了青島的天價蝦事件以及信義兄弟孫水林和孫東林的事跡,這都是學生課下搜集的材料。而我投放給學生的則是視頻資料《信用檔案:覆蓋你我一生》,將問題拓展到國家政策法規的角度,讓學生知道國家對不誠信行為采取的措施,我的提升則引用的是《弟子規》和《論語》中有關誠信的句子,鼓勵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中學生,以引起學生的共鳴
X課程的開發與利用是一種極富主動性、創造性的工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教師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和內容開發與選擇課程資源,優化組合多種課程資源,我們的課堂必定會是一個風采迷人、朝氣蓬勃的天地。
妙手捻來花千朵,人間萬物皆入畫。我校單元整體問題學導模式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已經有了我們自己的品牌特色,吸引了省內外的眾多同仁前來觀摩學習,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1+X定會成為我們學校又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