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蔚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輔導員隊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打造政治站位高、自身素質強、道德情操好的輔導員工作隊伍,為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貢獻力量。
關鍵詞:輔導員;隊伍建設;問題;途徑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輔導員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作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如何創新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許多高校為使學生思政工作更加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都非常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
輔導員是大學生接觸最多、時間最長,也是最能影響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教育群體。鑒于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存在的一些不足,需要更加注重輔導員自身素質的培養,輔導員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響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實施,直接影響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存在的問題
(一)專職輔導員數量嚴重不足。高校輔導員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務的繁重任務,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要與學生直接交流接觸,工作內容瑣碎,要想做好輔導員工作,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隨著學校的不斷擴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加上輔導員的崗位流轉,即便學校每年招聘輔導員,輔導員的數量仍然嚴重不足,很多學校、學院存在大量的管理人員和一線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兼職輔導員雖然有效緩解了輔導員隊伍人員不足的現狀,但是由于他們還肩負其他管理或者教學任務,用在學生工作上面的精力不足,導致輔導員工作效果和質量下降。
(二)輔導員專業理論不扎實。由于種種原因,不少高校的輔導員沒有進行專業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知識的系統學習,而且部分人員的各自專業與工作關聯不大,致使在工作中大多摸著石頭過河、憑經驗,比較缺乏專業性。同時,由于輔導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生工作上,從而導致自己在理論和學術研究方面沒有時間和精力投入,最終嚴重影響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輔導員工作職責不明確。高效輔導員工作千頭萬緒,涉及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學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場所,有關學生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都要由輔導員來承擔,可想而知工作量有多大。在相當一部分高校中, 對輔導員的職責沒有明確,只要是與學生有關的事情,許多教師和領導首先想到的就是輔導員,造成了工作的冗繁。
因為以上三個方面問題,許多輔導員感到責任重、壓力大,加上輔導員雖然可以職務、制成雙線晉升,但實際上那條路走起來難度都很大,走職務比不上專職管理人員,走職稱比不上專業教師,導致輔導員處境尷尬,許多輔導員甚至出現了職業倦怠心理。
二、解決問題的途徑
針對以上三個問題,高校應該研究制定具體對策,有的放矢的進行輔導員隊伍建設。
(一)根據學校用人需求、學生數量等實際,加大學生輔導員的引進力度,要制定嚴格的、合理的輔導員任職要求,建立相應的輔導員選配機制,在進行輔導員選聘工作前要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從長遠角度出發,把輔導員工作當做學校未來思想政治工作順利良好發展的保證。特別是要引進學生專業領域內的或者思政教育、教育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的人擔任學生輔導員,構建以專職輔導員為主,兼職輔導員適當補充,人員配比充足、專業結構合理的輔導員隊伍以保障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
(二)加強對輔導員隊伍的培訓和考核力度,新時代特別要加強對輔導員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培訓。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最大程度調動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最大程度發揮輔導員的工作主動性;最大程度鼓勵輔導員的工作創新性。
(三)明確輔導員工作職責。分清責任、嚴格落實。要給輔導員營造緊張有序而寬容活躍的的工作氛圍,要使輔導員明確個人角色要求和職業發展要求。
三、強化對輔導員的要求
我國唐代大教育家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認為在當下,所謂傳道,就是引導學生樹立“為中華之復興而讀書”的遠大理想;所謂授業,就是培養學生練就“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扎實本領;所謂解惑,就是幫助學生鍛造“積極樂觀、勇挑重擔”的責任擔當。傳道是教師使命,授業是教師本分,解惑是教師責任。所以作為學生輔導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提高政治站位,做青年學生的堅定引路者。青年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他們的理想信念是否堅定、思想道德狀況如何,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這句話充分詮釋了思想建設的重要性。今天,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青年學生思維和行為帶來深刻變化。高校思政教育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傳導的過程,更多的是一個價值引導的過程。怎么能夠在當前形勢下為青年學子的精神打底,為他們的未來填色,鑄牢他們理想信念的根基,真正成為一個具有家國情懷的中國年輕人,這是教育的使命,更是輔導員的使命。作為政治輔導員,就應該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不斷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研究學生成長發展規律,創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引導學生逐步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為中華之復興而讀書”的鴻鵠之志。
其次,強化自身素質,做青年學生的堅強助力者。今天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瞬息萬變的社會、個性多樣的學生都對我們輔導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隨著知識、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學生的知識面和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斷擴大,這對輔導員的知識儲備提出了新挑戰。只有不斷吐故納新,優化知識結構,豐富學生工作的內容,才能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其次,輔導員工作應當是善于總結和思考的。不能僅僅依靠經驗的積累和自己的見解來開展工作,要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豐富內涵、創新方法,將自己的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和對教育活動規律的認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獲取較高層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作風格。只有這樣才能跟上現代化教育飛速發展的節奏,才能更好的做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堅強助力者。
第三,培養高尚情操,做青年學生的溫柔守護者。在學生成長成才的道路上,一代代輔導員為踐行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默默奉獻。有的輔導員在學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時刻給予助力,幫助學生早日成才;老師在學生生病的時候精心烹飪“病號飯”給學生身與心的雙重溫暖;有的輔導員用自己有限的工資為貧困生購買衣服、學習用品,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有的輔導員為了拯救一個網癮學生,花費幾十倍于其他學生身上的時間,用盡各種辦法依然不拋棄不放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目前,在校大學生幾乎全部是“95后”甚至“00后”,良好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他們更加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關注,更加希望獲得精神的滿足和豐富。輔導員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守護者,必須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誠實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以愛心、耐心、熱心、責任心溫柔守護每位同學,發掘每位同學的潛力和優點,幫助需要的同學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困惑,努力做到讓所有學生受到關注,讓所有學生得到發展,讓所有學生感到溫暖。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的一段話:“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作為高校政治輔導員,要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力爭成為總書記要求的“四有”好老師,努力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徐蕾.十年來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文本解讀及啟示[J].高校輔導員,2015,2(1):20-23.
[2]王春麗.淺談高校輔導員的責任感及培養途徑[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4):81-82.
[3]程福松.論高校突出以德立教[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7):107-109.
[4]朱寅飛.身教大于言教——輔導員的自我修養[J].都市家教,2014,(8):222.
[5]徐朝陽.從高等醫學院校輔導員現狀探析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J].齊齊哈爾醫學院校學報,2010,31(15):2466-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