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安娜 黃杰鋒
摘 要:通過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建筑類相關學生近五年畢業生就業創業數據進行分析,結合用人單位提供的相關數據進行調研,提出地方高校建筑類大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和對策,以期待對這些問題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建筑類大學生;就業創業;解決方法
一、地方高校建筑類大學生現狀
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為例,筆者調查了近五年的畢業生創業就業數據,發現面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建筑類優秀人才偏少,培養周期長
建筑類從業人員,特別是一線建筑類從業人員雖然對于業務水平知識要求不是十分嚴格,但是由于一線工地工作任務繁重,對于工作人員的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多學科知識要求較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在校期間懶散習慣,不能適應高強度高規格的工作。一個建筑工程一般要求工作人員掌握的知識結構比較綜合,雖不至于每個知識點都深入進去研究,但一般要求知識的覆蓋性。建筑工作領域培養人才周期比較漫長,因此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成為優秀建筑人才的道路上任重道遠。
(二)建筑類大學畢業生就業后流動性較大,缺乏吃苦耐勞精神
建筑類畢業生就業流動性較大。建筑類畢業生一般都是到一線工地從事建筑相關類工作,這些工地一般都遠離市區或繁華街道,而且這類工作一般都是人員跟著項目,要求我們的大學畢業生要和民工等最基層員工同吃同住,對于在校過慣了安逸生活的在校大學生而言普遍不太適應,大部分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相對于一般施工單位,很多學生選擇設計單位就是因為不適應野外作業而造成的。但往往設計施工單位人員數量結構要求較少,而施工單位要求人員數量大卻沒人去,間接的造成了學生工作不好找的問題產生。
(三)就業歧視比較嚴重,特別是大學女生就業比較困難
建筑類大學生就業歧視通常指的是學生的性別歧視,特別是大學女生進入畢業學年后,在實習和就業的過程會發現大部分的建筑企業,明顯排斥建筑類女生。特別是施工一線企業,對于工作場地和工作性質的危險性而言,明顯大于別的工作。建筑一線施工場地的大部分施工者為農村閑散勞動力,這部分人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在一些工作場合不注意儀容儀表,令剛剛畢業的大學女生很難直接進入一線工作,這也是就業工作中就業歧視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總體就業形勢明顯向好,但大學生參與度不高
最近幾年,隨著十九大勝利召開和國家建設雄安新區的規劃形成,京津冀地區建筑行業包括房地產行業有了高速發展。建筑類畢業生需求量大,任務急。往常不到地方類高校招聘的央企和國企也紛紛前往地方高校搶人。但學生參與度不高,尤其是舉辦一些招聘會的時候,建筑類企業興趣和誠意十足,但是學生興趣不高。好像就業還沒到時候,非要等到畢業才要找工作一樣。
(五)自主創業成功率低,創業種類單一
建筑行業的自主創業本就是一個非常困難問題,首先對于創業一無所知的大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還停留在書本這個環節上,對于市場的預期和可能會面臨的問題缺乏足夠的了解,更不要說對于市場前景的深度調研和未來發展規劃。出現問題后一般都會手足無措,一些有條件的家庭給予學生創業資金后往往會要求其從事家族類或相關類工作,不會進行建筑類的自主創業。根據筆者調查了解,高校建筑類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成功率僅有2%。
二、建筑類高校大學生創業就業對策
(一)建設全方位立體化就業平臺
1、校企合作平臺建設。校企合作應該不僅僅停留在學校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校園招聘會、專業人才定制等方面的合作。更應該在建筑項目合作、合作建立建筑項目研發中心、建立學生培訓基地、校園研發成果共享轉化等方面加強合作。
2、學生品牌平臺建設。學生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了以后的就業工作。更影響了專業品牌和學院學校品牌的建設。在培養學生方面,除了專業知識的培養外,更應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必要的時候在學校開展勞動技能型課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業務水平相結合,在一定時期注重學生品牌的打造。將學校的教育主體由教育教學轉移到學生品牌的培養上來。
3、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就業信息的分享不應僅僅停留在就業招聘信息的發布和招聘會的召開上。更應利用微信、抖音、陌陌等年輕人我耳熟能詳的渠道發布信息,企業也應該建立建立自己的微信、抖音平臺,實行就業信息有效互補。高校就業工作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能夠有效地解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代溝,能夠更好地促進就業。
(二)注重創業就業實踐教育
當代社會對于建筑類大學生要求普遍較高,做好大學生的創業就業實踐至關重要。第一,構建科學的就業創業課程體系。創業就業實踐課程不要僅僅停留在爾雅課等網絡視聽課程的基礎上,必要時引進用人單位的高技術人才進行面授,一對一和學生對接,使得學生對于當前建筑企業的動向和形勢有一定的了解。第二,做好課外實踐活動。每學期要求學生參加一定數量的建筑比賽、技能訓練,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第三,對于就業創業課程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必要的時候要求任課教師每學年到生產一線進行實地鍛煉,理論聯系實際,為更好的教學服務。
(三)加強已畢業學生聯系,必要時設置就業交流校友會
對于已經畢業的學生要加強聯系,必要的時候可以發展區域性校友會。校友這個資源的利用,能夠有效的緩解在校生對于社會的茫然,同時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更有針對性。使得在校的大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社會,了解建筑類相關領域的最新要求和政策。使畢業生在未出校門之前少走彎路。
(四)做好建筑類女學生工作
筆者調查發現,除了土木工程專業男生較多外,其余專業都有將近50%的學生為女生,學校應該利用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在學生一入學的時候對女生進行精準指導,鼓勵她們在學習的同時多多學習技能類知識,為畢業后找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在考研、考證、公務員考試、教師招考等方面更應加大鼓勵力度,鼓勵她們多種就業。在畢業季節,積極聯系用人單位,幫助他們聯系合適崗位,同時應深入到各個地市幫助她們聯系用人單位,走出去才能更好地推進就業工作。
(五)實時掌握最新創業就業政策,提高定向扶助力度
目前,黨和政府為了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順利進行,制定了很多優惠的政策,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國家相關政策,在合理合法的環境下優先就業創業。除了定期開展就業創業政策宣講會和報告會外,更應該通過一切媒體手段進行宣傳,同時做好調查問卷,聽取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做到政策落實到人,發現問題馬上解決。另外企業應和學校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定向扶持學校的就業創業工作,把就業基地和創業孵化器引入到企業中去。
建筑類大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找工作的問題。更因該是全社會都動手來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扶持的一項工程。在這一過程中,應主動加強學生品牌平臺建設、加強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注重創業就業實踐教育、加強已畢業學生聯系、做好建筑類女學生工作、實時掌握最新創業就業政策,提高定向扶助力度。通過積極引導和科學規劃,才能有效改善和解決建筑類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馬廷奇.大學生就業保障制度建設與政策創新[J].高校教育管理,2014,03:111-116.
[2]劉曉慧,王明賢.試論建筑類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J].人才資源開發,2017,08:57-58.